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典故(四)
山藥即薯蕷長期並存
山藥的故事傳說有許許多多,因為山藥在我國食用有3000多年歷史。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山藥原名薯蕷,到了唐代因為唐代宗名豫而被改叫薯葯,再到宋朝又因宋英宗名署只好再易其名,才有了現在的山藥之名。
由於受李時珍的影響,此種說法流傳很廣。其實,山藥的名稱由來已久,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早就指出:「薯蕷生於山者,名為山藥,秦楚之間名玉延。」可見,薯蕷和山藥兩個名稱在歷史上是長期並存的。
在《神農本草經》中將山藥列為補虛上品,有「小人蔘」的美譽。
《敦煌遺書》記載,遠在唐代人們就曾以山藥為主製成具有重要食療價值的「神仙粥」,為養生之佳品。
在山西平遙流傳著一段慈禧光緒西行的軼事,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光緒逃出出京城,一路驚嚇勞頓,到了平遙城裡才吃上一頓好飯,狼吞虎咽飽餐了一頓牛肉,誰知到了半夜又吐又瀉,光緒帝本來就虛弱的身體根本不堪這一擊,慈禧也是渾身上下軟綿綿的,猶如大病一場,隨行太醫束手無策,只好請來當地名醫,給他們熬了一碗山藥粥,兩人吃了以後,頓覺腹中滋潤舒坦,半個時辰後,感覺體力恢復不少。慈禧太后慢慢地站起來走了幾步,果然身輕氣爽,光緒帝病歪歪的身子也彷彿突然間強壯起來,連聲稱讚這是神葯。
早在東漢,醫聖張仲景非常擅於使用山藥補虛,《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篇》中說「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這是一首以山藥為主葯的補虛方劑,用於氣血兩虛,脾肺不足所致之虛勞,以及胃脘痛、痹症、閉經、月經不調等症。仲景醫聖創製的「金匱腎氣丸」中,也把山藥作為健脾的重要組成成分。
民間流傳的益壽食品「八珍糕」,是用山藥、山楂、麥芽、扁豆、白朮、炒薏米仁、芡實、蓮肉等8味中藥磨為細末,和以米粉製成的糕,用於治療老人、小孩的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之症,效果顯著。
中醫認為,山藥性甘平、無毒,它具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斂汗之功效,是很好的進補「食物葯」。
現代研究證明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還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