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一聽這幾位大牛在眾議院聽證會上都分享了哪些乾貨(一)Chris Brummer說了啥

聽一聽這幾位大牛在眾議院聽證會上都分享了哪些乾貨(一)Chris Brummer說了啥

2018 年 3 月 15 日,美國眾議院舉辦了名為「審查加密貨幣和 ICO 市場」的聽證會。這場聽證會主要討論的內容是加密貨幣、ICO 和其它相關市場行為的監管架構是否充分保護投資者利益。從今天起本公眾號將分四期,介紹主要發言人的核心觀點。這些人的觀點可以說代表了美國區塊鏈相關人士的前沿理念,有助於大家把握目前美國乃至全球區塊鏈監管的趨勢和脈絡

今天是第一篇,喬治城大學教授Chris Brummer的發言乾貨。

Chris Brummer喬治城大學教授,方向為證券法、跨國金融監管。

對於ICO的監管的核心是披露問題。對於傳統證券發行的披露的要求主要規定在1933年的證券法里,包括公司情況、管理層介紹、證券的描述、募集資金使用等相關的信息。而目前的ICO僅僅依靠白皮書進行披露,披露的內容側重於技術發展路線的介紹,跟傳統證券披露相比內容有限。

Brummer認為ICO項目應當披露的幾大內容:

1、發行人的屬地和聯繫信息。據粗略的研究,大約32%的ICO項目無法追蹤發行人的歸屬地。沒有歸屬地,就無法確定適用哪裡的法律來進行投資者的保護。

2、技術解決方案。傳統證券披露的核心內容是財務信息。而ICO的發行人多為初創企業,投資者主要看中的是其技術解決方案的前景。ICO對於技術方案的描述應當通俗易懂,不做誇張描述,另外還行說明方案是否接受第三方技術審計。如果源代碼公開的話,投資者也可以自行對於技術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3、代幣的描述。代幣可以分為功能型(如獲取某項服務或功能)、證券型(期待代幣的未來增值)、可變型(代幣具有未來二級市場交易的權力)。因此詳細描述代幣的性質尤為重要,具體包括:代幣的用途、總量、內部人員(管理層、外部顧問)的持有情況、內部人員退出的方式、後期二級市場交易的計劃、持有人享受的法定權利等。

4、區塊鏈管理。包括共識機制的類型、各類參與人士(開發者、用戶、礦工)的意見如何協調等。

5、技術團隊資質。尤其是與開發經驗、技能、資格相關的關鍵材料。

6、風險披露。投資人可能並不清楚其投資產品可能只是一個設想,需要依賴於技術的開發,甚至是生態系統內各個參與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技術的變化可能使代幣的價值歸零。此外,黑客攻擊、數據丟失、欺詐、隱私保護也是不可忽視的風險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定律 的精彩文章:

TAG:區塊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