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房價問題的根源:「曾國藩禍根」與「土地財政」!

房價問題的根源:「曾國藩禍根」與「土地財政」!

來源:綜合自老斯基財經(laosijicj)及黃奇帆講話實錄

楔子

古往今來,沒有哪個年代,哪個地方,像我們這樣心系房價。

不僅老百姓關心,領導們也是費盡了腦子,2018剛過2個月,全國各地出台的調控措施就已超過50次。難道只有中國人住在房子里嗎?美國人口也不少,住的房子還寬敞,為什麼人家就不用整天盯著房價呢?

20年來,我們為房子費盡心機:有的全家湊首付,有的排隊搶二套,有的置換學區,來回折騰。甭管有房沒房,都在為房所困。

按理來說,全國上下聚精會神搞房地產,應該搞出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才對。可奇怪的是,房子問題越搞越頭疼,多少人為此焦慮不安,精神不振,腰腿酸疼,好像身體被掏空。

想把透支的身體補起來?那首先要找到房價的根子。

大頭不懂數字,但能悟出數字背後的玄機。那些拿數字算來算去的分析文章,別說根子,連手都沒摸到。接下來,大頭就要把房價的根子給扒出來。

要談房價,首先要談一個人,這人不是房價天氣預報的播音員任志強,也不是蓋了最多房子的廚師王石,而是曾國藩。

一、「曾國藩禍根」

曾國藩晚年做過一個夢,夢中與幾位朋友閑聊天,朋友們讚頌他是大功臣,挽救了清朝的命運;唯獨有一位朋友冷眼旁觀不言語,曾國藩納悶,上前詢問。

那位朋友說:功臣?大清朝毀就毀在你手裡,曾國藩你是大清的罪人啊。

曾國藩最大的功績是搞定了太平天國,打仗,拼的不僅是武器裝備、戰略戰術;更關鍵的是後面的「錢」。沒錢,連兵都養不起,別說打仗了。太平軍盤踞在江南一帶,那可是大清的糧倉,大清不僅丟失了地盤,更把錢袋子丟了。

曾國藩在老家招募湘軍,向朝廷要軍餉。咸豐皇帝沒錢,又得指望曾國藩打仗,只好給了一項政策:地方督撫可以收取厘金,自行使用。

厘金,簡單點說就是過路費,在交通要道設關卡,凡是流通過來的貨物都得交稅。這一項政策,就讓曾國藩有了大筆銀子,養起了龐大的湘軍。

口子一開,合上就難了。原本清政府管得很嚴,全國賦稅是二八開,大部分上交朝廷,地方上只能留大約25%。地方沒錢,干項目要向朝廷申請銀子。

但有了「厘金」,財富就滾滾而來,地方督撫手裡有了錢,就可以辦企業、練兵、搞建設。地方漸漸做大,朝廷反而窮了,此後左宗棠遠征新疆,朝廷拿不出錢,只能抵押關稅,向英國借款。

地方督撫勢力做大,漸漸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此後的幾場大仗,朝廷在打,地方在看。八國聯軍侵華時,幾個大員搞出了「東南互保」,根本不理慈禧太后的死活。

朝廷活到這個地步,那一天也就是早晚的事了,孫中山、袁世凱,只是臨門一腳的射門員,根子其實是曾國藩埋下的。

這個歷史難題,我們姑且稱其為「曾國藩禍根」

二、分稅制

這個根子,清朝亡了後,又一直延續了幾十年,此後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管不住地方。沒辦法,地方軍閥有財權,能養兵,就可以陽奉陰違,不聽號令。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大軍渡江橫掃南京後,禍根終於被拔除,此後幾十年,上頭指哪打哪,全國一盤棋。

直到80年代,在計劃向市場轉型的時期,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地方自主權大增。

那時候的財政是「包干制」,地方每年上繳固定金額,剩餘的自主支配。這大大提高了地方積極性,各顯神通搞經濟,口袋迅速鼓起來。於是,「曾國藩禍根」又開始生根發芽。

到了1993年,財政收入分配,中央只佔22%,剩下的都在地方。這種局面,是上頭不能忍受的,這就有了著名的「分稅制」改革。

博弈是艱難的,幸好當年的首長來自上海,第一大城市先被搞定;第二大城市不服,一把手遭了殃;廣東雖然經濟發達,但地處偏僻發言權不夠。

這三家被搞定,其它省份就順從了,分稅制對於落後省份有好處,從富裕地方收上來的錢,可以調配給貧窮地方用。

通過分稅制,中央掌握了60%的財權,手中有糧;地方雖然還拿著一小半,可是負擔重,承擔著大量的公共支出,入不敷出。

80年代後,有一股機關幹部下海潮,最初是部委的幹部居多,分稅制改革後,部委有錢了,都不願意走了。地方上日子卻難過起來,地方公務員紛紛下海經商,後來又伴隨著大量地方國企的倒閉。那段日子,記性不好的人早忘了。

直到房地產市場建立,尤其是土地招拍掛制度出台後,這一局面才改觀。

三、「土地財政」

土地財政,是大家熟透了的話題,大頭不再重複。賣地就有錢,那就瘋狂賣地吧。

但同樣一塊地,可以賣1個億,也可以賣10個億。都是買賣人,都想多賣錢。但地價要有房價支撐,地產商才肯高價買地。

怎樣才能把房價炒起來呢?以前的城市,破舊,髒亂,路不平巷子窄,除了老居民,誰想過來住啊。

所以,地方政府賣地之前,必須得先大搞建設,拆遷、修路、市容市貌......這些要花大錢,地方財政沒錢,中央規定,地方政府既不能自主發債,也不能向銀行借錢,怎麼辦呢?

辦法總比困難多。政府不能貸款,那就以政府名義註冊公司,公司借錢總可以吧。於是,五花八門的地方融資平台被建立,最著名的是重慶的「八大投融資平台」,號稱「八大投」。

公司運作,借錢辦法就多了,銀行、信託、甚至民間借貸都可以。擔保物嘛,就以土地作為抵押,有些落後城市,土地價格還沒漲上來,只能先把政府大樓、醫院等等抵押出去。

這是好買賣,借錢搞拆遷、整市容,把土地賣個好價錢再來還債。銀行收了利息,很開心;地方政府賺了土地差價,很開心;地產商蓋好房子,賣個更高的價格,也很開心。

大家都很開心,這一模式被迅速推廣,全國各地紛紛效仿。地方上錢多了,腰桿變粗,不安分的念頭開始冒出,某些地方竟然有了氣吞山河的意思。

土地招拍掛制度2004年正式實施,此後房地產迎來黃金十年,這十年,地方很強大,強大到讓首長顯得很平淡。

房價高,老百姓哭爹罵娘,罵聲湧向高層,可是房地產的錢卻被地方拿走了。誰願意沒有好處卻背著罵名?

所以,房價調控,上頭最積極,政策一個接一個地出台,但就是沒效果。

想想也是,任何政策都要落實到每一個城市,一紙文件能抵得過遍地黃金的誘惑嗎?

於是,房價越炒越高,百姓罵,上頭急,地方哈哈笑。曾國藩禍根再次顯現。

這樣的局面持續了十年,可惜的是,這種模式有個致命的弱點。

每屆地方領導有任期,多則五年,少則三年,但賣出的地,卻是70年的合同。前一屆領導賣了地,腰桿硬,財大氣粗;但後一任領導,不能把原來的地再賣一遍。

於是,只能再找新地,但好賣的地已經被賣光了,房價又被炒高,相應的拆遷成本水漲船高。新一屆領導為了挪出新地來,就要借更多的錢去拆遷,或者乾脆花大錢建新區,搞出更多土地來賣。

賣地成本高了,債務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地方融資平台搞的那些破事,大家都明白,花一分錢能幹好的事,他們要花十分錢。賺錢的買賣倒來倒去,最後一結賬,變成了賠錢。

幾年前,地方債務黑洞被爆出,觸目驚心,像浙江寧波,算是富裕的二線城市,到了2013年,總債務高達1732.82億;而且舊債陸續到期,2014年的寧波市每天要還1.28億。

還有那位山西大同的耿市長,大搞拆遷,修城牆,要把大同搞成文化名城,2013年離任的時候,留下了巨大的債務。

2013,賣地十年,卻落得債台高築。也就是這一年,趁著地方財政吃緊,中央出手了,畢竟貨幣發行權還掌握在手中,少印點錢,收緊流動性,銀行里借不出錢來,地方政府的遊戲玩不下去了。

沒錢的曾國藩,就變成了孫中山,理念再先進,也得憑袁世凱擺布。

四、2016房價暴漲之謎與新調控

五、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

黃奇帆指出,房地產失衡的具體表現為十大失衡,即土地供應失衡、土地價格失衡、房地產佔用的社會資源失衡、綁架金融、稅收失衡、銷售租賃比例失衡、房價收入比失衡、房地產內部結構失衡、市場秩序失衡、調控方向失衡。

這種失衡會帶來三個後果:(1)實體經濟脫實就虛,土地成本高,房價高,對搞實體經濟的投資肯定是不划算的;(2)實體經濟看到搞房地產那麼輕鬆,賣套房比它好幾年賺的都多,有點錢就不再往實體投,都投到房地產;(3)實體經濟的職工,也因為房地產價格過高,招來的人才買不起房,沒地方住。

從長周期來說,房地產是必須要有的,但是高房價造成的後果,對實體經濟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怎麼樣建立長效機制?要從土地、金融、財稅、投資、法制五個方面採取長效的機制,形成制度化的安排,系統地做好房地產的調控:

(1)土地:爬行釘住,後發制人

什麼意思?你這個城市有本事,把這個人口搞到500萬,那我以前只給了你350萬平方米,現在每年補你幾十萬平方米。

不能根據長官意志,計劃未來有500萬人,現在才兩百萬,就要500平方公里土地,結果我在10年里,真的給你300平方公里土地,你300萬人沒來,只來了100萬人,甚至原來的200萬人還走了,這個土地的錯配,誰負責。

(2)法律:地價與金融立法

地價方面,總的供應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之後,拍賣土地的時候也要有限價措施,大體上講,樓面地價不要超過當期房價的1/3。限價不是長官隨意的限制,其實政府不在土地上去推高地價,地價跟著房價慢慢走。

金融方面的措施要堅決守住底線,任何開發商買土地的錢,必須自有資金,上世紀90年代我在浦東開發的時候,就是這個約定。這裡面有個原理,開發商對房地產的總投資理論上1:3,自己的資本金是1的話,社會的融資可以是3,就是總資產的25%是資本金。對工業企業,我們是1:2,1/3的資本金。

(3)稅收:徵收房地產稅

稅制從來都是重要的調控手段。

第一、高端有遏制,中端有鼓勵,終端有保障,建立三端調控體系。特別是終端,低端的有保障,不僅不收稅,政府出錢幫你解決住房問題。

第二、要把物業稅、房產稅或者以後總體上叫房地產稅搞上去。

什麼叫房地產稅?一是對這個社會存在的各種存量、增量都要收稅,不是說只收增量,試點的時候可以;二是如果物業價值上升了,根據升值的額度來收稅;三是越高檔的房子持有的成本越高;四是低端、中端和合理的住房需求,房地產稅里是有許多可以抵扣的;五是徵收土地出讓金。

(4)租賃市場:公租房

公租房,這幾年政府都造了一批,政府的公租房應有五個要點:

一是,大體上不能造太多,一個城市覆蓋20%的人口,如果100萬人的城市,公租房的投放對象是農民工、學生和城市的住房困難戶;

第二,要三配套,房子造好了,公共設施學校醫院的配套,公共基礎設施的配套,戶籍管理的派出所、居委會的配套;

第三,管理上,公租房是國家的,不能有二房東賺外快;

第四,不能造成貧民窟,應該和商品房集聚區行成1/4,3/4的比例,地區的公共設施配套是給所有人的;

第五,租金應該是商品房租金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符合低收入公租房對象家庭收入六分之一的房租。

對租房者,要從法律上保護產權房的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地位。

(5)地票

整個房地產的調控還有一個措施就是地票。我們先看看以下三個原理:

第一,憲法上規定的三個底線,農村的土地是集體的,你不能把它變成私人的,農村的土地變化中間要保護農民的利益,農村的土地有用途管制,搞農業的搞農業,搞建設的搞建設,這三個是遊戲規則,不能改變。

第二,耕地的轉換,要使得農村退出來的地,大於進城的地,這是世界城市化運動中的一個現象,我們沒有這個現象,要把它體現出來。

第三,你不能光說城鄉結合部的那點郊區進行這樣的轉換,要讓1000公里外的農村,分享城市增值的級差地租。

按照這三個原理,我們想了一個地票的招,就是要把農民進城以後的宅基地,或者集體組織廢棄的鄉鎮企業的土地,廢棄的小學土地,廢棄的糧站的公共用地,復墾為耕地。

這件事有四個環節:一是復墾;二是有關部門驗收;三是給你一個地票可以到交易所交易,房產商要買城鄉結合部的土地,需要指標,就來買這個指標;四是城郊結合部的土地就去掉了。

(完)

(梅香金融攜手200多家銀行、50多家保險、68家信託、50多家地方AMC、及部分地方金控平台和央企國企另類投資公司等金主竭誠為靠譜夥伴服務,歡迎更多的符合要求的朋友加入梅香金融這個大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香金融 的精彩文章:

TAG:梅香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