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景點被日本封鎖了近半個世紀後重新OPEN!最後一次開放是1970年…
見過它,但知道它內部的樣子嗎?
或許很多人跟小編一樣,
在雜誌電視旅遊攻略里常常見到這個「怪東西」。
細長的脖子,張開的翅膀,
金色雷達一樣的腦袋,
胸前還有一張看起來很不耐煩的娃娃臉。
這麼一個高大的塔型建築,
如此孤零零的杵在大阪吹田的公園。
小編一直以為是奧特曼打的小怪獸,
或者是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的雕塑遺產。
直到小編又看到這麼瘋狂的一張圖...
???
小編頓時充滿興趣。
這東西年輕的時候也太朋克了吧!
小編在查過之後,
發現猜對了一半。
這個怪東西的誕生,
居然是在近半個世紀前!
1970年 大阪萬國博覽會(世博)的遺產
1970年3月到9月,
萬國博覽會在日本大阪吹田市舉辦。
當年的博覽會被稱為大阪世界博覽會或 EXPO 70,
那是日本在其經濟最蓬勃的年代,
首次舉辦國際博覽會。
卯足了勁兒的日本人鋪張華麗,
把當時最先進,能吸引眼球的的東西,
都統統塞了進去。
這次世博會提倡人類的進步與世界和平。
76個國家支持參與,吸引了64萬人前來觀覽。
活脫脫的世界級迪士尼樂園。
各國都在這裡展示自己最最新的科技成果,
文化,建築,其中多少也帶有些炫耀的成分。
不過,真的是復古時髦沒話說,
70年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年代。
就是這次世博會之後流行的
沖水坐便跟快餐食品。
小編怎麼把這倆放一起說... 笑。
驚訝於70年代的世界最先端科技的同時,
終於找到了這個怪東西的前世。
看大阪世博會的影像資料,
當時還是帶有周圍的配套建築。
因為世博會而存在,周圍圍滿了人。
在博覽會結束後,各國的博物館都被拆除了,
這個怪塔作為世博會的紀念保存了下來。
在大阪世博會之後,
這裡就被封鎖。
其它的地方變成森林,變成公園,
影像里的世博,變成了鏡花水月。
太陽之塔
高70m,最粗的地方有20m。
比45m的自由女神更高,
比15m東大寺的木製佛像來的震撼。
似乎開始明白它的厲害之處了。
對設計師不熟悉的人,可能見過這個:
《明日的神話》
京王線澀谷跟JR的鏈接通道
《孩子的樹》
澀谷青山通的兒童城前
這些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岡本太郎
作品風格十分畢加索,
但既不日本也不西洋,
用一種完全原創的方式解釋生命的意義。
這個太陽之塔有四張臉。
依次是黃金的臉 太陽的臉 黑色的臉,
還有一個深埋地下近50年,
神秘的第四張臉。
左上黃金的臉代表「假面」
右上太陽的臉代表「矛盾」
背面黑色的臉代表「虛無」
也有人說這分別代表了:日本的過去 近代跟未來。
虛無的過去
矛盾的近代
假面的未來
近半個世紀都沒有再開放過內部,
而且第四張臉也在世博之後下落不明。
早期結構圖上能看到,
「母之塔」跟「青春之塔」,
已經跟著配套建築都被拆除掉了。
復原模型。
整個太陽塔的內部原來也是別有洞天,
自下而上是一顆象徵生命的「生命樹」。
從地下一路向上,物種進化。
把近300種生物的標本都展示其中。
一個象徵著源源不斷的能量的超級異世界。
直到最近幾年,
找到了原本被設置在太陽之塔的地下,
失蹤許久的第四張臉!
這張臉象徵著人類根源的精神世界,
作為「上古的太陽」深埋地底。
1970年當時
在經過幾年的耐震加固跟整體修復之後,
整個太陽之塔在3月19日重新開放!
關於這座塔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生命樹的設定與惡魔崇拜有關,
三張臉也是對應著日本歷史上的幾個大神。
小編是覺得70年代的日本,
和現在的日本真的不是一個世界。
一個爆炸又瘋狂的地方,
思想爆炸,建築瘋狂的時代。
小編決定下次去大阪的時候,順便探個險。
※楊鈺瑩這下尷尬了!拚命扮嫩卻秒變土妞,網友:終於相信你47了
※那個逼停日本電車的臭豆腐居然在池袋開展了...
TAG:東京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