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18年關於人工智慧的8個預測
日前,普華永道發布了一份報告:《2018 AI Predictions-8 insightsto shape business strategy》。報告根據全球知名人工智慧學者以及普華永道PWC為自身客戶所提供的人工智慧融合服務建議集合而成,提供了八種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洞察預測。
人工智慧發展的如此迅速,幾乎每個人都能對「人工智慧可能給社會、工作、生活帶來的改變」發表種種觀點,然而,加上一個時間定語「未來一年」,人工智慧究竟能夠發展到何等地步,如何逐步改變個人的生活和社會的進步,或許很多人都很模糊。
或許人們對人工智慧究竟是何方神聖,並不能感受清楚,但我們可以從這些預測里略窺一二。
(回復「普華永道報告」獲得完整版《2018 AI Predictions》下載)
1、Work, Not Jobs:人工智慧首先影響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求職
或許有觀點稱,未來人工智慧將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但是PWC認為,在2018年中,人工智慧將首先改變的是僱主的對工作的思考。
人們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工作夥伴
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果想將人工智慧融入現有工作中,必須擁有足夠數量的數據和足夠規模的團隊,在2018年,需求更加緊缺的是能夠組建起團隊的人員,而大多數的企業對人工智慧人才以及人工智慧的培訓都是緊缺的。
2、Practical AI:更實用的人工智慧
雖然與媒體預測的相差甚遠,但是人工智慧在2018年將開始真正的進入實際應用領域,並開始產生效用。
54%的管理者認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升了其效率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改變一些工作流程,人們也將獲得更好的工作效率:減少繁複工作,優化戰略決策。但是由於人工智慧的改變並不是革命式的更改工作形態,所以管理者需要更加科學的分辨人工智慧的作用。
3、Big Data ROI:人工智慧將回答有關數據的大問題
2018年,人工智慧將回答一個大問題:投資回報率。通過大量數據搜集,並對具體問題進行人工智慧模塊分析之後,人們將懂得,利用人工智慧這一工具是如何的方便有效。但更多企業似乎面臨著一個更急迫的問題,如何建立大數據體系?
4、Functional specialists:人工智慧應用專家才是AI競賽的決勝因素
對比專業的計算機專家和程序員,在人工智慧競賽中,企業更應該獲取懂得AI運作方式、能夠將自身專長與人工智慧結合的專家,他們才是決定因素。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逐漸融入現有工作中,這些能夠懂得將AI技術應用到傳統領域中的「功能性專家」,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5、AI Cyberwar: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網路攻擊及防禦
越來越多人工智慧技術變成了惡意軟體和勒索軟體的幫凶,當然,「空手奪白刃」也只存在於故事中,我們需要用AI的手段去防禦AI的攻擊。
27%的企業表示,計劃2018年開發基於AI和機器學習的網路防攻擊系統
隨之而來的,網路安全也許是許多企業人工智慧變革的開始。
6、Explainable AI:人們需要一個可懂可控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在2018年並不會變成一個大威脅,因為它並沒有那麼聰明,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的卻會遇到更多挑戰:因為人們並不懂人工智慧。
所以,在2018年,更重要的是平衡各方關係,打開人工智慧的「黑盒子」,讓人們能夠讀懂並且相信其是可控的。
7、AI Arms Race: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人工智慧給了許多政府一個新的機會,那就是在一塊新蛋糕上如何切出最大的一塊,美國近期的稅改等政策已經成為其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2030年,人工智慧產業將達到15.7萬億美元的規模
而對於中國來說,PWC認為,人工智慧應用已經在多方面有了出色的成果,這將給中國帶來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指蘇美兩國航天技術競賽的起點),引起兩國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競賽的開始。
8、Responsible AI:讓人工智慧變得更加負責任
如何讓人工智慧變得更加負責任,也就是如何監管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威脅,將不再只是科技公司的責任。
人們或許需要一個有效的第三方機構對人工智慧進行監管,因為常規來說,技術的發展是遠遠領先於監管的。
如何合理監管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或許是2018年迫在眉睫的問題。
AIUNION說:
對於國內來說,央視315晚會上出現的偽人工智慧正是利用了人們並不是很懂人工智慧技術,甚至盲目迷信的心理,才會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市面上,對於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部分領先的中國來說,應該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人工智慧」,更應該讓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後,才能夠利用這一工具更好的升級改造我們現有的工作生活。
而我們人工智慧聯盟微學院,也正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如果覺得內容不錯的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你也贊同人工智慧會更好的幫助人類發展嗎?來留言討論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