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260字,讓你過上通透的人生
她像個女人一樣打扮自己,
她像個女人一樣戀愛,
她像個女人一樣受傷,
但她心碎時卻還是像個小女孩一樣。
——鮑勃迪倫
你只有一顆心,如果你的心理滿是痛苦,焦慮、失落、悲傷、憤怒……那幸福、快樂如何落腳?
你站在人生路上,拚命呼喊,想偶遇一個人,真真正正理解你。真的有人有能解你嗎?即便他理解了,又能怎麼樣呢?痛苦真的分出一半嗎?痛苦的根源又是什麼?
我們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我們總是試圖找出令人痛苦的根源,渴望有人帶離我們逃出痛苦的沼澤。
人生的煩惱因執著於慾望而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執著財富、執著地位、執著情感、執著信仰、執著生存的環境、執著擁有的知識??由於執著;我們對人生的一切都產生了強烈佔有、戀戀不捨的心態,同時也給人生帶來了種種煩惱。
吳秀波在《離婚律師》里說:「人生就像一個不斷掙脫籠子的過程,慾望是你不斷膨脹的身體,當一個人的慾望越來越大,執著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身體越膨大,越會被籠子勒緊痛苦。」
當你的慾望大到撐破了這個籠子的時候,你會以為你自由了,但慢慢地你會發現,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籠子。
只有縮小慾望,才能在籠子中安逸自在;如果能去除掉更多的慾望,讓自己變得更小,就能從籠子的縫隙蹭出來,得到相對的自由。如果再縮小,縮到至「空」,那就沒有籠子能使你痛苦。
人生在任何階段
面對的似乎都是相似的問題
人生在任何階段,面對的似乎都是相似的問題。想要擁有某件東西,卻求而不得,不能稱心如意;想要掌控某件事帶來的安全感,卻被失控攪得百爪撓心……
《圖說心經》認為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有煩惱,本來就是苦的。
比如生命的誕生是苦的,嬰兒出生要經過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步入老年是苦的,因為老之將至;「病」和「死」更令人難過;希望擁有的東西卻得不到是苦;要與喜歡的人分開是苦;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東西,又偏偏經常碰到是苦;有些事情,本來是開心快樂的,但快樂之後又怎樣呢?快樂不是永恆的,所以快樂過去後也會變成苦。
所以,不管你再怎麼努力,有些事你是無法改變的。因為人生一切都是無常,都會變化,如果執著於無常,那人生就是苦的。
了悟無常,也就不會再執著。當我們能臣服於天地的安排,就不會和自己博弈,當我們開始接納自己,就不會受制於他人的評判。
心經260字,讓你過上通透的人生
我們人生本來就有煩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你可以選擇自怨自艾,但最終痛苦、受傷的仍是你。
當你處在痛苦之中,常會感覺痛苦是不可能解決或消失。美國作家奧里森曾說:當我們相信某件事不可能做到的時候,大腦就會為我們找出種種做不到的理由。當我們真正相信某件事確實可以做到時,大腦就會幫我們找出解決的各種方法。
這就是《心經》所暗含的「因緣所生法」。「因」是前面的一個動機;只要前面一動,連鎖的關係就來了,這就是「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很多問題,但我們不可自怨自艾,正確的做法是先認清問題的所在( 苦),然後找出問題的根源(集),再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滅),最後制訂解決的方案,並付諸實行( 道)。所以「四聖諦」又是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愛,讓你不再受傷
讓我們痛苦的,也許是那個人、那件事,但你不是被動地承受,你完全可以決定,能否不受其影響。
從現在起,何不向自己發起一個挑戰,讓自己嘗試一下冒險,完全不用原來的感受和思維對待這件事。不要把自己當作被傷害者,你可以主動地去愛自己、愛他人,愛比恨更溫柔,不是嗎?
這就像是《心經》中不可言說的秘密語言:「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去試試看,相信你自己能到達幸福的彼岸,如果你此刻超越了煩惱,那麼你此刻就是在彼岸。
※歷代名家筆下報喜圖,願君天天有喜
※《史記》20篇人物傳記,讀懂中華民族那些「大寫的人」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