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文讀懂:功德是什麼?如何積累功德?

一文讀懂:功德是什麼?如何積累功德?

不分僧俗,都稱做了大好事為「功德無量」。「功」是福利之功能,這個「功」能為善行之德,所以叫「功德」。一般說來,「功」,指做善事;「德」,指得福報。兩者互為因果,勸人多多行善得報。

另一種解釋是:善念存在心裡叫「德」,見之於行動叫「功」。還有一種說法是:「德」即「得」,修功有所得,所以稱「功德」。無論何解,反正功德總是好事,一般指念佛、誦經、布施等,據說因此可得到善報。就像《仁王經疏》所說的:「施物名功,歸己曰德。」《勝鬘經寶窟》則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

哈哈

功德需要積累而成。由少至多,稱作「積」,由低至高,稱作「累」。德不積不崇,功不累不大。據說天仙有一千三百善,四年就積累成功德;地仙有三百善,一年就積累成功德;而人雖想積累功德,卻常常半途而廢。

佛要盡度眾生,當然功德最大了。幾乎所有的佛教,都要讚頌佛的功德。佛的功德碑稱作「功德聚」。《涅槃經》的頌詞是:「如來無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廣宣說。」《浴佛功德經》的頌詞是:「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莊嚴功德聚。」只因諸佛功德無量,世人都欲求其保佑,以祈賜福。

心燈

要得福就要供養佛。《三藏法數》說:「若能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非但成就無量功德,亦能獲其福報,是名『功德福田』。」《無量義經》說:「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芽。」總之,遍種功德田,能收穫福果,這是佛經勸人向善的主旨。

佛門給予對佛教有貢獻者以「功德」之銜。比如,稱供養僧人、方便寺院的施主為「功德主」,稱管理天下僧尼之官為「功德使」,等等。

功德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靠時時、事事積聚起來。一個人做一二件好事並不難,一輩子做好事就不容易了。一般認為,以善待人,就是積功德。

抱佛腳

五代時有個張士選,幼喪父母,唯一的親人就是叔叔。他長大後,有一天叔叔對他說:「現在你已長大成人,祖上留下的財產,我與你一分為二。」叔叔有七個孩子,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如果按叔叔的方案分家,他們就得挨餓。張士選就提出,他與堂弟們沒人都應得一份財產,應將祖業一分為八。叔叔推辭不受,張士選澤堅持這一分家方案,終於一分為八了。當時張士選十七歲,遇薦入京,同館者有二十餘人。有個術士為張士選相面說:「南宮高第,獨此少年。」大家都鬨笑起來,沒人相信。術士又說:「他文章寫得是好是壞,我沒有見過;但這位少年滿面陰德氣,必是積善所致。」等到揭榜時,張士選獨登榜首。古人說:薄待兄弟,便是薄待父母;薄待堂從,便是薄待祖宗。根本若虧,枝葉必壞。張士選與堂兄弟是同根所生,同源所出,他能照顧堂兄弟,就是孝順祖上,也就積下陰德了。

世人未必都信佛,也不必都信佛,但人人都應多積功德,多做好事。豈不聞「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嗎?

比丘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有人問佛陀做哪些事最吉祥,佛陀說了這十一種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長各有各的「第一」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