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遊那些事兒: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正是出遊好時節。相較於我們,古人對時令的變化要敏感得多,寒冬過後,迎面而來的春之明媚總能讓他們欣喜不已、遊興大發,吟出不少佳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春遊的那些事兒。
隋·展子虔《游春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春遊在古時又被稱為踏青、游春、尋春和探春,自先秦開始,春遊在民間就已頗為流行,許多古籍都曾描繪過春遊的場景。《詩經·鄭風·溱洧》中說: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鄭風」是先秦時期鄭地民歌。鄭國人喜春遊,每年春天,都會有大型的春遊活動,男男女女到城外水邊遊玩,熱鬧極了。《溱洧》中,從溱、洧之濱踏青歸來的人群,有的身佩蘭草,有的手捧芍藥。當時鄭國地處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戰爭之多者,無如鄭」,頻繁的戰爭雖給百姓帶來苦難,但對於百姓來說,春天仍使他們感到喜悅與滿足,使他們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唐·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遼寧省博物館藏
《論語·先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曾皙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在和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談個人志趣時,他描繪了暮春三月在沂水邊沐浴、舞雩台上吹風納涼、最後唱歌而歸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場景,讓孔子也不禁感慨:「吾與點也」。
北宋·惠崇《溪山春曉圖》
魏晉以後,春遊為文人雅聚提供了機會。古代文人之間素有「流觴曲水」的傳統,這是上巳節派生出來的一種習俗。上巳節原本以潔身祓除、禳災祈福為目的,後來逐步演生出踏青郊遊、品賞自然、飲酒賦詩等內容,成為一種廣泛流行於上層社會的風雅之舉。所謂「流觴曲水」,即選擇一處風雅僻靜之地,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於潺潺流波的曲水邊,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下便取而飲之,乘興賦詩。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王羲之偕親朋好友謝安、孫綽等四十餘人,在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後,于山陰蘭亭曲水流觴,寫詩聚會。會上共得詩三十七首,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因之被人尊為「書聖」,這次聚會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春遊之一。
南宋·劉松年《四景山水圖(春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唐宋,春遊更為盛行,史料中對游春活動的記述頗多,美妙春景里,佳句華章比比皆是:
「一年三百六十日,賞心那似春中物。草迷曲塢花滿園,東家少年西家出」,春天一到,家家戶戶的少年都出門探花了,吟誦著唐人施肩吾的這首《春遊樂》,就知道當時人們對踏青時節的渴盼;
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寫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整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遊記,從孤山寺、賈公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湖青山綠中,詩人飽覽西湖春光,最後才在楊柳蔭下意猶未盡地離去;
公元896年,韋莊在鄜州過寒食節,此間他曾外出踏青游春,見到滿城楊柳儘是綠色,如青煙般氤氳開來,柳條像是蘸滿了綠色的彩筆,畫出了春天,故作「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的詩句;
宋人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則描繪了一幅因戀春而流連忘返,以至日暮才歸的春遊畫卷:「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詞牌名「踏莎行」的由來也與春遊有關。踏莎行,原指春天到郊外自然中踏青,「莎」字讀suō,指莎草,亦稱「香附子」,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相傳北宋名相寇準在一個暮春之日和友人們去郊外踏青,望著水邊鮮嫩的青草,想起了唐代詩人韓翃「踏莎行草過春溪」的詩句,便作一首新詞並譜曲相和。當樂工問起這段詞調的名字時,寇準便將之命名為「踏莎行」,這一詞牌名便流傳下來。
「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莫辜負大好春光,一起春遊吧。
本文轉載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