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這是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體會的第五篇,本文續上篇,主要介紹道家學派中的老子。

老子又名李耳,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壽命100歲,在古代可謂非常長壽,其生活年代與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基本相當。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其代表作即是《道德經》,根據上世紀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此外,西方的諸多知名哲學家如黑格爾及尼采等人對《道德經》有深入研究,這足以證明老子的影響力。

《道德經》共計81章,雖僅餘五千字,但由於古人的文章往往「文約義豐」,書中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而且對很多內容的理解也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幾千年以來諸多名人學者都嘗試對其進行注釋。我個人只讀了當中的少部分內容,雖僅懂皮毛,但感覺很多觀點挺有啟發的,本文我們不對《道德經》進行過多的展開,僅按照馮友蘭先生的著作對老子的思想進行簡要的介紹。但對於當中引用《道德經》的部分,我再參考專門講述《道德經》內涵的書籍附上其翻譯,對於一些地方我認為翻譯不準確的,我會找多個出處,以力求保持翻譯的準確性,以方便各位朋友進行理解。後面若我讀《道德經》真有一些啟發,我再單獨將其同大家分享。

何為「道」?

關於道家思想,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得一個詞就是「道」。對於該詞的含義,老子在《道德經》中做出了許多解釋,人們亦對此有許多理解,現在一般的觀點認為,道家的「道」指的是世間的自然規律和行事準則,人們也把「道」比作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提出的概念「logos」,該詞意指萬物必須依據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則和必然性,也即我們所說的規律。下面列出了老子在《道德經》中對「道」的部分說明,大家可以根據說明去理解「道」的內涵。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本句話意思是:「道」永遠是無名的,處於純真樸實的狀態。它雖然微小不可見,但天下沒有誰能夠使它服從自己。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句話意思是:有種東西渾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它沒有聲音,也沒有形體,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它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稱它為「道」。……人學習地的厚實涵藏,地學習天的高明寬廣,天學習道的本源創生,道則純任自然,順規律行事。

《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能夠用言語解說的道理,就稱不上是恆常的大道理。能夠用文字說明的概念,就稱不上是恆常的概念。不能用言語述說的狀態,是混沌宇宙的本源。已經用言語表明了的概念,是孕育萬事萬物的母體。

《道德經》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表明了道生萬物從小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一個過程。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資質上乘的人一聽說道,就去努力實踐;資質一般的人聽說了道,時記時忘,將信將疑;資質較差的人聽說了道,大笑不已。不被其嘲笑,它就不足以稱之為道了。

綜上,根據老子的說法,道是無名的,因此道不可以言說。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對道有所言說,因此只好勉強給它某種代號,所以我們稱之為道,道是無名之名。從上述老子對道德解釋,我們可以隱隱約約地感受到,道是自然法則,是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

自然規律——物極必反

在《道德經》的第二章中,老子有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即天下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那麼這樣便有了與之對立的概念「丑」;天下之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那麼這樣便有了不善良。所以,實有與虛無相互滋生,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互比較而顯現,高與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單音與回聲相互應和而成曲調,前與後相互接隨而成順序。從上我們可以看出,老子通過類比的方式得出了一個普遍真理,即世間萬物均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即認為世間萬物是矛盾對立的統一體。

至於世間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老子認為其中最根本的是「物極必反」,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向極端發展,那麼這些性質一定會轉變為它們的反面。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諸多表述體現了這一思想。

《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大道運動,表現在循環往複上,另也可作大道往往向著它的對立面運動。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禍與福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逝曰遠,遠曰反。」運行不息而深遠無際,深遠無際而又返歸本原。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少則得,多則惑。」目標少點收穫更多,追求多了反而迷惑。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騰躍穿行於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

老子將物極必反的思想作為萬物的最根本遵循,事實該思想已經融入老子的處世之道和政治思想當中,後文中大家會發現這一點體現得很明顯。老子把事物變化所遵循的客觀規律稱之為「常」,如果人們懂得了客觀規律並將其加以運用,那麼人們將可以免於危難與痛苦之中。正如《道德經》第十六章所講的:「……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即回歸本源稱作永恆規律,了解這種永恆規律便稱之為明智。不了解這種永恆規律而胡亂妄為,那麼就會帶來災難。認識了永恆規律才會大度包容,大度包容才能大公無私,大公無私才能君臨天下,君臨天下才能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算得道,得了道才能終身免於危難。

處世之道

上文提到,老子認為人們需要知道自然規律並加以遵循,至於把萬物所遵循的規律引申到處世之道,老子認為,人們若要保持什麼東西,便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之相反的東西;人若想便強,便要從感到他的弱開始。《道德經》中凡事涉及到為人處世的,該思想均貫穿於其中。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希言自然。」樹木長得捲曲不合規矩反而會免除先伐之禍,彎曲才能伸展,低洼之地可盈滿,破舊反而生新,目標少點收穫更多,追求多了反而迷惑。所以,聖人堅持萬事歸一的法則。不單獨憑自己之所見,反而看的更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能聲名顯赫受到尊敬;不自吹自擂,反能功勛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久。正是因為不和別人爭,所以天下也就沒有人能和他爭。古人所說的「曲則全」的道理,怎麼會是一句空話呢?我們只能誠心誠意去遵循,這也即人們常說的自然之道。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完美的事物總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虛空一般,但它的作用無窮無盡。最剛直的東西好似彎曲的,最靈巧的卻彷彿最笨拙,最雄辯的人好似不善言辭。疾走能剋制寒冷,安靜能化解炎熱。清靜無為可以作為天下的準則。

《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地長久延續。天地之所以能延續而長存,是因為它們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能持續生存下去。因此,聖人退居在大家之後,結果反而站到大家之前;不過分在意自己的生命,反而得以保全生命。能夠說這不是因為他不求一己之私的緣故嗎?正因為這樣,反而使其得以實現自己的私心。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擁有最高修養的人就如同水。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願居處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這類人,居處善於選擇卑下之地,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總能真誠、友愛、無私,言談總能恪守信用,為政總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正因為不與萬物相爭,也就不會引來責怪和怨恨。

《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持執盈滿,自滿自驕,不如適可而止;將鐵器錘打得非常銳利,卻難以長時間保持這種鋒銳。黃金碧玉堆滿廳堂,無人能長久守住這些財富;一個人若富貴且驕慢,那是自取其禍。功成名就之後,就應該急流勇退,這才合乎自然的大道。

《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車輪上的三十根輻條,聚集到一個車軸上,有了車軸軸心的空虛處,車才能發揮其效應。糅合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間的空虛處,器皿才可以發揮其裝東西的作用。開鑿門窗並建成房屋,有了房屋中間的空虛處,房屋才能發揮其住人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也發揮了其效用。

……

通過我們對《道德經》部分段落的引用,相信大家對老子為人處世的法則有了一個相對直觀的了解。諸如此述處世之道的言論《道德經》中還有許多,我們便不再一一將其進行列舉。至於與儒家的為人處世之道相比,道家與儒家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儒家以忠孝仁義作為為人處世的依據,老子認為忠孝仁義大多是形式上也即名的東西,有德者順乎自然而從來不追求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只有無德者才對這些形式上的德格外看重,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道家的道德標準似乎也要高出儒家一個層次,道家更講究發自內心而非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對於道家的道德標準,用通俗的語言來講,似乎可以理解為,只有當心中沒有真正的認同道德,才需要忠孝仁義這些虛頭巴腦的名的東西,否則如果每個人如果真正認同道德並內化為自然而然的行為,那麼人們便不需要這些外在的名了。回想下,我們在前期發表的「愛有差」vs「愛無差」一文中,得出了墨家的道德標準似乎也要比儒家高出了一個層次。現在我們又發現道家的道德標準似乎也比儒家高,這一點確實挺有意思。

老子的這一思想在《道德經》的第三十八章中做了清晰的闡述,老子有言:「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推崇本性的人不刻意修德,因此不失本性;貶抑本性的人不忽略修德,因此就失掉了本性。推崇本性的人無所作為且無所企圖,貶抑本性的人有所作為且有所企圖。推崇行仁的人博施於人而無所企圖,推崇行義的人有所作為且有所企圖。推崇行禮的人有所作為而無人響應,就揚著胳膊強迫別人順從。所以,喪失了道,才講求本性;丟失了本性,才講求仁愛;失去了仁愛,才講求正義;失去了正義,才講求禮儀。禮儀是忠厚誠實的社會風氣衰落的產物,也是禍亂的開始。所謂先覺先知之人,只不過是有道之人的華麗外表,也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大丈夫立身厚重,而不要處於輕薄;追求樸實,而不崇尚浮華。所以要捨棄淺薄虛華,保留厚重樸實。

根據老子的這一邏輯,位於「禮」之後的應該是「法」,我們在後面的文章會對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學派進行分享,敬請期待。

無為而治

道家對於政治學說的觀點,可以總結為四個字「無為而治」,該觀點與物極必反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道家與儒家一樣,認為理想的國家是以聖人為元首的國家,只有聖人能夠治國。不過在聖人一旦為王之後,儒家認為聖人需要為人們做許多事情,比如孟子認為王應該推己及人,對於君王自己想要的東西,君王應該努力爭取將其給予自己的人們。而道家則認為,聖王的職責不是做事,而是應該完全無為,天下大亂的原因不是因為有許多事情沒有做,而是因為已經做的事情太多了。老子為什麼這麼認為,我們可以從《道德經》中窺之一二。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8];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用堂堂正正的方法來治理國家,用奇謀詐略來指揮作戰,用不擾害百姓的辦法來治理天下,才能取得成功。我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根據下面這些:天下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貧窮;百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混亂;百姓的技巧越多,歪門邪風就越增長;法令越繁苛,盜賊反而更多。所以聖人說:「我無所作為,百姓就自我化育;我愛好清靜,百姓就自己端正;我不張羅折騰,百姓就自然富足;我沒有過多慾望,百姓就自求淳樸。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拋棄仁義,人民就能重新變得孝敬與慈愛。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會銷聲匿跡。聖智、仁義、巧利這三個方面,都是用來文飾的,不足以拿來治理天下。所以應當使百姓的思想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雜念和慾望,摒棄仁義、聖智的浮文,以免於憂患。

《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不推崇傑出的人才,以使人民不爭奪名利;不偏愛稀有的珍寶,以使人民不淪為盜賊;不顯耀能夠誘發貪慾的東西,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被擾亂。因此,聖人治理國家的原則是,簡化人民的思想,充實他們的肚腹,弱化他們的精神,強健他們的筋骨。總是要讓人民處於沒有知識和慾望的狀態,並且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製造事端。只要遵循無為的原則,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以上反映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對於老子的治國思想,可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

對於第一種理解,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老子的思想就是愚民治國,通過對人民進行思想灌輸,讓人們無欲無求,一旦人們無欲無求,天下自然大治。若是真的這樣,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若每個人都無欲無求,那麼整個社會就不會有進步了。

對於第二種理解,老子認為並非是真正的讓人們棄智及放棄追求,只是不希望國家過分的用名譽稱號、高官厚祿等對一些東西進行標榜和崇尚,若是這樣,那麼人們便會在名利下爭相主觀作為、甚至做假和做表面文章,這容易使人們喪失掉人性的客觀評判標準。比如若聖王對於賢能的人賞以貴重的東西,那麼人們有可能會弄虛作假讓其成為賢能的人,也有可能人們會進行偷盜去獲得這些自己本身不擁有的貴重東西,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壞社會風氣;若聖王對於賢能的人並無過多獎賞,那麼人們便不會弄虛作假去追求賢能,也不會因貴重東西而進行偷盜,社會便過得更加純潔。

以我個人的理解,以老子本人的智慧,我更傾向於採用第二種方式理解老子的治國思想。當然話又說回來了,老子的這種初衷是好的,那麼在社會中如何對人施加以合適的激勵措施以使得人盡其才呢?根據現代的經濟學理論,要做到人盡其才,必須要有合適的激勵措施,這似乎是一個問題,畢竟只有人盡其才社會才能得以快速進步,經濟才能得以快速發展,生活水平也得以隨之提高。

總結

以上便是老子的思想匯總,老子一切思想的根源都可以歸結為「物極必反」四個字,正所謂大道至簡,老子的處世哲學和治國理念均是由其衍生出來的。從老子的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很多觀點有著理想主義的成分,但這不妨礙我們將其靈活的運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道德經》儘管創作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個人覺得其當中的許多觀點並未過時,仍能給我們諸多啟發。如各位朋友對《道德經》感興趣,可以百度隨手一搜,即能找到它的原文及許多網友對其的理解供大家參考。

不知不覺已經寫了六千來字,當然這其中引用了很多《道德經》的原文和別人對其注釋,因此自己寫的內容並沒有那麼多。前一段時間好久沒更新了,這次多寫一點也算是作為補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issSummer 的精彩文章:

TAG:KissSu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