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鄉村:渠岩
許村
許村,一個坐落在山西太行山間閉塞而落後的古老村落,原本並不為外人所知。可是近年來,隨著許村國際藝術公社的成立,小小村莊迎來了諸多國際藝術大師,成功舉辦了四屆「許村國際現代藝術節」。從默默無聞到大放異彩,許村的蛻變,離不開一個人十年來年用心的探索與勞心的奔波。他,就是當代藝術家渠岩。
渠岩
當代藝術家。1955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1985年畢業於山西大學藝術系油畫專業。現居北京生活和創作。現任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初
遇
太行深處見風姿
向上滑動閱覽
2008年,在民間從事攝影的渠岩來到許村。
峰巒疊嶂的太行山中,許村這個千年古村在天地之間安靜地呼吸著。流水潺潺,質樸的古民居錯落有致,展現著幾代人打造出的自然而富有韻味的美感。青雲繚繞,明清青石長街悠然映襯著雕花的門窗,透露出歷史沉澱下來的質樸與典雅。
渠岩被許村的美所深深震撼,也下定決心要留住這片他心目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懷著「留住家園,喚醒鄉村」的熱忱與當代藝術家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渠岩踏上了他的保護許村之旅。
鄉村
「禮失求諸野」
我們習俗禮制最初發源的場所;
「落葉歸根」
個人價值臻於完整而要回歸故土;
「生死輪迴」
中國人祭拜先祖等文明形態承載。
>>>渠岩說
「古村落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一個載體,是我們的文明的一個出發點,構成了我們民族的家園感和歸屬感。」
「中國整個文明是從鄉村開始的,它是我們整個民族靈魂安放之地,它承載著民族的靈魂、民族的信仰、民族的道德體系。」
守
護
四方勞碌不辭苦
一、樹立村民們的文化自覺和保護意識
由於認識不到古建築的價值,村民們很多生活習慣都在不經意之間破壞著村落的建築與格局。
渠岩在許村的古屋之間流連忘返,一邊感嘆惋惜著歲月對它們的摧殘,一邊也積極思索著搶救修復的方案。在街角看見亂倒垃圾與隨意停放農用機械的村民,他就要趕忙前去勸阻。
「唉,師傅不要往這裡倒垃圾了好嗎?這個衛生我們大家要一起來維護。」
「千萬不要再開了,快停下,停下。咱以後不能再把車停在這裡了,因為這些古建築正在修復當中,這樣我們會把它破壞掉的。」
二、古民居房屋條件不滿足現代需求
許村地處高拔,一年的無霜期短,村民們種植農作物的收入非常低,因此大部分青壯年人都到城裡打工來維持生計。越來越多的人從老屋裡搬出去。古民居在無人居住的情況下也日漸荒蕪、破敗。
要想從根本上帶動村民保護古民居,就必須要讓他們看到,古民居能讓他們致富。由於許村地處太行深處,交通不便,多年來村民們開辦的農家樂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明顯的效益。要想提高效益,就要增加許村的知名度。
在邀請繪畫的朋友們來許村居住採風的過程當中,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渠岩心中萌生了——在許村舉辦一場國際藝術文化節。
渠岩感慨
復
興
古老村落煥生機
在渠岩的帶領下,縣村政府克服了舉辦藝術節的重重困難。
村裡的衛生條件未達標準,渠岩就反覆聯繫村領導和他一起給村民們做思想工作。
村民的綜合素質不夠,渠岩就親自編寫了文明手冊分發給每一個村民來學習提高。
「用藝術推動村落復興」的活動,在許村的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
知識分子返鄉
創造新文化來進行鄉村建設
—— 梁漱溟
而今天,渠岩他們這一代的藝術家延續了先輩的探索,用現代藝術進行創新。藝術家們在許村的鄉繪,也是藝術的相會,更是文化的相會。通過藝術節的舉辦,許村這個千年古村也愈加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位來到許村的藝術家曾寫下:
「曾經沒見你
你的美在山川中靜靜地等待
每晚的山月下
你對著窗兒
說臉上的胭脂淡了
山月望著你苗條的身影
這一望就是千年
如今見了你
看你漸老的容顏
漸去的身影
竟無視你美了千年。」
後記
「
一個人的村莊,渠岩守住了古村落的美,護住了傳統文明的家。而千百年來在這片美麗村落中積蘊的,我們民族的靈魂背後,佇立的是一位當代藝術家虔誠樸素,對文化珍視、熱愛,孜孜不懈竭力守望的心。繼許村計劃之後,青田計劃再次出發。渠岩和他的村莊的故事還在繼續!
」
所謂復興,所要追求的不僅僅是將一所舊居或一所村莊的人口數量再度提高,而是一處精神的永存。
在台灣,曾經兩戶人家窗戶的間隔不足一臂的眷村,如今人去樓空,一些藝術家希望用牆頭塗鴉和文創產品招徠遊客;而一些「銀髮族」社區,試圖通過養貓、種植觀賞性植物在原居住地帶來一些創收。
有如強弩之末,文化創意在人口流失下生根發芽,就如同一個背負千鈞之力而行的人,不斷喘一口氣,喘一口氣。
但至少,他們在這復興的道路上,還在有尊嚴地,甚至詩意地行走著。
圖片 | 來源於網路
文字編輯 | 黃薈霖
責任編輯 | 倪嘉鋮
TAG:新黃金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