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皮膚暗紫可能心衰……教你看面相識心臟病

皮膚暗紫可能心衰……教你看面相識心臟病

不少人對心臟病的早期表現如胸悶、心慌等有了一定的認識,發作後知道及時上醫院。但專家提醒,心臟病種類多樣,未必都表現在上述癥狀上,有時會有一些體表信號,需要患者留心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皮 膚

慢性心衰、晚期肺心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有關;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病人,臉色呈暗紅色;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人可能會面色蒼白;心臟泵血功能障礙引起機體缺氧,可致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發紺)。嬰幼兒或兒童發紺,常見於法洛四聯症、大動脈錯位等,中老年人發紺,常見於慢性心衰、肺心病等。

鼓槌指(趾)

手指(腳趾)末端明顯粗大如鼓槌狀,皮膚的正常凹陷消失,「鼓槌」底部軟組織隆起,周圍皮膚髮緊、有光澤,這些表現常見於慢性肺心病或先天性紫紺型心臟病患者。

水 腫

心源性水腫常發生於足背、踝部、小腿等處。水腫若持續時間較長,局部皮膚可發硬、增厚,且有色素沉著。這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的表現之一。

鼻子發硬、發腫

暗示心臟脂肪積累,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

頭頸處有筋包

如果從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筋,如小指粗細,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耳垂皺褶

耳垂若出現一條連貫的褶皺,多半說明冠狀動脈硬化比較嚴重。

蹲 踞 位

紫紺型心臟病的一個特有表現,就是患兒總喜歡蹲著。活動後機體耗氧量增加,蹲踞的姿勢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從而使缺氧癥狀、心悸、氣喘等得以緩解。

提醒大家,發現這些癥狀後,自己未必能準確判斷病情,仍需及時去往醫院檢查和確診。

小貼士

心臟差,睡覺墊起腳

夜晚是一天當中心腦血管病發生較多的時刻。心臟不好的人,睡覺時可以適當墊高下肢,使其略高於心髒水平,利於微循環改善。

心臟不好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心臟瓣膜閉合功能可能會有問題,或是肌肉收縮力量減弱。

睡覺時,如能保證下肢稍高於心臟,就能使腿部和腳部的血液產生迴流,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使人體感到更舒適。不過需注意的是,不要墊得太高,否則會加重心臟負擔。

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應注意,一天的睡眠不宜少於7~8小時;睡覺最好採用右側卧位,減小其他器官對心臟的壓迫;晨起後和夜晚睡前應適量飲水。每天進行兩三次抬高雙腳的練習,每次5~10分鐘,有助於血液循環。運動強度不可隨意加大。

女性多散步心衰風險低

散步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根據一項新研究,中年婦女每周散步兩次,心衰風險就會下降兩成。

該研究由美國布朗大學心臟病學專家組織開展。對8.9萬名50歲以上婦女長達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散步能起到顯著的護心作用,其降低心衰風險的益處與體重和其他運動習慣無關。

具體來說,每周散步一次的婦女,即使時間較短,心衰風險也能下降5%。隨著散步次數增多,患病概率會進一步降低——每周散步兩次,風險降20%;如果每天散步,心衰風險則可下降35%。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如果每次散步的時長超過40分鐘,婦女患心衰的風險還可再降25%;步速快慢也會帶來不同,健步走比普通散步心衰風險少38%。

當心臟停止向全身正常泵血時,就會發生心衰。病情嚴重的患者無法爬上樓梯台階,覺得難以喘息,連睡覺時也會出現呼吸困難。1/3的心衰病人在患病一年內會死去,該病的存活率甚至低於一些癌症。

因此,心衰是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散步可降低心衰風險這一新發現對我們來說頗具意義。該研究作者索姆韋爾·萊斯拉說:「我們已知健身可防心衰,但有些人覺得散步不起什麼作用。此次研究分析顯示,日常多散步就能減小患病的幾率。」

來源:人民網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

底部請隨手點贊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病 的精彩文章:

胸悶胸痛?心臟病的六個危險信號你必須看懂,關鍵時候能救命
研究:女性因心臟病去世的危險大於男性

TAG: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