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周冬雨聲音出演預告片「那是你」擊中無數漂泊的人:原來人是這樣長大的

周冬雨聲音出演預告片「那是你」擊中無數漂泊的人:原來人是這樣長大的




拾讀

拾一寸光陰,讀一段人生


 




暖春,周冬雨為一本新書《只在此刻的擁抱》聲音出演了一部預告片。



這是一個講述都市女孩在經歷愛情、成長、職場的各種困境之後,依然可以重獲力量、大步向前的故事。


「想家的時候,也許說我挺好的,那是你。



「站在擁擠的地鐵里,腳跟拚命找到自己的位置,那是你。」


「手機里有一個再也不能聯繫的人,那是你。」


「有點挫敗地走進黑夜裡,覺得自己快被世界放棄了,像永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是你。」


「第二天,又滿血復活了,那是你。」

……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城市裡的得到與失去。








「奮力的闖進一個城市,或許只需要一個理由」



大學畢業後有兩種人,一種人選擇回到家鄉,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朝九晚五,結婚生子,過著一眼就能望到頭的生活;一種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充滿希望和誘惑的大城市,開始一種與孤獨周旋的日子。

北上廣深像是一個巨大的怪獸,每天吞噬著源源不斷湧進的以夢想為食的年輕人,沒有了家的庇佑,取而代之的是真正從母體剝離的,一切不可知又充滿各種可能性的重生。

你為什麼選擇離開家鄉,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
是想逃離,還是不甘心?


是因為一個人,還是嚮往一種生活?



大學時暗戀的男生在北京工作,有一次在微信聊天的時候,對方發了一條微信:「要不你來試試?」因為這句話,我義無反顧辭掉青島金融公司設計的工作,我以為,來到了北京,我們之間就會有開始,在飛機落地的一瞬間,我打開手機,給他發了一條微信:我來北京了。

對方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個字:「哦」。

如今來北京一年多了,我找到了一份壓力不大的工作,周末也會和室友出去逛街看電影,而那個一句話就能讓我來到陌生城市的人,已經待在黑名單里了。

其實放棄原來的生活,奮不顧身闖進一座和你八杆子打不著的城市,或許只需要一個理由,即便後來這個理由不再重要。



《只在此刻的擁抱》

講述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女孩在北京所經歷的愛情、成長、職場中的故事。兩個女孩均具有代表性,

一個改變了固有的生活節奏

,跳離了舒適圈來到北京闖蕩,

一個在城市中奮鬥多年

,看似外表光鮮,卻實際漂泊無依。

書中的主人公周達雨決定去北京之前,人生就像「一提葡萄,一眼看過去和仔細看,區別不大。所以放在那裡,自己都擔心它會爛掉。」

然而因為一個人說:

「一個人老在一個速度一個節奏里,會廢掉的。」

為了這句話,周達雨決定來北京。



就像陶傑的那句話一樣: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我們就像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忐忐忑忑一步一步前進著,無法察覺到命運這隻手會把我們安放在哪個目的地。那些人生中顯現的重要的「拐角點」,只有在事後夜深人靜的某個夜晚突然洞悉。


「任何時候,好好吃飯,就不會想家」



剛來北京的時候,有一個朋友跟我說:

「北京是一個即便你蹲在地上哭也不會有人停下來過問你的城市。」

每個人的生活都那麼忙,誰都沒有時間來摻合別人的人生。

那時候,她每個月工資少得可憐,每天晚上會在樓下的小麵館里叫一份六元一碗的餛飩,可是不管加班到多晚,有多麼無助,只要一口口吃下熱氣騰騰的餛飩,咽下帶著蔥香味的餛飩湯,似乎又有勇氣挨過在陌生城市裡的第一個冬天。

就像書里說的——「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北京安家後做一頓飯,大部分不那麼成功,但為了安慰自己,只好黑著臉吃下去,自此變成徹頭徹尾的外食族。因為若不是有樂趣,料理鍋碗瓢盆洗洗涮涮,就太消耗耐心了。」
 


「與生活和解「之類的話,不過是認慫罷了。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獨自生活,能夠讓人撕裂般地成長,那些你預料到的沒有預料到的事情,就像北京早上七八點的一號線,閘門一開,一股腦湧入你的生活中,不管你是否有能力招架。

一個做編劇策劃的朋友跟我說,前段時間每天都加班到凌晨,和室友幾乎沒有交集,她回家的時候室友已經睡了,室友起來上班的時候她還在睡覺。有一天加班回家,望著沙發上累積的幾個還沒來得及拆得快遞,突然崩潰......

「然後呢?」



「沒有然後啊,哭完第二天照常去上班。」

也許就像《今生是第一次》的台詞一樣:

「我們之所以那麼努力地生活,不是為了更好的明天,而是為了避免最壞的明天。」



書中另一個主人公白樹槿,是三十多歲在北京漂泊多年的房地產銷售,她像是百毒不侵的植物,周邊寸草不生。

「一個人生病,一個人去醫院,一人折騰著挂號繳費和買葯,有一次,我就是這樣,到了中途,我覺得我的病都好了。」

那個時候剛來北京的白樹槿去要參加一個重要活動,最喜歡的那雙白鞋老不幹,於是她吹呀吹呀,還是不幹,最後她還是穿著那雙白鞋去了。

腳踩進濕鞋的感受,畢生難忘。




「長大,就是一個學會不追問的過程」



剛來北京的時候,找到一份人事助理的工作,作為一個實習生,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上司很用心教自己,犯了錯還說:「沒事兒,不要畏首畏腳的,你犯的錯,都是可控的。」

三個月實習期結束後,必須回學校上課,上司說讓我上完課回來繼續工作,於是我滿心歡喜,努力學著excel,每周都發讀書筆記給他,直到某一天,他突然不再回我郵件。

我問原因,他說:「目前我們部門沒有編製了。」

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對方沒有回復的一瞬間,就是答案。



書中另一位主人公白樹槿第一次戀愛的時候,因為擔心簡訊被爸媽看見,所以偷偷和對方約定用「新年好啊」代替我想你,談了一年以後,她發現自己發的新年好越來越多,而對方的越來越少,有一次白樹槿突然來到北京,想給對方一個驚喜,沒想到對方並沒有來,也沒有接電話,她從北京站走到天安門,再從天安門步行到北京站,發了二十多個「新年好啊」。

後來她才明白,

「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一個答案的。我太固執了。長大就是要學會不追問,我現在不追問了。 」

在這個每天都會和無數人擦肩而過的城市,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武裝成一副盔甲,因為害怕受傷,所以在心裡豎起屏障。我們成為一個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器,因為情感短路的次數越來越少,喪失了臉紅的功能,隨時做好了離開別人或者被別人離開的準備。我們變得識趣、得體,有分寸,知進退。

「看破不說破,才是成年人的規則吧。」


「歡迎你來這裡,尋找和失去」



前兩天過年回家,母親問我什麼時候去北京,我說,3月1日回。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用「回」這個字。這座城市不再是我第一次見到它那麼陌生,我們每天都會與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來來回回的遷徙中,我們終於意識到,我們和它的關係不再是帶著未知和迷茫的「去」,而是帶著熟悉和確信的「回」。

那個堆滿了書和衣服的空間,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它變成了家,

十幾平米的地方,存放著我們清晨的陽光和睡著時依然醒著的夢想。

你不再是這座城市的過客,知道樓下水果店香蕉多少錢一斤,樓下常去的一家麵館的老闆不用你點菜就知道你吃什麼,當你開始和這座城市建立密密麻麻的聯繫的那一刻,你就有了歸屬。



在《只在此刻的擁抱》結尾,周達雨回北京的時候遇到一個剛去北京的女孩子,女孩子問她:「你也第一次去北京嗎?」周達雨說,回北京。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書中剛來到北京莽莽撞撞的周達雨,或許也會變成百毒不侵,周邊寸草不生的白樹槿,北上廣深每天都有故事發生,人們在它的肚子里找尋著希望,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選擇離開。

「這裡是北京,每天,都有無數人來到這裡,離開這裡,因為相愛在一起,也因為相愛而分開,這絕不罕有。」

歡迎你來到這裡,尋找和失去。








 


↓↓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只在此刻的擁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讀 的精彩文章:

大鱷羅傑斯:為什麼說21世紀的世界是中國的?

TAG: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