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覺悟並不是獲得 解脫即是圓滿

覺悟並不是獲得 解脫即是圓滿

南無阿彌陀佛!

家人們:覺悟並不是獲得,解脫即是圓滿,佛不是神靈,而是心靈原本清凈的大自在!

大智寺宗旨:不為自身求安樂,但救眾生得離苦!

諸位善知識:請牢記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憂檀那,佛教四法門為: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一切事物皆無性(二)有為皆苦(三)(諸法無我)(四)涅盤寂靜涅槃超越概念

我們為什麼要修持這四個或者三個法印呢?因為,眾生流轉輪迴的主要因素有三種:

第一,與無常相違的常執;

第二,與痛苦相反的樂執;

第三,與無我相抵觸的我執。

有了這三種執著,就會造作善惡之業。

造了善業就流轉於人天等善趣,造了惡業就投生於地獄等惡趣,

始終無法超越輪迴而獲得解脫。

脫離輪迴獲取解脫的原因,並不在於外面,而是來自於我們自身。所謂自身,並非指自己的身體,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

。通過推翻三種執著,才能解決精神的束縛;如果不斷除或者毀壞這三種執著,就永世不得解脫。

諸位慈悲的法師,所有的家人們

值此戊戌新年之際,

仰佛陀的慈悲之光

祝大家:

身體健康、事事如意、六時吉祥 !

佛教是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一生中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他的教育,不分國家界限,不分種族,不分宗教。

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佛是對於宇宙人生,理事,因果徹底通達明了的人。

佛法的教育目標是:讓大家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

佛的外表和常人無異,也有喜怒哀樂,但他的內心永遠保持清凈,絕不會起心動念。

一個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就是佛。

凡夫做事是為個人,而佛是為眾生。

佛教我們,對自己要清凈,對別人要慈悲。

佛法教學的宗旨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學佛的人,要常想佛陀的教誨,並將佛法的教誨,應用在生活中。

學佛是學真實智慧。真正向佛陀學習這叫學佛。

感恩與您的分享,祝您道業早成,圓滿無礙!

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蓮友菩薩家人們平安吉祥!

阿彌陀佛!

布施——是走向善的第一步

吉祥尊者開示點擊音頻,直接收聽。

在佛教里,以什麼心態來做布施,所帶來的效果差別是很大的。

一個布施的功德,牽涉到兩方面:

一方面是接受者,

一方面是布施者。

在接受者來說,這個你可遇不可求。

如果你想要供養佛陀,但是佛沒出現在你面前,你沒辦法供養佛。

如果你想供養辟支佛或者阿羅漢,但是沒有辟支佛和阿羅漢出現在你面前,你就沒辦法供養辟支佛和阿羅漢。

另一種我們比較能掌控來決定我們布施的功德,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心怎麼樣的作意,會很大地影響和決定我們供養的效果。

當然,供養給個人,最殊勝的接受者是佛,接著是辟支佛,接下來就是大弟子們。

但是在經里佛陀也有講過,沒有任何給個人所做的供養,可以超越給僧團的供養。

佛陀讓我們將僧團,念成世間無上的福田。

在做布施時,你可以做布施功德,你也可以做布施波羅蜜。

如果要做波羅蜜,

第一,心要清凈,不要有貪愛、不要有錯見。

其實,接受者也是無常、苦、無我的。布施的東西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布施者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因此,我們不要去執取。

只是因為目前這個時間和空間,我們需要完成一件好事,而這是個好的因緣,就是這樣而已。

你帶著這樣的了解,那就很好。

如果是有定力的人,最好先以清凈心把自己的心帶到最高,然後再來做布施。

以清凈心念來做的功德,將會遠遠超越我們帶著混混鈍鈍的心去做的布施。

如果你以清凈信能夠再進入觀心的階段,直接看究竟名色法,看這個是無常、苦、無我的,生滅快速。

這個人布施的也是無常、苦、無我,接受者也是無常、苦、無我。

這樣一觀照後你再做布施,那麼不只是無貪心所起作用,那個無痴心所、智慧也在起作用。

因此,在你的能力範圍以內,把你的心帶到最高,看你能夠帶出有多麼清凈,多麼純凈的心。

有禪定的帶到禪定出來,有觀智的帶到觀智出來,這樣的話,你做一次布施,將勝過你做整百次、整千次的布施。

有戒、定、慧的人做的布施,效果是大不同的,這點要知道。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當大家一來,我們先引導大家受戒,受戒過後就做布施。

要破除三樣東西:貪愛、錯見和我慢。

我慢是什麼呢?

你去跟人家比:我供的比較多,我的比較殊勝,我比人家的強;

或者是我輸給人家,我比較差,人家的比較好;

或者是我不輸你,你的我的都一樣。

自尊、自卑、或者是我不輸你,跟你平等,這都是我慢。

我們應該只是帶著清凈心來做布施。

發願時,不要去追求世俗那些在苦海輪轉的目標。

告訴自己:我只要一樣東西,我希望得到真正恆常、可靠、安穩、不生不滅的寂樂。

我希望斷除一切的雜染,得到心的清凈,心的提升,體證涅盤。

如果你這樣發願的話,它會把你所有的功德或者波羅蜜導向一個方向。如果你發的願是要導向離苦,不要導向苦海輪轉,這種功德是非常殊勝的。

脫離輪迴的功德,就是波羅蜜。

再加上不受三個污染:貪愛、錯見和我慢,當你排除了這三種,然後再去發願,帶著清凈心去做,就很殊勝。

還有,在做之前、做的時候、做過後,你的心都是清凈的,甚至是歡喜的,那是很好的。

願家人們三業清凈,心無染著,,慈悲喜舍,自在解脫!

南無阿彌陀佛!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六祖壇經》第七機緣品

六祖大師自從在黃梅得到五祖授衣傳法以後,回到韶州曹侯村,當時並沒有人知道這回事。村中有一位儒學之士名叫劉志略,對大師非常的禮遇尊敬。劉志略有一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無盡藏,經常誦念《大般涅槃經》,六祖一聽,就知道經文中的妙義,於是就替他講解說明。無盡藏比丘尼便拿著經文請問六祖。六祖說:「字我是不認識的,但關於經義請盡量發問。」

無盡藏比丘尼說:「字尚且不認識,如何能夠理解經文的意義呢?」

六祖說:「三世諸佛的微妙道理,並不在於文字上。」

無盡藏比丘尼聽了非常驚訝,就到處去轉告里中的耆宿大德說:「這是一位有道的人,應當請來供養。」於是有魏武帝曹操的遠孫曹叔良以及當地居民,都爭相前來瞻仰禮拜六祖大師。

那個時候,寶林古寺自從經過隋朝末年的戰火兵災,已經成為廢墟。於是就在古寺的原來基地上重建佛寺,禮請六祖前往住持。不久,寶林寺就成了一座名剎。六祖在寶林寺住了九個多月,又被惡黨尋至追殺,大師就隱避在寺前山中,後來惡人又放火焚燒前山的草木,六祖勉強將身體擠進大石頭的縫隙中隱藏,才得免於被 害。那塊石頭現在還留在六祖結跏趺坐的膝蓋痕迹,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紋,因此後人稱此石頭為「避難石」。惠能大師想起了五祖曾說的「逢懷則止,遇會則藏」的 話,於是就在懷集、四會二縣境內隱居下來。

法海比丘,唐朝韶州曲江縣人,初次參禮六祖時問道:「即心即佛是甚麼道理?祈求和尚慈悲為我解說。」

六祖說:「前念不生執著,當下就是心;後念不令斷滅,當下就是佛;能成就一切相的是心,能遠離一切相的是佛。這個問題如果要我詳細解說,縱使經過無量劫的時間也是述說不盡。聽我說偈:

『無念之心名為慧,離相即佛就是定。

定慧須均等修持,心意自然常清凈。

能悟此頓教法門,由你習性所自得。

定體慧用本無生,定慧雙修才是正。』」

法海在六祖的開示下豁然大悟,於是以偈贊歎說:「無念的心原來就是佛,不能覺悟而自我委屈;我已明白定慧的正因,當定慧雙修離一切相。」

法達比丘,洪州地方的人士,七歲出家,常常誦念《妙法蓮華經》。有一天,前來禮拜六祖,頭卻不著地。六祖訶斥道:「頂禮頭不著地,與不頂禮有何不同?你心中必自負有一事物在,你究竟修學甚麼專長呢?」

法達說:「我念誦《妙法蓮華經》已經有三千部了。」

六祖說:「如果你念到一萬,能領悟經中大意,而不覺得自己勝過別人,那就能和我並肩同行。你現在竟以誦經千部而自負,一點也不知道自己的過失,現在聽我說偈:『頂禮本為折伏慢心之幢,為何頂禮時頭不著地?心中存有我罪業即生起,無求功之念能獲福無量。』」

六祖大師又問道:「你叫甚麼名字?」

法達說:「名叫法達。」

六祖說:「你的名字叫法達,何曾通達妙法?」於是又說一偈:「現在你的名字叫法達,殷勤誦念經典不曾停息,這隻隨著聲音空在口頭誦念,必須經義明心才能號稱菩薩。今日和你有這段因緣,所以現在我為你說示法義,只要信佛本無言說法,妙法蓮花自然從口發。」

法達聽完偈語後,向六祖懺悔謝罪說:「從今以後,我一定對一切謙虛恭敬,弟子雖然誦持《法華經》,卻不了解經中的意義,所以心中常有疑惑。和尚智能深廣博大,請約略為我講說經中的義理。」

六祖說:「法達!佛法本來就很通達,是你自心不能通達;經義本來無可疑問,是你自心起了疑惑。你誦這部經,可知道它以甚麼為宗趣嗎?」

法達說:「弟子根性愚鈍,向來只依經文誦念,那裡會知道以甚麼為旨趣呢?」

六祖說:「我不認得字,你試拿經本來讀誦一遍給我聽,我為你講說。」於是法達就高聲的誦念經文,念到〈譬喻品〉時,六祖說:「停!這部經原來是以『佛 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宗,即使說再多的譬喻,也不會超越這個宗旨。甚麼是因緣呢?經中說:『諸佛世尊都只為一大事因緣所以出現於世間。』所謂一大事, 就是佛的真知見。世間的人不是向外迷惑執著諸相,就是心內迷惑執著於空,如果能夠於相遠離一切相執,於空遠離空執,這就是內外不執不迷。如果悟得這個法門,在一念之間心地豁然開朗,這就是開佛知見。

佛的意義就是覺,分為四門:令眾生開啟『覺的知見』,為眾生指示『覺的知見』,令眾生體悟『覺的知見』,令眾生契入『覺的知見』。如果在聽聞開示時, 便能體悟契入,就是『覺的知見』,讓本來具有的真性得以顯現。你要慎重,不要用錯誤的知見解釋經義!不要見經上說『開示悟入』,就誤以為那自然是佛的知 見,與我輩凡夫沒有緣份。如果誤作這樣的見解,就是誹謗佛經,詆毀佛陀。他既然是佛,已經具有佛的知見了,何必還要再去『開佛知見』呢?你現在應當堅信: 所謂佛的知見,就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也沒有其它的佛了。

因為一切眾生自己障蔽了光明的心性,貪著塵勞境界,向外攀緣而內心生起妄想紛擾,甘心受塵勞的驅使而賓士,所以才要勞動大覺佛陀,從正定中出現於世,苦口婆心地宣說種種方便法門,勸導令眾生止息貪愛等妄想執著,不要向心外去妄求,這樣就和諸佛沒有差 別,所以說是開佛知見。

我也常勸一切人,要在自己心中開啟佛的知見。但是,世間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惑,造種種罪,口說善言,心懷惡念,貪愛瞋恚,嫉賢妒能,諂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別人,損害他物,這就是自己開啟了眾生的知見。如果能端正心念,時常生起智能,觀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惡而行善,這就是自己開啟佛的知見了。

你必須念念在開啟佛的知見上,千萬不要自己開啟眾生的知見!能開啟佛的知見,就是佛出世間;開啟眾生的知見,就是還在眾生世間。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的執著念誦《法華經》文,以為這就是功課,這和犁牛愛惜牠自己的尾巴又有甚麼不同呢?」

法達聽後說:「照這樣說,只要能理解經義就好,那就可以不必誦經了么?」

六祖說:「佛經的本身有甚麼過失呢?難道障礙了你的誦念嗎?須知執迷和覺悟在於個人,受損或得益都由於自己。口誦經文而心能行其義,就是能夠轉經;口誦經文而心不行其義,就是被經文所轉了。聽我說偈:

『心若執迷被法華轉,心若領悟能轉法華。

誦經雖久不明經義,與理相悖成為仇家。

無所執念所念是正,有所執念所念成邪。

不論有無都不執著,永遠駕御大白牛車。』」

法達聽了這首偈語,不禁感動涕泣,於言下即時大悟,對六祖說:「法達從過去以來,確實未曾轉《法華》,而是被《法華》所轉。」

法達又再啟問:「經上說:『一切大聲聞乃至菩薩,即使竭盡思慮共同測度,也不能測知佛陀的智能。』」現在只令凡夫但能覺悟自己的心性,就說是佛的知 見,如果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誹謗。又經中說三車:羊車、鹿車、牛車,與大白牛車,究竟要怎樣來區別呢?祈願和尚再次慈悲開示。」

六祖說:「經意本來就說得很清楚,是你自己執迷而與之相違背罷了!一切三乘行人之所以不能測知佛智,問題就出在他們要去度量,任憑他們費盡心思共同推測,只有更增加與佛智距離遙遠。佛法本來是為不覺的凡夫而設說的,並不是為佛而設說的,如果不肯相信這個道理,那就聽任他退出會席。只是他竟不知道自己原 就坐在白牛車上,卻還要向門外去別覓羊鹿牛三車。何況經文明白地向你說:『畢竟只有一佛乘,並沒有其它諸乘。

或說二乘、三乘,乃至說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 種種因緣譬喻等言詞,這些法全部都是為了一佛乘說的。」你怎麼不注意省察呢?羊鹿牛三車是佛所設的三乘方便法,是為昔時眾生迷失實相而施設的權教;大白牛 車是佛真實說的一乘實相法,是為現今眾生修持成熟而開顯的實教。

這只不過是教你去除三乘方便的假名而歸入一乘實相的實教,一旦歸入實教之後,就沒有所謂的實教了。要知道所有珍貴財物全部都屬於你所擁有,任由你自己去受用,更不作佛陀慈父想,也不作眾生窮子想,更沒有所謂的受用財寶想,這才叫作真正的在持誦 《法華經》。能夠如此,就好像從前劫到後劫,手中並沒有放下經卷;從白天到黑夜,無時不是在持誦《法華經》。」

法達蒙受六祖大師啟迪,歡喜踴躍,於是用偈來贊歎說:

妙法蓮華經已念誦了三千遍,在曹溪六祖一句下全數消亡。

不明了諸佛出世的因緣宗旨,怎麼能息滅累劫以來的妄心?

羊鹿牛三車是權巧施設,初中後三善是依次發揚。

誰能知道火宅內的眾生,原來一悟之後是法中王。

惠能大師說:「從今以後,你才可以被稱為真正誦經的出家人。」法達從此領悟到深奧玄妙的道理,也沒有停止他的課誦。

智通比丘,壽州安豐人。最初閱讀《楞伽經》多達一千多遍,卻不能領會三身和四智的意義,於是就來參禮六祖,懇求解說經中要義。

六祖說:「所謂三身:清凈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圓滿報身,是你的般若智能;千百億化身,是你的修行實踐。如果離開本性,另外說有三身,這就是有身而無智;如果悟三身本無自性,這就叫作四智正覺。聽我說偈:『自性本來具有三身,由三身發明成四智。不必摒絕見聞外緣,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現在為你說的法,你要深信永無迷惑。莫學他人向外馳求,整天口中徒說菩提。』」

智通又再啟請說:「是否能請求大師為我講說四智的意義?」

六祖說:「既然領會自性三身的意義,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義,為甚麼還要問這個問題呢?如果離開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談說四智,這就叫作有智無身;即使有智,也等於無智。」

六祖又再說偈:「大圓鏡智是本性清凈體,平等性智的心體無所滯礙,妙觀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計度,不起分別,成所作智如同大圓鏡。雖然五八兩識果上轉,六七兩識因中轉,但只轉其名而非轉其實性體。如果在悟道轉識時,不留余情,儘管外緣繁雜多起,而心卻處於定中。」

智通聞偈後立即領悟了本性四智,於是呈偈說道:

三身原來是我的體性,四智原本是明徹的心。

三身四智圓融無障礙,應物隨緣任意而現形。

起心修持都是妄念動,守住也不是最好辦法。

身智妙旨因師得曉悟,從此盡無染污諸假名。

磐安縣大智禪寺歡迎您的光臨!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生西方凈土中 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盛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薩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 阿彌陀佛!

釋盡空、美多卓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嗦粉公主——韋儒潔
利用批處理思維自動創建目錄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