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狂生李敖:文人傲骨,一生偏鋒

狂生李敖:文人傲骨,一生偏鋒

GIF

我從無滿臉驕氣

卻總有一身傲骨

「三月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三月過半,天氣忽轉涼,陰雨連綿,妖風陣陣,可能是要呼應人類之光的相繼隕落,繼時尚界送走了紀梵希,科學界集體送別霍金,現在輪到了文學界。

2018年3月18日,李敖逝世,帶走了台灣文壇的一段蒼茫歲月,那些張狂無匹的話語、犀利見血的評論或將永遠成為歷史,至少在如今的台灣文壇,如李敖一般的「怪人」也只有李敖。

李敖之文章,我未系統性拜讀,僅以隻言片語了解其語錄,李敖之於我就像江湖中的大俠,素未謀面卻久仰齊名,知其狂而不知其所以狂。

說來慚愧,初聽李敖是因為關於王朔的一個段子

有記者採訪李敖,將其與王朔比較時說:「你們很像,都愛罵人。」李敖回:「他能和我比嗎?我罵的都是能讓我坐牢的人。」有人把這話說給王朔聽,王朔一笑回復:「我敢罵能讓他坐牢的人,他敢罵能讓我坐牢的人嗎?」

呵,兩個文壇大拿竟然比較罵人的本事,真真畫風清奇,實在是由不得人不繼續深究下去。細品之後,我覺得王朔之狂略失品格,而李敖之狂則是以命為祭的錚錚傲骨,無所畏懼地挑戰當權勢力,就算牢獄之災和九十六部作品的查禁也無法消磨分毫其鬥志,不愧於西方傳媒賜予的「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的稱號。

強勢了一輩子的李敖,在生死大事上也保持了一貫的強者風範,早在2017年因腫瘤再次住院時,他就留下一封親筆信

(向上滑動啟閱)

致我的家人、友人、仇人:

你們好,我是李敖,今年83歲。

年初,我被查出來罹患腦瘤,現在剛做完放射性治療。現在每天要吃6粒類固醇,所以身體裡面變得像一個戰場,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獄離我並不遠了。

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乾的,抓緊!」

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因為是最後一面,所以我希望這次會面是真誠,坦白的。不僅有我們如何相識,如何相知,更要有我們如何相愛又相殺。

對於來賓,我會對你說實話;我也想你能對我講真話,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或許我們之前有很多殘酷的鬥爭,但或許我們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希望通過這次會面,能讓我們都不留遺憾。不留遺憾,這是我對你的承諾,也是我對你的期盼。

對於來賓,不管你們身在哪裡,我都會給你們手寫一封邀請信。邀請你來台北,來我書房,我們可以一起吃一頓飯,合一張影,我會帶你去看可愛的貓,我會全程記錄我們最後一面的相會,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紀念,另一方面也滿足我的一點私心:告別大陸媒體近10年了,我想通過這些影片,讓大家再一次見到我,再一次認識不一樣的我,見證我人生的謝幕。 謝謝各位!

——李敖

在信中他說想要和自己的一生作一個告別,想和家人、友人、仇人來一次正式的面對面的告別,還要和優酷合作做一檔視頻訪談節目《再見李敖》,現今節目未成,大師已去,《再見李敖》真的變成了再無相見。

既然已無法從李敖本人口中知道他想對家人、友人、仇人說些什麼,那麼,不如讓我們在最後從家人、友人、仇人、愛人之角度來看一個文壇和政治之外的李敖。

李敖之於家人

童年李敖與家人

「個性很強的兒子」

青年李敖最令人瞠目的一件事就是在父親葬禮上,篤信胡適的父母無恩說,反對舊式喪禮,因而不燒紙、不誦經、不拿哭喪棒,一滴眼淚未落。此等舉動在如今也是驚世駭俗,更何況60年前,他一度背上「不孝」罵名,連初戀女友也因此舍他而去。

他真的不孝嗎?

「他呀,從小就聰明,喜歡看書。那些書啊,就像是他的命根子一樣。」

「他呀,個性很強。跟他爸爸一個樣兒。這次回家以後,他輕易不見外人,整天關在屋子裡整理這些書。」

「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買書。」

這是母親張桂貞口中的李敖,哪有文章中那種張牙舞爪懟天懟地的樣子,有的只是一個深受父親影響的書蟲形象。

李敖:「我不上課了,就在家裡自學。」

父親:「好,你小子要休學,那就休吧。」

李敖:「所謂北大精神,就是老子不管兒子的精神,你們這些北大畢業的老子,都有這種精神。」

這是李敖因對台灣高中刻板的教育深惡痛絕憤而休學時,與父親的一段對話。對話雖短,卻能讓我們知曉,父親對其的理解和包容。

孝與不孝於父母來說才能體現的更為親切,就像李敖戲稱其母為「慈禧太后」一般,就如他以攻讀北大師從魯迅的父親為傲一般,他表面如何叛逆獨行、笑傲生死,內心也終不能放下對父母的一片情。

李敖與最後一任妻子王小屯及子女

「不甚稱職的父親」

李敖作為風流才子,一生情史豐富育有兩女一子,長女李文、次子李戡和小女李諶。

「老爸和我是[好朋友]的關係(54年在一個屋檐下連續住了不到20天),所以我不會那麼的[難過]……白色恐怖時代,他坐牢以前要媽媽去紐約讀書,最後知道懷孕了就把我「搶」回來,一直撫育我長大(金錢),房子、車子、三個紐約和三藩市的私人大學的學費我已經很感恩了。雖然小時候他沒有換過我的尿布,父女之間也為了完成不同的使命感也[利用了]對方。」

「我們像朋友,不像父女。我們都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不太適合做先生和父親。畢竟我成熟了,可以理解他了。」

長女李文是李敖與王尚勤未婚所出,年紀最大,經歷最多卻相聚甚少,彼此之間無父女情濃,卻更似友人之交。

「他對人情世故看得很淡,但他是個盡職的父親。」

——李戡(次子)

「這個男人曾告誡我-- 一個人隨時都有可能失去他的財富, 只有「知識」, 是別人一輩子搶不走的。是他教會我引經據典的重要性, 還有為什麼在讓別人信服前, 自己一定要先站的住腳。也只有他, 會因為我的一個疑問, 而去翻找好多本書和辭典只為給我最完整的解答。」

——李諶(幺女)

與李文相反,在兒子李戡和幺女李諶這裡,他是一個繁忙卻依然愛子女的父親,就像李敖自己所說,因為其比兒子大58歲,比女兒大60歲,所以在家就像祖孫關係,只有慣著寵著。

於長女,李敖是個不稱職的父親,而對於後生的一對兒女,他又是慈愛的父親,親情之間何以衡量,不知李敖如在世,是否會對其長女心存一絲愧疚,還是說欣慰長女終成為他當年的模樣,看淡親人之死。

李敖之於友人

李敖與陳文茜

「世間僅存的文人氣節」

「李敖是個活得沒有謊言的人,這使和他打交道的人頗不自在,但也使得我遇見他時,總習慣逗趣地講話,不習慣捧他。李敖捧自己,已非猖狂,而是藝術……」

「李敖的反偽善,使他真正的價值長期被低估了。」

「再也沒有第二個李敖,正如再有沒有第二個蔡元培了。」

「李敖的精彩之處,不只在他的學問功力,而是那股氣。由於欠缺那股氣,近百年的知識分子全完了,只剩李敖一個。」

陳文茜無疑是李敖生前出現頻率最高的摯友,兩人相差20歲,亦師亦友,李敖會笑罵陳文茜「勢利眼」,陳文茜則將李敖當成她的「大哥」和「門神」。李敖在她心中是最聰明的男人,是近百年知識分子中唯存一氣之人,也是自由之鬥士。

「全台灣最快樂的人」

「李敖是全台灣最快樂的人,因為他獨來獨往,高興罵誰就罵誰,就能罵誰,就敢罵誰,就毫無顧忌任何人地罵誰。他沒有老闆,沒有上司,沒有朋友,又一筆在手,六親不認,多痛快啊!李敖是全台灣最快樂的人」

——閻愈政

這段話是李敖最喜歡引用的他人之於自己的評價。書生執筆,快意恩仇,於世間無所顧忌之人事物,嬉笑怒罵全憑本心,何等瀟洒又真實。

馬家輝與李敖

「文化阿里」&「體貼、幽默而又鋒利」

「拳王阿里年輕時打出一拳,有三百磅,老去之後,打出一拳,仍然有一百八十磅,比百分之九十的拳手都更有力量。(李敖)他正是」文化阿里」,於老病之際揮拳,仍然足以把你打死。」

香港作家馬家輝眼中的李敖,是個不折不扣的強者,以人間為舞台,以血肉為道具,靈魂馳騁於台上創造奇觀的強者,在生命的最後,也不是等著別人來看望,而是反客為主,邀請他人來見,老子主導一切的強人風範。

「只不過跟他熟了,就能親身感受到他那種體貼、幽默和鋒利了。」

「之後每次再去,他都會準備很多材料送給我,很體貼。就算後來生病,狀況不是很好,在談起有關汪偽政府很瑣碎的事、很小的人物,他都記得,都能隨口講出來,頭腦依然非常靈活。」

但強人之外,他還有體貼的一面,馬家輝僅提了一句自己在研究汪偽政府,就被李敖記在心上,準備材料並自己私下研究透徹,這份貼心關懷,可見李大師鋒利外表下的赤誠之心。

李敖之於仇人

狂生之名不虛

「自戀自大的王八蛋」

「王八蛋」

——匿名讀者

「一個人被單獨囚禁在牢里,必須鼓舞自己自上而下的勇氣。需要點大話和空話是應該的。李敖的『大話癖』想必是那時落下的病根。」

——小說家陳村

「(李敖)由於性格中過於自戀的弱點,使他一直渴望處於鎂光燈的中心,於是便開始了作秀。」

——作家余傑

「人終究都會有這一天,但至少他的思想會永存人間,一路好走。」

——小S

李敖一生懟人無數,而敢於公開挑戰狂生的人卻寥寥,這裡還要加上之前的王朔。那些被李敖堵著罵的陳水扁、蔡英文等人可能礙於面子,並無回復可循,能找到也就一些作家、批評家甚至是讀者對於李大師自戀和自傲的詬病。至於小S,無非就是從節目衍生到現實的逢場作戲,像是大師皮一下的惡作劇。

李敖之於愛人

王尚勤

「追女人有絕招」

「當年之所以與李敖有一段戀情,是因為李敖追女人有許多絕招,還有許多男性不易學到的幽默。他能夠細心、溫柔到讓每一位女人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不過當年我如果嫁給李的話,以自己喜歡獨立自主的個性來看,兩人的婚姻還是無法維持太久。」

「任何當過李敖女朋友的人,未來的婚姻都是不幸的!」

身為「台大校花」,原意為李敖未婚生子,甚至在寫回憶錄《李敖為誰哭泣》中,也對感嘆和李敖同居生活十分快樂,與前夫文乃建離婚也是因為前夫認為其心中對李敖無法忘懷。只能感嘆,李大師在女人方面真真是有一手。

李敖與胡因夢

「如鯁在喉,相愛相殺」

「李敖的多疑與防衛令我很不自在,他對女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態度也令我不安……」

「在感性層面李敖抱持的是傳統未解放的男性價值觀,似乎只有性這件事是優於其他各種感受的。然而他的性,也帶有自囚的成分,即使在最親密的時刻,他仍然無法充分融入你的內心。」

「然而偶像是只適合遠觀的,一旦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所有瑣碎的真相都會曝光,因此在同居者的眼中既沒有偉人,也沒有美人。」

「與李敖同居除了深刻地感受到他的自囚、封閉和不敢親密外,還有他的潔癖、苛求、神經過敏以及這些心態底端的恐懼。」

「李敖說話總是振振有詞,但也總是輕忽了據理力爭背後的情感才是人性最寶貴的品質。」

「李敖除了有「寒冷恐懼症」之外,還有「綠帽恐懼症」。佔有慾和嫉妒是人之常情,但李敖的佔有慾是超乎常人的。」

「他的精神展現使我認清,人的許多暴力行為都是從恐懼、自卑和無力感所發出的『渴愛』吶喊。」

李敖與胡因夢之間半世的糾葛廣為人知,其實是李敖揪著這段往事不放,總喜歡在各種場合提及自己的這位前妻,還慣用嘲諷語氣,拋去廣為人知的「便秘梗」,還有生日送50朵玫瑰提醒美人再美也已50歲,甚至連胡因夢的抑鬱症也能拿來嘲諷,干盡了渣男之能事。

針對此舉,胡因夢經歷了失望、不解、絕望之後終看透,出了一本傳記大方談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甚至連性也搬到檯面之上,最後得出結論,李敖不過是以「一貫顛倒黑白的說話方式和精密的資料來合理化自己幼童般的生存慾望……仍然是孤獨的自我以及試圖自圓其說的掙扎罷了。」

什麼叫大氣,什麼叫一句頂一萬句,不愧是讓李敖念念不忘的女人,請收下我的膝蓋。

GIF

在家人、友人、仇人和愛人面前,李敖是那個李敖,卻又是一個不一樣的李敖。於親人,他一面是不稱職的朋友,一面是稱職的慈父;於友人,他是真實不作偽,又體貼風趣的朋友;於仇人,他是自大自戀的王八蛋;於愛人(曾經的)他是又惹人愛又惹人恨的存在。

李敖這一生活的肆意,罵想罵之人,說想說之話,但論真實,卻不盡然。從《康熙來了》中與小S的糾葛,以及對胡因夢數十年如一日的攻訐來看,他的罵在後來是摻雜了商業元素的,他在政壇中打滾多年,不免俗地也沾了些社會習氣,但與世人相比,仍是井外之蛙的警世存在。

李敖的擇偶標準「瘦、高、白、秀、幼」彰顯他守舊大男子主義的做派。他一面反對封建禮教妄圖打破世俗禁錮,一面卻又喜歡女性相夫教子做後方,永遠喜歡19歲的美女,這是他最受人詬病的矛盾點,也是他那一代文人的通病之一。

狂生傲骨也好,風流浪子也罷,斯人已逝,就用李敖自己的一貫自戀手法來總結他這一生吧:

「五百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再見李敖,再也不見。

文&編輯 小胖 | 校對 大璐 珍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患者 的精彩文章:

《無問西東》:如果提前知道答案,你會怎麼做?

TAG:娛樂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