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傷齒龍被認為是最具智慧的生物,若沒有行星撞擊,人類只能淪為寵物

傷齒龍被認為是最具智慧的生物,若沒有行星撞擊,人類只能淪為寵物

《達爾文進化論》中寫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法則,只有適應了生存環境的個體才有可能活下來。同時,生物的生存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自身基因與外界環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生存的同時,自身也在不斷地進化和發展。

我們都知道,多年前,恐龍如人類一般,是地球上的霸主,在地球上擁有絕對控制地位。很多人都知道,由於環境的變化,恐龍最終走向了滅亡。但有多少人了解滅絕背後的真正原因呢?科學家告訴我們,恐龍滅絕背後真正原因是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不知名的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地球環境迅速惡化,而恐龍也成了這場撞擊事件的犧牲品。

我們來設想一下,假如恐龍沒有滅絕反而是進化成了有智慧的恐龍人,情況會是怎樣的呢?

早在1982年,加拿大從事古生物研究的科學家戴爾·羅素曾做出過近乎瘋狂的假設。他設想到,假如6500萬年前,那顆「不安分」的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也沒有因此而滅亡,那麼傷齒龍便十分有可能進化為「恐龍人」,以替代人類目前的地位。

「恐龍人」是什麼?羅素解釋到,他設想中的「恐龍人」,其面部組織與恐龍的面部組織相似,但是它的肢體卻是和人類相同,即有手有腳。同時,羅素認為,雖然大多數恐龍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傷齒龍卻是恐龍中的特例,它擁有較高的智慧,是恐龍中的「智者」。所以,由傷齒龍進化而成的「恐龍人」,其智慧也不會遜色於人類。

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想,羅素投身於「恐人學說「研究多年。歷經40多年,如今,羅素十分堅定地認為他的設想符合十分科學依據。羅素提出,假如恐龍沒有滅絕,那麼人類與「恐龍人」之間很可能會爆發一場惡戰。順著羅素的思路,我們可以接著分析,在人類與「恐龍人」的這場惡戰中,由於雙方實力相差無幾,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很難預測。

假如人類贏了,「恐龍人」或許會被當作是最受關注的珍稀物種,被關起來,供人們欣賞,也供科學家進行下一步的科研工作。

假如是「恐龍人」贏了,人類的結局可能就比較凄慘了。雖然「恐龍人」有一定的思維意識,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它們也具有道德意識和同情心。作為贏家,人類可能會被「恐龍人」看作是「戰利品」,從此淪為奴隸,過著顛沛流離、受「恐龍人」差使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宇宙外星生物一直沒被人類發現,科學家提出兩種可能性,顛覆人類認知
科學家認為時間旅行理論上可行,可為什麼人類至今還沒看到未來的人類?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