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這太平氣象——自貢國際恐龍燈會觀感
導師語:養成敏銳的洞察力、高雅的審美力、辯證的思維力和通達的表達力是研究生學習階段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這些能力的習得僅靠有限的課程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而應該通過有意識的日積月累,使之成為日常生活和思考的常態。因此,鼓勵與督促同學們多看、多想、多寫、多交流是教師的職責,也是開闢本欄目的初衷。
這裡分享的均為我的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行、所見,所思、所悟的習作,或許文章的觀點還不那麼犀利,分析還不那麼透徹,文采也還不那麼飛揚,但這是花開的聲音——一種充滿希望的美妙音符。(黃維)
作者
楊添凈
2017級藝術碩士生
生於四川自貢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系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了大觀園中的元宵燈節盛景 「只見院內各色花燈爛灼,皆系紗綾紮成,精緻非常。」「園中香煙繚繞,花彩擯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從小說中即可窺見古人用燈之擅,使彩燈在節日中起到了極大的烘托氣氛的作用。隨著近現代的發展,古老的燈文化在新的層面上得到了繼承與弘揚。對春節、元宵節這類傳統的節日,中國人一向帶有極強的眷戀感和繼承感。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將越來越新的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到傳統的元宵彩燈上,並且將其與經濟貿易活動相結合,打造燈文化的IP品牌,使得中國燈文化的發展有了全新的發展。放眼全國,尤屬四川省自貢市的國際恐龍燈會、黑龍江哈爾濱市的「冰雪節」將彩燈文化運用至極,獲得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其中四川自貢燈會以其氣勢壯觀、規模宏大、精巧別緻,迷離奇異為特色,它帶動了「恐龍之鄉」的城市文化,形成了獨屬於自貢的國際恐龍燈會,並且走出國門,贏得了「天下第一燈」的美稱,以此驅動了自貢市經濟的發展,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文化與經濟聯動的好路子。
攝影:楊添凈 2017年2月 四川自貢
圖片來源: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官網歷年回顧
從1987年元月第一屆國際恐龍燈貿交易會開幕至今,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已經舉辦了二十四屆。回顧歷年的大型燈組設計,我對自貢燈會的審美特徵做了以下幾點歸納
1、選題
在最初的前四屆燈會中,每一屆燈會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燈組概念不強,彩燈僅僅只是作用於整個城市街道、河道、公共設施裝飾,政府將重心更多的落於彩燈貿易而不是文化。然而從第五屆國際恐龍燈會經貿交易會開始,自貢燈會每年有了一個主題。從第五屆至今二十四屆,自貢燈會的主題從最初的「喜氣祥和、開放發展」到如今的「多彩新絲路」,燈會選題從單純的體現春節氛圍,弘揚傳統文化,展現神話傳說、自然風物、川劇臉譜等到緊扣時事政治,抓住自貢地區特色,目標更多地轉移到宣傳中國國際形象、表達國際理念和胸懷上。
2、造型
中國兩千年的花燈藝術中,留傳了大量的精妙絕倫的花燈藝術品,呈現出濃厚的地方風格。西南地區的花燈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其中自貢花燈的製作工藝十分精湛,精雕細琢。在燈貿會上,多選擇傳統燈文化中的孔明燈、鰲山燈、燈輪,再現傳統文化。其中,鰲山燈又稱「燈族之王」,是古代元宵燈會中的大型燈組,也是自貢燈會中的體現本屆燈會主題的主角。鰲山燈通常體積較大,下大上小向上堆砌,有山的形狀,配以樹木、亭台樓閣、花草,組成一個景觀整體。在自貢燈會中,鰲山燈組往往會用於展現自貢當地地域文化如恐龍、鹽井、扎染等,是一屆燈會中佔比最大的藝術燈組。除了展現傳統文化,自貢燈會也將新的元素融合進了傳統花燈造型中。例如往屆燈會上名為《藍色夢幻》燈組借鑒了北京水立方建築的表現手法,將中國彩燈博物館包裝成水晶宮模樣,又展現一座「水立方」;又如二十二屆燈會上,用燈組還原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把中國傳統重彩元素融入其中,加入歐美漫畫風格表現,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圖片來源: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3、材質
自貢民間最盛行的宮燈、紗燈,都均由竹木或鐵絲作支架,絲綢、布料、紙張等作燈衣。隨著時代發展,自貢彩燈的材料選擇範圍更廣,更加大膽。從《萬象更新》的超大型瓷器燈組,到《玉白菜》的燈組,用4萬隻晶瑩剔透的玻璃盤鑲嵌成的巨型白菜,通過內射光、折射光交相輝映,達到「以燈仿玉」的效果。近些年來,自貢彩燈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綢燈」、「紙燈」,而是通過現代電子、聲學、建築等新技術製作出的具有全新視聽效果的燈光藝術。
圖片來源:邊緣V季節的博客
4、色彩
在自貢彩燈的設計中,紅色不僅僅是彩燈的單一主色調。縱觀歷屆燈會大型燈組,紅色、黃色、綠色、藍紅色是使用頻率很高的顏色,這些顏色是民俗藝術中經常出現的顏色,反映了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化中的民眾審美感。在色彩的搭配和對比度上,自貢彩燈也往往是秉承了傳統民間中的大紅間大綠、大紅間大紫等,有極強的民俗韻味。
自貢彩燈每一屆都製作精美,聲勢浩大,每每舉辦之時,整個自貢成為了一座燈城,好一片太平氣象。然而舉辦多年,在我看來審美藝術上出現了一些疲態,在此提出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每一屆的主題隨著當年熱點有所改變,但是仍然大部分跳脫不出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地域文化、政治宣傳這幾個題材,見多了便有年年類似重樣的感覺。又從造型上來說,自貢彩燈的審美設計多年來呈現出了一些單一、重複的狀態,多為十分傳統的花燈、龍燈。傳統燈會運用傳統燈組設計無可厚非,然而大量重複的使用使人審美疲勞;從彩燈的裝飾風格上來說,近年的設計都免除不了運用大量傳統紋樣例如回紋、雲紋、雷紋等,並且出現許多大量堆砌,毫無節制亂用的問題。從色彩上來說,自貢彩燈在設計發展過程中保持傳統高飽和色彩對比的風格是繼承了傳統,然而缺少對色彩的系統歸納,沒有將這些傳統色彩配合到一個審美更加舒服的層次,雖然顏色的搭配和飽和度營造了非常強的春節氛圍,然而從審美上來說很多燈組色彩給人「辣眼睛」的感受。這些問題使得自貢國際恐龍燈會與國內其他彩燈會在視覺效果上沒有足夠地區別開來,會妨礙自貢彩燈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品牌。
攝影:張藝軍2018年2月19日,黑龍江省綏芬
在我個人認為,自貢彩燈在設計上應該運用「開眼」的法則。
①提純:在過去傳統彩燈造型根據主題寫實創作的基礎上做減法,提煉更加簡練的形態,減少工藝不必要的堆砌,創造識別度更高、更容易記憶的彩燈形態。與此同時,可以適當增添一些更加幾何狀的,帶有西方設計風格的彩燈造型,作為整個中式傳統彩燈組中的點綴,調節整個觀燈的氛圍節奏。
②開眼:「開眼」即創造,彩燈的選題、造型、材質、色彩即「開眼」的載體。「開眼」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特異——在彩燈傳統造型設計中有非常多重複的圖案造型,在一組大型燈組中,可否通過特異的方法調整其中某一燈組,從整體傳統平庸的造型中脫穎而出;又如投影——在彩燈設計中彩燈造成的影子無處不在,然而在過去的設計中工匠沉迷工藝卻忽視了在投影上做文章。又如動態——在過去幾屆燈會中,彩燈設計運用了機械結構賦予彩燈造型同感,然而只是機械性地擺動一組人物造型的手臂這樣簡單的動態設計。放眼全球的燈光設計,例如美國藝術家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的大型漂浮作品《1.26》,如圖。它的創作靈感來源自2010年智利大地震及海嘯的科學數據——智利大地震產生的振動瞬間加快了地球1.26微秒的自轉速度,艾克曼工作室據此提煉出作品的三維立體雕塑模型,賦予巨型的外觀、漂浮的形式。此作品能隨風共舞也能在夜色下配合燈光隨風舞動,炫目如極光,如此的動態燈光才能令人印象深刻。
③精調:自貢彩燈製作工藝精妙絕倫無可厚非,然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存在色彩分布凌亂,造型堆砌的問題,需要具備專業審美素質的人員去局部調整。
每年新年之際自貢都會因為國際恐龍燈會點燃出這個城市最深處的精神風貌,與平時城市的寧靜相對比,宛如沉睡的彩龍蘇醒。我在自貢生活了多年,小時候記憶中的燈會總是熱鬧而美好。當我逐漸長大,審美逐漸變化,再回到家鄉去看記憶中的燈會時,不免對多年未變的彩燈造型產生了感嘆。自貢燈會的魅力,在於它是自貢市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那一段時間,整個城市街道、河畔、公園等等,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如同不夜城。這些年自貢一直著力於打造國際性的品牌,讓自貢國際恐龍燈會走向全球。我認為,自貢市可以舉辦全國性的彩燈造型徵集設計,吸引年輕的設計師、燈光造型師前來為傳統的自貢彩燈注入新的活力,與此同時傳統工藝也可以為更多年輕人所知曉、傳承,從而幫助自貢燈會真正國際化,走向全世界。
參考文獻:
[1]《建國以來自貢彩燈的審美特徵》,范益民,中華文化論壇2014年第4期
[2]《自貢民俗彩燈審美藝術研究》,宋洋,2008
[3]《自貢民俗彩燈裝飾紋樣研究》,余森,2014
[4]《中華彩燈史》,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官網
[5]《「開眼」的理論和方法——藝術設計教育中關於創造性思維培養的一個問題》,黃維,《裝飾》2002年總第19期
編輯 | Rachel
TAG:水木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