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卿:文化綜藝清流,最美的朗讀者

董卿:文化綜藝清流,最美的朗讀者

2017年,董卿憑藉《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檔文化類綜藝節目而人氣飆升,其對詩詞的信手拈來,和嘉賓、選手的無縫對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如今,在陪伴我們度過了13個除夕夜之後,她卻缺席了狗年春晚。也許我們會因為她的缺席而對春晚失去興趣,亦或是抱怨,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過她背後的故事呢?

1973年,董卿出生於上海,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畢業的,爸爸董善祥是報社總編輯,媽媽是物理學系教授。她也先後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9屆本科班,華東師範大學2002屆碩士研究生班,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班。

她的父親曾是個貧窮的農村娃,是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才成為高材生,改寫了人生的命運。所以他對女兒有著同樣的期許,從小就對她施展了「魔鬼教育法」,希望她能擁有自律、頑強、拼搏的品質。為了培養她的文學素養,父親每天要求她抄成語、背古詩,熟讀國內外經典名著。除此之外,父親還不許她把心思花在打扮上,不僅不給她新衣服穿,甚至還不允許她多照鏡子。

正是嚴格的要求才塑造了如今優秀的她。她的主持落落大方、舉止自然、毫不矯情。不僅如此,她更在不經意間透露出深厚的文化修養。簡而言之,董卿的主持風格突出兩個字:「情」和「度」。所謂「情」,是想挖掘出人物背後的故事和情感。「度」的表現是董卿本身知識含量、文化修養的深度。

人害怕的不是辛苦,而是巨大的落差及與生活搏擊的勇氣。學會歸零,是一種積極面向未來的意識;歸零,讓壞的不影響未來,讓好的不迷惑現在。

董卿敢於面對挑戰,放棄了在東方衛視取得的成就,進入了競爭激烈的中央電視台。她以一個初學者的姿態,在央視重新開始學習和努力。都說細節決定成敗,董卿曾為了向觀眾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跪在椅子上觀看和等待,只為了不把裙子弄皺。

成功的人背後往往有我們無法理解的孤獨,孤身一人在北京,董卿曾度過了多個沒有親人的春節以及無數個孤獨而又寂寞的日日夜夜。寂寞本是一片詩意的土壤,能在寂寞中把生活調節的有滋有味的人,一定會是一個無比幸福的人。而董卿就是這樣一個人,即使只有獨自一人,她也活得很幸福。因為書的陪伴,使她在不知不覺中安靜下來,古典音樂則包容消化了她的所有情緒。

自白·主持人之外

01

關於文學

董卿的父母是比較傳統的知識分子,他們教會了董卿一個道理——我們不能只靠吃飯活著,還需要一些別的東西滋養我們。

說起對文學的依戀,董卿說:「我現在還能回想起我自己在學生時代。那種夏日午後,好多同學在教室里昏昏欲睡,但是知了叫著,陽光透過樹葉燦爛的照下來,那種場景美得想讓你痛哭一場。那種安靜,知識對你的浸潤後來就再也沒辦法遇到了。所以可能我始終對校園,對書本有一種渴望。」

02

關於父親

董卿的父親從小對她要求非常嚴格。為此,她的童年留下了很多遺憾。有一次,董卿上大學時放假回家,一家三口在外聚餐,吃著吃著他的父親突然舉起酒杯:「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的教育方式有很多不對,你別往心裡去。」董卿回憶道:「那天,我和父親幹完了一瓶白酒。」

03

關於事業

如果不做主持人,董卿會幹嘛?在《中國詩詞大會》現場,董卿曾笑言,如果不是主持人,說不定也想站在「百人團」的位置上。她為自己設計的開場白是:「也許我年齡稍長,經歷過一些事,更需要一種好的心態,雨天無妨,晴天也很好,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百變·一個主持人的自我修養

01

詩人

妙語連珠,底蘊深厚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現場,董卿妙語連珠,不僅用深厚的詩詞功底征服了觀眾,更用精妙的點評,俘獲了選手的心。

在第一場中,面對斷臂女孩兒張超凡,董卿這樣說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完整,只不過有些是看得見的殘缺,有些是看不見的,用樂觀,堅強,勇敢追求一顆完整的心靈和完整的世界是值得欽佩的。」

第三場中,面對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卻熱切的讀詩,寫詩的老大爺。董卿點評道:「一位只讀過四年書,當了一輩子農民的大叔,詩歌就像那荒漠中的一點綠色,始終帶給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澆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長,一直到今天。所以即便您答錯了,那也是我們現場最美麗的一個錯誤。」

02

智者

機智救場,臨危不亂

在2007年《歡樂中國行》元旦特別節目中,當接近零點時,現場時間突然出現兩分半鐘的空檔,導演馬上安排董卿救場。當董卿開始大方自如地自由發揮時,耳麥里卻突然傳來導播的聲音,他誤判了現場只剩一分半鐘的時間了。董卿連忙調整語序,準備結束語,而此時耳麥里再度傳來更正,不是一分半,還是兩分半。董卿臨危不亂,走到舞台兩頭給觀眾深深鞠兩躬,隨即起身,用「歡樂的笑」,「感動的淚」,「奔波的苦」等諸多排比句即興製造了一個又一個悅耳的「感謝」。隨後,零點倒計時順利開始。這段救場後來被稱為黃金三分鐘,這也成為播音主持學領域的一個完美案例。

03

傳道者

傳播理念,以人為本

在做了20多年主持人後,董卿以製片人的身份製作《朗讀者》這個節目。《朗讀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董卿40多年人生的積澱。她說,「朗讀」重文字,「者」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

節目中很多《朗讀者》的讀本,都是由董卿親自敲定的。當時徐靜蕾的讀本還沒定,董卿就說去把石鐵生的《奶奶的星星》打出來,因為她知道,徐靜蕾和奶奶的感情特別好。《奶奶的星星》中,奶奶說每一個死去的人都會變成星星,給活著的人照個亮。徐靜蕾被此打動,讀本就這樣定了下來。

她曾說過:「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銘: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不會停止生長。」是的,春晚的告別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春晚,絕不是她唯一的光環。

圖文編輯 | 張淋茜 楊典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

感謝獅粉們分享文章至朋友圈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獅子山講壇 的精彩文章:

TAG:獅子山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