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敖: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救人心

李敖: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救人心

原標題:李敖: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救人心


李敖,1935年4月25日生於哈爾濱,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走完了八十三年的人生之旅,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病逝。



這個名字在海峽兩岸,甚至全球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生前,愛他的人,愛之入骨,恨他的人,恨之入骨。

死後,有人是真心惋惜,有人是藉機消費(可看看蔡英文的假慈悲)


對於我來說,心痛的不是李敖去世,而是再也看不到他的新文章,新節目,這種無奈在李敖無法繼續工作時就已存在,只能在早年收集的橫版,豎版書籍中,重溫李敖。


李敖的文字與談話一樣,犀利,狂傲,甚至粗俗,與別人不同的是,李敖具有極其深厚的中西文化歷史底蘊。


與對手論戰,各種知識點,信手拈來,旁徵博引,在沒有搜索引擎的年代,李敖知識儲備量,令人咋舌。


能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成為一名職業讀書人。儘管媒體熱衷於宣揚他的花邊新聞,風流韻事,但李敖其人的另一面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掉。


李敖是雙重囚徒,一方面他坐了國民黨的牢,另一方面,還有一個長期牢房,就是書房。



說是書房,不如說是書城,別人的是書架,書櫥,他家是書牆,書壁,李敖的書鋪天蓋地,縱橫有序,炳炳麟麟,浩浩蕩蕩。


他第一次約胡因夢到他家時,就是讓小文青胡大美人參觀他的書房,然後在她震驚和崇拜之餘,順勢那啥了。


輿論將李敖生活說得彷彿很混亂,其實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不喝咖啡,飲食相當簡單,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基本不看電影(所以你看不到他的影評),生活安排井井有條,不管多忙,家務事一定要親力親為,甚至有潔癖。

人際關係上,仇敵遠遠多過朋友,這不大符合中國人和氣生財的傳統。如果跟魯迅相比,李敖又帶著些許圓滑,包括臨死之前對敵人的態度。魯迅主張一個也不寬恕,李敖並非如此。


然而,李敖對台獨分子的鬥爭態度是非常堅決,甚至不惜「斷交」。台獨教父彭明敏,當時被稱為天才知識分子,彭師,台大最年輕教授(34歲),早期跟李敖關係不錯。


彭明敏台獨尾巴露出來後,李敖對他公開討伐,稱其為「三屍蟲」「彭屍」,兩人關係惡化,走向斷交,勢不兩立。


台獨分子上台後,李敖直斥他們是騙子,對民進黨祖孫三代,各種扒皮,各種批駁,民進黨動用文宣資源來對李敖進行圍攻謾罵。在台獨勢力面前,李敖就像唐吉柯德,明知無法獲勝,卻戰鬥到底。


有人說李敖沒有早死,說明國民黨開明,他們沒聽說過「江南案」?


李敖在文學方面是個天才,16歲輕鬆奪台中市作文冠軍,17歲得到第30屆國際合作節徵文第一名,如果走傳統路線,李敖可以順利成為國民黨御用文人,名利雙收。


然而,李敖早年反傳統反得格外激烈,其背景是國民黨在長達近四十年「戒嚴」時期,對文化,思想方面的壓制,整個社會處於畸形狀態。他思想深處認同「五四」運動精神,所以視胡適為導師。


1961年11月6日,「亞東區科學教育會議」在台北舉辦,胡適應邀發表演講,時間是30分鐘,題目《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主旨是頌揚西方文明,抨擊中國傳統思想,主張全盤西化,包括遠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


實際上這場會議主辦方是美國國際開發總署。


胡適演講引發了島內思想大論戰。11月中旬,徐復觀(熊十力學生,蔣介石機要秘書,少將,抗戰時期駐延安聯絡員)第一個殺出,他在香港《民主評論》發文,痛批胡適是「中國人之恥,東方人之恥,是最下賤的自瀆式中國人。」

然後,國民黨黨內外知識分子跟上,對胡適進行輪番轟炸,11月26日,胡適被刺激到心臟病複發,住院治療,倒胡派優勢明顯。


12月1日,李敖參於的《文星》雜誌,全文轉載胡適演講,26日由李敖主筆,寫了《播種者胡適》反擊倒胡派。他由自由主義精神切入,從歷史和現狀肯定了胡適的全盤西化主張。


年輕的李敖一身長袍,與其說是支持全盤西化,不如說是為了支持有恩於他的胡適,有十分明顯的主觀動機,《文星》也藉此東風,後來銷量大漲。


李敖最初在文壇聲名雀起,就是因為捲入了這場「中西文化大論戰」。倒胡派諸將見一名頗具功力的白袍小將突然殺出,馬上又將火力對準了李敖。


李敖年輕氣盛,戰力十足,佳作不斷,戰火擴大之後,雙方陣營運用了台灣所有媒體進行論戰,連香港媒體也有不少捲入。


胡適看出李敖是在借題發揮,李敖要攻擊的目標是台灣當局,有反蔣之意,這是胡適極力要避免的後果。


於是,胡適批評李敖《播種者胡適》一文,言語輕佻,胡鬧下流,自己「頗不開心」。他在1962年2月去世前,還警告參於這場論戰的挺胡派,「作文章切莫借題發揮」。


胡適是老江湖,在政治紅線面前,知所進退,這導致了李敖四面受敵的局面,但這場全媒體參於的論戰造就了李敖在台灣文壇赫赫大名。



李敖後來一直繼續推崇胡適,其實他心中的胡適就是五四運動時的胡適,而不是周旋於國民黨官場與思想理論界的胡適。

李敖在文化界成名,不等於在社會上成名,它在台灣家喻戶曉,45歲那年(1980)跟女明星胡因夢那一場短暫婚姻是重要的催化劑。



胡因夢與李敖戀愛,用今天的話說,李敖成了娛樂版熱搜人物,直到網路時代,娛樂八卦仍然是最火爆的焦點,這好像是全人類共同的愛好。


李敖不是象牙塔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知識分子,他還得賺錢。如果一個知識分子在經濟社會中沒法做到經濟獨立,只有兩種下場:


一,被權力或資本包養。


二,窮困潦倒,老婆孩子跟著受苦。


李敖能放下這清高架子,他倒賣過電器,《文星》1967年被封殺後,他還賣過牛肉麵,他的主要三項收入:


一,文章稿費


二,出版商版稅


三,打官司賠款

否則他決不會有房子和書城。李敖愛財,以至於有人將他的經濟糾紛跟人品思想進行有意混淆。


但這些人絕不會提李敖為了支持慰安婦控訴日本人,義助一百多萬美元,為了支持金素梅去聯合國控訴日本侵略者,義助一百萬台幣。


2005年9月,李敖說過,他這隻鐵公雞隻捐助兩種人,一是抗美的,一是抗日的。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網上有人會對這位愛國知識分子如此痛恨?在他死後,猶如殺父辱母仇人般地咒罵詆毀,李敖太傷他們心了。


李敖善於利用媒體,早年是報紙,後來是電視,還開了微博,僅僅這點,不值許多知識分子學習?


台獨分子將他視為「鬼見愁」,無骨文人視他為「刻薄之徒」,他罵過的人有3000多人,有偽善的三毛,有軟骨頭的梁實秋,有言行不一的金庸,有有詩無品的余光中……


李敖罵的人不一定都對,不過,當時作為少年的我,看得真是痛快。李敖用曾國藩送給大將彭玉麟名聯形容過自己:


「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救人心」


與生活小節相比,李敖在國家立場,民族大義面前,從來沒有半點含糊過。


李敖在日本人面前說過的話,一般名人根本不敢公開講,2011年與跟台獨教母,日本籍的金美玲一起錄節目時,李敖既展示了對女人的風度,又在金美玲談及戰爭時指中國人也有錯時,李敖說:



李敖的根,李敖的魂,李敖的血脈源頭,李敖的人生坐標,就是中國人。


齊魯大地的子孫,生於哈爾濱,兩歲移居北平,還有太原,上海,在大陸渡過了他的童年,親眼目睹過日軍在北平的耀武揚威,十四歲去了台灣。



終其一生,李敖生命之根深深扎在長江黃河之源,三山五嶽之麓,他永遠都是中國人。


李敖走了,台獨大佬在假惺惺地祭悼他,天堂里的李敖看到這些騙子的表演,不知是笑是哭?

但他一定會在天堂里看到國家統一那偉大的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沙月光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美國是如何將俄國大選玩弄於鼓掌之間?(一)
美軍航母要進越南,一出悲劇正在上演

TAG:後沙月光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