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還擊作戰的真正目的,其實不是越南
原標題:對越還擊作戰的真正目的,其實不是越南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越南和中國之間一直保持著「同志加兄弟」的親密關係。這是因為當時越南的國家戰略是依託外援、趕走美帝、消滅南越、統一國家。中國作為北方的友好鄰邦和主要援助國,發展對華友好關係自然是越南對外政策的重點。(儘管已經在華僑問題、陸地邊界問題、南海問題等諸方面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之後,越南的國家戰略變了,全力謀求中南半島地區霸權,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說得含蓄點叫越老柬特殊關係)。這遭到了中國的堅決反對,越南視中國為推行地區霸權主義政策的最大障礙。而蘇聯抓住美國撤離之後留下的空白,推行南下戰略,加快了向亞太地區擴張的步伐,需要越南作為其在東南亞的打手。兩家一拍即合,關係日益密切,於1978年11月3日在莫斯科簽訂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
如此一來,越南徹底倒向蘇聯,成為了蘇聯在東南亞的代理人,其在蘇聯支持下謀求中南半島霸權的行為,以及不斷在中越邊境地區挑起的武裝衝突和流血事件,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國家安全,兩國之間出現了根本的利益衝突。
簡而言之,越南是在蘇聯的支持下進行侵略擴張,從南方威脅中國;中國必須打破被蘇越南北夾擊的態勢,穩定東南亞局勢。中越衝突實質上是中蘇矛盾的反映。
1978年7月,越共召開四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基本和長遠的敵人是美帝,直接的敵人和直接的作戰對象是北京和柬埔寨,可靠的後盾是蘇聯。決定必須儘快以武力推翻柬共,一舉解決西南戰場的戰略問題。
認為中國剛剛結束文革,正忙於處理國內事務,無暇顧及印支;美國正處於戰略收縮階段,也無力重返印支;世界各種政治力量彼此角逐,難以對越作出聯合反應;而蘇聯則「竭力試圖削弱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這一點與越南的利益相吻合」,可以藉助蘇聯的力量,整個國際形勢對越有利。
在這一戰略判斷的基礎上,越南作出了加快實現軍事控制印支和抗衡中國戰略目標的決定,迅速進行戰爭準備。1978年12月25日越軍全面入侵柬埔寨,1979年2月17日中越邊境戰爭爆發。
越南自持有蘇聯作為靠山,對我國對其進行打擊的時機、規模均嚴重估計錯誤。換句話說,就是高估了蘇聯、低估了中國。
比如:
時機方面:越軍第二軍區判斷我在河口地區有一個機械化師,可能在其攻陷金邊前後發起進攻;越共中央軍委1979年1月8日發出指示,要求加強戰備,「如發現敵人立即開火」;戰爭爆發前一天,范文同、文進勇還去金邊訪問;駐守同登、諒山地區的越軍第3師正在進行連以上幹部集訓。
規模方面:越軍最開始判斷我紅河東西兩岸參戰部隊僅各一個團(實際上是兩個軍),高平方向為一個師(實際上是兩個軍又一個師); 「中國武器比我們差,軍隊人數多,但是在我國領土上作戰,數量不會很多(我們有蘇越條約。)」——黎筍1979年1月19日《關於軍隊政治工作的指示》
所以在戰爭初期,越軍是想吃掉我們的,對,你沒有看錯,吃掉我們。
※和邱少雲齊名的志願軍一級英雄 你卻從未聽說過
※解放軍史上最奢侈的戰爭,讓禮拜攻勢見鬼去吧
TAG:南疆烽煙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