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書講記》連載6——行持十善、斷絕美酒,能轉生天界
導讀:什麼是十善業?
飲酒有何過患?
你能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從「不喝酒開始嗎」?
《親友書》講記
持續隔天更新
殊勝之法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儘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親友書》講記摘錄
丁二(廣述後三隨念)分三:
一、隨念天尊;
二、隨念布施;
三、隨念持戒。
隨念佛、法、僧三寶,此處沒有廣講,主要是講後三種隨念。
戊一、隨念天尊:
身語意門當常依,奉行十種善業道,
杜絕一切醇美酒,歡喜賢妙之維生。
從頌詞字面意思看,似乎沒有講「隨念天尊」。但實際上,行持十善、斷絕美酒能轉生天界,通過「因」來思維「果」,由此側面來講隨念天尊。
所謂十善,即身體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三種罪業,而奉行愛護生命、慷慨布施、守持戒律三種善法;語言斷絕妄語、兩舌、粗語、綺語,而盡量說諦實語、化解怨恨、說悅耳語、精進念誦;內心斷除貪心、害心、邪見,而滿懷舍心、修饒益心、依止正見。身體和語言的七種善法叫做「業」,三種意善業叫做「道」,共稱為「十善業道」。七種身語「業」依靠心的「道」來運作,沒有心的攝受,身語之業不一定完全成熟。
關於十善業道,《前行》、《俱舍論》中有詳細解說。但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說出家人,在家人也要斷絕十種不善業。往昔藏王松贊干布、赤松德贊時代,在家人務必要守三皈五戒,遠離十種不善業。現在的居士也應做到這一點,否則,不要說大成就,連一個善良的人也當不了。有些學佛的人殺生特別嚴重,偷盜、邪淫、綺語、惡語也相當厲害,雖然斷除內心的貪嗔痴有一定困難,但身體和語言的惡業若明顯造作,絕對不是一個居士所為。如今有些人口頭上吹得天花亂墜,說自己見到本尊如何如何,但連十善法也行持不了,這是非常可怕的!
當然,身為佛教徒,還要斷除一切美酒。前面講過飲酒的過失,好酒者無法利益他眾,也無法利益自己。《難提迦請問經》等經典中,都描述了飲酒者愚痴、醜陋等很多過患。所以要想解脫的話,就要把這種罪業一併剷除。前段時間我也翻譯過華智仁波切《飲酒之過失》,裡面從五個方面來闡述:一、總說酒的過失;二、分說與別解脫戒相違;三、分說與菩薩學處相違;四、分說與密宗誓言相違;五、宣說戒酒的功德利益。這部論典,我覺得非常珍貴。飲酒的過失特別大,歷史上有很多君王因美酒而毀壞了國政,喪失了江山。現在也有很多領導,整天喝酒來虛度人生。佛經中說:「莫喜樂飲酒,酒為毒中毒。」因此,作為一個佛教徒,除了遠離十種不善業外,還要斷除飲酒、抽煙等惡習。
在這個基礎上,龍猛菩薩說應當過一個善妙的生活,衣食住行不要染上十種惡業。在家人雖不可能全部剃度出家,佛陀時代出家人比例也很少,但即便你在家,生活也應該維持清凈。現在很多人一說學佛就想出家,其實只要符合居士的要求,盡量不造十惡業,不喝酒、不抽煙,通過正當的經商務農來過活,這也是開許的。就算你在做生意或者耕耘的過程中,犯下一些罪業,也可以通過念咒語來懺悔。藏地大多數都是佛化家庭,平時不殺生,依靠自己的能力享用清凈飲食,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為在家人,不能過於貪戀五欲、無惡不作,天天喝酒、殺生,瘋狂般地摧毀因果,在短暫的人生中,自己應該守持清凈的戒律,過一個善妙的生活。《正法念處經·十善業道品》中說:「若不壞法意,常於法中住,則不行生死,彼白法具足。」假如沒有毀壞正法,長期住於如理如法的行為中,那你不會墮入生死輪迴,完全具足各種善法。
所以,在家人應生活清凈,不要花天酒地,每天都造惡業,畢竟俗世享樂都是虛假的。但是,若把孩子、家庭統統拋棄,一個人躲到山頂上,這也不太現實。原來我讀甘孜師範學校時,有一個同學叫雲中益西,我們兩個很想出家,但他父母不同意,把他囚禁起來。後來他只好結婚生子,有了兩個孩子,但前兩年還是出家了。他的決心非常大,許多人也很隨喜,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他有家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違緣。所以,剛開始若沒有因緣,事後也有一定的麻煩。當然,倘若你發心很堅定,最後也有成功的希望。
總之,有些人不要太極端了,如果像唐朝的漢地和我們藏地一樣,在家人守在家人的凈戒,出家人守出家人的凈戒,在各自的位置上行持善法,對弘揚佛法和利益眾生也會有非常大的利益!
※法王如意寶:一切禍害的根本就是……
※法王如意寶:真正的伏藏是這樣取的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