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老天爺鵝啊!孩子偷錢,還撒謊,怎麼辦?

我的老天爺鵝啊!孩子偷錢,還撒謊,怎麼辦?

全文字數:1133

閱讀時間:3分鐘

金錢的支配與管理貫穿著我們的一生,而在我們國內,家長對孩子金錢支配與管理方面的教育卻是非常欠缺的。

孩子在這個階段沒有能力賺錢,但是不代表孩子沒有支配錢的慾望,他們從很小開始就看到父母和周圍人通過金錢交易來獲取自己想要得到的物件。

孩子想要得到某個物品身上卻沒有足夠的錢時,在慾望的「慫恿」下,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過偷偷拿父母的錢去外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行為。

這種情況本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機會,但往往被我們中國的家長錯過,反而變成了對孩子的批評會,把這一行為視為極其嚴重的錯誤,也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傷害。

作為父母,

如何去面對孩子這種拿家裡錢的行為呢?

01

對孩子的行為,不要用【偷】來定義

偷,漢字。一般有竊取;行動瞞著人; 抽出時間;苟且的意思。

一旦給孩子說「偷」,就上升到了道德層面,而在孩子的意識中,只是未經家長允許,挪用家裡的錢,如果被發現有可能受到批評。

但如果家長講這種「未經許可」的行為定義為「偷」,將是對孩子道德上的否定,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差的人,這樣的結果肯定是與我們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馳的。

02

家庭」不是「監獄」,「教育」不是「審訊」

家庭應該給孩子提供的是尊重、平等的交流場所,不是「嚴刑逼供」,更不應該是「引君入瓮」。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要考慮到兩件事:

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②家長在家庭中的形象

嚴刑逼供和壓迫式的逼問會讓孩子失去對家庭的信心和對家人和藹可親形象的破滅,一旦孩子對家庭和家人失去信任感,我們也就失去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平等的家庭教育環境將不復存在。

03

不要把「批評」當做教育方式

在大多數家庭中,遇到孩子犯錯(有時候不是孩子做錯,而是發展特點,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不足)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先進行批評教育。

孩子挪用父母的錢被發現後已經感受到了無助、緊張、恐懼,當孩子再次受到批評時,就會演變出下一個行為【撒謊】。

很多家長會認為撒謊是非常不好的行為,是極其惡劣的。但撒謊只是一種人在遇到不利情形時的自我保護反應,孩子無法判定自己「行為敗露」後所受懲罰大小,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承擔,所以會盡量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算我們成年人有時也會做出撒謊的行為,比如:早上因自己睡過頭遲到,但是我們告訴上司時都會找一個堵車或者頭疼的理由,這也是一種撒謊行為,是為了讓上司更容易接受。

因此,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後,可以鼓勵孩子說出錢的用途,告訴孩子以後有需要用錢的地方直接告訴家人就好,並說明哪些願望可以達成,哪些願望暫時無法滿足,不能達成的可否用另一種形式滿足,大家可以一起來開誠布公的聊金錢,告訴孩子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和代價。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對家長沒有懼怕感,樂於和家長溝通,當孩子將一切都告訴你,你還有什麼好擔心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知薈 的精彩文章:

TAG:樂知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