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監管創新應與業務創新同步發展
多位專家17日在「浦山基金會第二屆年會」上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場深入發展及科技進步,經濟金融體系發生了深刻變化,也積累了不少風險。監管創新應與業務創新同步發展。同時,要通過健全監管體制、深化改革解決目前面臨的風險問題。
平衡創新與風險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隨著金融自由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新興市場的崛起以及科技的進步,經濟金融體系和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比如,金融市場創新的同時導致金融部門膨脹,套利交易發展,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需要,積累了不少風險。
「沒有看明白的產品或交易不要急著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一些領域似乎是未來金融市場發展的方向,但應把握住這些產品或交易的目的是什麼、可以帶來什麼、風險能否真正控制住。」
同時,監管創新要與業務創新同步發展。黃益平表示,金融監管不能守株待兔。對於金融創新,監管部門應主動學習,適應市場。
「另外要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填補監管真空。」中國銀監會國際部主任範文仲表示,監管不能只看機構的名稱,不論是理財、信託、基金還是P2P、眾籌,只要具有社會資金歸集功能的都應明確准入要求;只要存在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等特質的都應遵守相應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則。
此外,應形成系統重要性的監管理念和原則。範文仲認為,對一些小的金融機構可以進行適度監管;對於一些分支機構快速擴張、業務範圍迅速擴大的機構,應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對於一些新的金融業務可以適當給予一些空間,但一旦其發展到影響全社會的規模,就要按照系統重要性機構的標準來進行監管,由此也能把握促進創新和風險管理的平衡。
重視宏觀審慎監管
徐忠在談及全球金融危機的啟示時指出,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普遍在危機後強化了央行的金融監管職責,是因為央行能夠站在整體全局的角度看待金融風險,在應對系統性危機衝擊、維護金融整體穩定方面統籌兼顧指揮全局。
「中國當前面臨的風險很大程度上是由漸進性改革還不徹底、不到位導致的,應通過健全監管體制、深化改革解決目前面臨的風險問題。」在徐忠看來,當前我國分業監管和並未得到有效監管的綜合經營之間的矛盾,是導致監管套利、金融風險積聚的主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央行為主導、實現「三個統籌」以及審慎監管與行為監管有效統籌的全覆蓋金融監管體系。
黃益平強調,不能看到宏觀經濟穩定就認為金融也穩定,要重視日常對風險的檢測和預警。
範文仲提出,監管機構要在宏觀層面上準確理解宏觀審慎監管的含義。監管架構的變革只是宏觀審慎監管的表象,最關鍵的是監管的原則和理念,應對金融體系風險有全局性的判斷、把握和管理。
※區塊鏈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籌建事宜開展研究
※SpaceX預計本周四發射互聯網衛星:此前已推遲三次
TAG:中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