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陸衡跋《米芾行書二帖》

陸衡跋《米芾行書二帖》

天津美術網訊就行書和行草而言,王羲之之後以米芾的影響為最大。宋之米友仁、張即之、吳琚,元之康里子山,明之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米萬鍾,清之王鐸、張照、梁同書、吳昌碩,以及當代書家,莫不受其沾溉。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四十一歲改名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他雖有禮部員外郎之類的官銜,但事實上他的正業倒是藝術家。他的潔癖、佯狂、拜石、奇裝異服之類,固然為後人津津樂道,致有「米顛」之稱。實則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對藝術的執著。書法之外,他還富收藏,精鑒別,在畫史上創立了「米家山水」,詩文也寫得相當好。

對於米芾的書法,有人批評是「集古字」。米芾不以為非。他勤於臨摹,沒有一天間斷,「一日不書,便覺思澀」。七八歲時學顏真卿,以後學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段季展,進而學隸、篆、鐘鼎文,學「二王」、李邕、楊凝式等等。他學褚遂良最久,對褚字十分心折,曾讚歎褚書「如熟馭陣馬,舉動隨人,而別有一種驕色」。當然,他受「二王」的影響亦極深,臨習「二王」書法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時常有藏家拿「二王」法帖來請他鑒定。他悉心臨摹,往往留下真跡,而以摹本歸之。藏家竟然不察。我們現在看到的「二王」法帖,其中有一些很可能就是他的臨摹本。在「二王」中,米芾更醉心於王獻之,因為「外拓」的「小王」書法比「內擫」的「大王」書法更合於他的胃口。他曾說,王獻之「天真超越,豈父可比也」。大家公認他的書法得王獻之筆意。

米芾在藝術上有強烈的獨立主體意識。他浸淫「二王」,卻又打出「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古」的大旗。所以後人說他「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而絕出筆墨畦徑之外」(孫覿)、「天姿輘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成家」(王文治),是有見地的。

米芾書法的新意,首先表現在筆法上。他自稱「臣書刷字」。他不追求含蓄、敦厚,而恣意發展合於自己個性的外拓、飄逸,所以顯得神氣飛揚、跌宕多姿。他又說:「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四面。」此言和「刷字」之說,都是對「筆筆中鋒」祖訓的突破。寫字,理當發揮筆毫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側面,甚至每一根毫毛的作用。即便「內擫」如王羲之者,側鋒、賊毫也不在少數。米芾筆法的豐富性是前無古人的,真正做到了隨手生髮,揮灑自如。

米芾書法的新意,還表現在結體上。他從褚遂良、「二王」等人的書法中提煉出很多新的構成方式,看似平正驕美,令觀者心慕手癢,實則左傾右倒,八面生姿,每每不肯安分守己,從「故作異」到「自然異」。在米芾之前的書家中很難找到類似的風貌。

本書輯米芾兩帖。《吳江舟中詩》為自作五言詩,紙本墨書,大字行草四十四行,計百廿五字。現為美國小約翰·M·顧洛阜收藏。書法清勁洒脫,章法亦奇,是最激動人心的作品之一。《學書帖》為自述學書經歷的手跡,刻入《群玉堂帖》第八卷。兩帖均為米氏書法的代表作品,而坊間難得一見。今合為一冊影印出版,以饗讀者。

《吳江舟中詩》帖欣賞

釋文:

昨風起西北、萬艘皆乘便。今風轉而東、我舟十五縴。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賤。舡工怒鬭語、夫坐視而怨。添槹亦復車、黃膠生口咽。河泥若祐夫、粘底更不轉。添金工不怒、意滿怨亦散。一曳如風車、噉如臨戰。傍觀鸎竇湖、渺渺無涯岸。一滴不可汲、況彼西江遠。萬事須乘時、汝來一何晩。朱彥自秀寄紙、吳江舟中作、米元章。

《學書帖》節選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從懷素「胸」與米芾、蘇東坡「胸」的結構談起,分析草書兩個胸!

TAG: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