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恥辱!陸軍中將到南京受降,向日軍提一個要求,為何遭日方拒絕?

恥辱!陸軍中將到南京受降,向日軍提一個要求,為何遭日方拒絕?

1931年,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中國軍民由此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難抗戰。戰爭就是一塊試金石,它照亮了許多優秀中華兒女報國拒辱的血性,也讓一些軟骨媚敵的姦邪之徒的嘴臉暴露無遺。所以,在14年的抗戰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以身許國、血灑疆場愛國將士,諸如張自忠、左權、佟麟閣、趙登禹、郝夢齡、戴安瀾……等等。但是,面對敵人的軟硬兼施,從軍隊到地方也出現了一大批變節者,成為萬民唾棄的漢奸,比如汪精衛、孫殿英、李長江……等等。

今天老黃要講的,並不是上述的大忠與大奸,而是要給大家介紹一位非常奇葩的辱國將領——陸軍中將冷欣。說起冷欣,在國軍系列中,也不是小人物,1944年,冷欣就已成為陸軍總司令部的副總參謀長。但是,在參加南京的日軍投降儀式時,卻上演了一出丟人現眼、有辱國格與軍威的鬧劇。

冷欣是江蘇興化人,家裡世代經商,也薄有田產,所以家裡有能力供他外出求學。1924年5月,冷欣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與黃維、宋希濂、俞濟時、李延年、余程萬、鄭洞國、桂永清等人為同學。冷欣經過7個月的學習,於同年11月8日畢業,從此走上了戎馬生涯。

冷欣參加過北伐、抗日等戰爭,經歷大小戰爭無數,一步步晉陞為中將。但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應該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他代表中方參加了對日受降,可是,就是在這樣重要的歷史舞台上,他卻把一場好戲給演砸了。

1945年8月21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派遣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將一行飛到芷江,和國府要員舉行無條件投降之前的受降會談,這就是永載史冊的「芷江受降」。作為副總參謀長的冷欣,參加了此次重要的會談。

但是,據當時參與報道的記者稱:中方的入會者為陸軍總部參謀長蕭毅肅中將,副總參謀長冷欣中將,中國戰區美軍參謀長巴特勒准將和翻譯官王武上校等。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冷欣長在座位上來回扭動身體,一點也不嚴肅,加上身材矮小,彷彿一隻猴子。

會商的結果是,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為了儀式的順利進行,中方將提前到南京設立前進指揮所,統籌接受前的各有關事宜。作為陸軍總部副總參謀長的冷欣,有幸成為前進指揮所的負責人,這本是一次揚我軍威的大好時機,也是冷欣在世界媒體露臉的絕佳機會,結果,卻被這小子給搞得讓中美日三方人員都尷尬異常。

這個小子個冷欣到底幹了件什麼奇葩事呢?原來,當時的南京被日軍佔領,在與日本人的幾年作戰中,冷欣患了恐日症,所以,芷江會談結束後,冷欣專門找到日方的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將,要求日軍以書面文件保證其安全。今井武夫先是吃了一驚,既而感到荒唐:以戰勝國的高級將領,竟向戰敗國的使節要求安全保證,既無意義又不自然,甚至滑稽。今井武夫就說:「這種文件沒有價值和必要,日軍恭候閣下光臨。」(《今井武夫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多番解釋,婉言勸慰。

哪知冷欣還不罷休,「無論如何希望提供書面保證」。今井武夫當時心裡嘀咕,以為國軍八年中對強大的日軍一直心懷畏懼,勝利並非自己取得,而是在盟軍的鼎力襄助之下才僥倖名列戰勝國之一。

抗戰的勝利,本來是全國軍民浴血奮戰14年所取得的,結果,被一個膽小鬼給抹黑了。冷欣的這種表現丟盡了中國軍人的臉面,淪為日本人笑柄。

正是因為遇到這一個沒有血性的軍人,冷欣到南京後,日本人也給他好臉色。本來,作為戰勝國的前線總代表,日軍最高指揮官是要前往拜見才是常理,但是,岡村寧次曾表示「上將例不拜中將」,拒不主動會晤冷欣。只此一點,足見日寇的驕狂。時至今日,日本亡我之心尚不死。血的教訓應該世代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吹髮可斷、削鐵如泥:中國的龍泉寶劍鋒利度秒殺日本的武士刀!
三國時的「倒戈將軍」:叛蜀投魏間接害死關羽,最終被司馬懿處死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