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心最黑,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他

曹操心最黑,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他

李世民評價曹操時說得很好,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當然,曹操肯定很厲害,但並不能表明曹操如易中天鼓吹的那樣,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史無前例的帝王資能。僅就政治才幹而言,他遠遠不能跟劉邦相提並論。曹操最大的優勢就是軍事才能,「魏武用兵彷彿孫吳」(孫臏、吳起),這是三國以來對其的公認評價,他的軍事能力助其先後打敗袁術、呂布、袁紹等強大競爭者,由此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但是曹操作為一個統治者與劉邦這種冷血到極致的政客相比,有一個巨大的毛病,那就是他任性有餘而自制不足,所以他往往承受很多不必要的重大失敗。

公元194年,主政兗州的曹操為報父仇討伐徐州陶謙,因私憤而殺戮民眾過甚,惡名遠播。與此同時,因邊讓和王匡等濫殺事件,他在兗州地區也幾乎完全失去了人心,結果被部將陳宮串聯兔死狐悲的陳留太守張邈、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王楷等兗州將領,集體叛亂,迎呂布軍隊攻擊曹操,以至於兗州最後只剩三座城還忠於曹操。要不是袁紹鼎力支持了當時還是小弟的曹操,曹操當時就被滅了。此次政治崩盤實際上就是曹操本人因私憤而濫殺的後果。在公元197年的宛城戰役中,曹操本來已經降服了軍閥張繡的部隊,卻忍不住去染指於張繡的伯母張濟之妻,且將張濟之妻公開納為妾室。由於張繡的軍隊繼承於張濟之手,張綉全軍皆怒,張綉最終叛亂,突然襲擊曹操,殺曹操長子曹昂、侄曹安民與大將典韋,並於此後與曹操持續對抗。這完全是一種缺乏自制力,任憑本能作祟而引發的政治災難。

曹操破宛城,詢問可有美色就此強擄張綉之嬸

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同樣如此,曹操迅速掃平了荊州劉氏,攻克荊州諸郡,江東孫權惶惶不可終日。但是,曹操的優勢在於他的威能,劣勢在於他的軍隊:精銳親信來自北方,不堪水戰,而新歸附的荊州水軍向來也不是孫氏的對手,更皆人心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賈詡認為,曹操應傾全力穩定新附之荊州,只要對荊州的統治真正穩定下來,江東將來就可輕而易舉地攻下,相比之下,此時進攻孫權,實際上是一場冒險。曹操不聽賈詡之諫,結果曹軍在赤壁遭遇慘敗,荊州大部分地區也被劉備奪走——此戰實際上與曹操征伐烏桓類似,都是打敗強敵後,進行了風險極大的軍事冒險。

實際上,早在進攻漢中張魯時,曹操(60歲)就開始厭煩車馬勞苦,有了退兵息戈之意,要不是劉曄強烈建議,曹操在第一次攻打漢中受挫之後,連張魯都要捨棄。毛澤東對此評價道:「曹操打過張魯以後,應該打四川……劉曄是個大軍師,很能看出問題,說劉備剛到四川,立足未穩。曹操不肯去,隔了幾個星期,後悔了。」與曹操相比,劉邦在經歷雍齒之禍的磨礪之後,逐漸變成了純粹的政治化動物,他的軍事才能或許不如曹操,但他審時度勢、自製自知的政治才能則遠遠超過曹操。

首先,劉邦在對待部將和降將的問題上,除非為了特殊目的,他始終處置有道,避免濫怒濫殺濫罰,防止部下因不必要的恐懼和嫉妒背叛自己。韓信破趙滅齊之後,趁劉邦處境危急,逼迫劉邦封其為假齊王,劉邦不但忍下怒火,反而封其為真齊王;劉邦平定天下之後,為了防止功臣們因無望封賞而叛亂,竟然封自己的仇敵雍齒為侯(背叛過劉邦,囚辱過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以穩定眾心。這些舉措,都需要決策者必須捨棄憤怒、報復、虛榮等人性本能。只有具備超出本能自制力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為了徹底消滅異姓王的潛在威脅,劉邦不顧年老體衰,以61歲的高齡深入代北討伐叛亂的陳豨(一年之後去世),62歲的高齡進入江淮消滅叛亂的英布(英布認為劉邦年齡太大,不可能來打他,同年劉邦就病死了),可見其性格之堅忍。要知道,曹操攻破張魯威脅蜀地時,剛剛60歲,就已經厭惡兵戈之苦了(曹操當時60歲,5年之後的65歲之後才去世),相比之下,62歲的劉邦哪怕是瀕臨油盡燈枯,也要南征北戰,剷除那些威脅巨大的潛在敵人,這完全是一張超出極限的拼勁兒。更重要的是,劉邦繼位之後,從來不敢有所懈怠,他深知無數潛在的危險縈繞著他的政權:呂后勢大,功臣望重,諸子皆幼。無論是面對呂后黨羽(臨死前試圖殺呂后的連襟樊噲),還是功臣,甚至劉姓子弟,都是不可靠的。與曹操相比,劉邦有著透過時間維度的政治危機感,他時刻在為身後之事做準備。諸子皆幼,劉邦必須借呂后的威望扎穩他死後的皇權,哪怕呂后給他戴了綠帽子;呂后勢大,他必須借功臣的力量鉗制呂后,哪怕功臣們只是牆頭草;同樣,為了應付功臣和呂后,他唯有依靠關東劉姓子侄諸王的力量做長安皇權的基本盤,哪怕這會引發內戰的後患。為此,他在關東地區建立強大宗室諸侯集團的同時,再廣遷功勛士眾於關中,賜予這些人豐富的財富和特權(前劉邦軍隊士兵皆賜大夫之爵位,廣授田糧,《高帝五年詔》),從而確立深入人心的劉姓皇權之政治根基。並在臨死前,殺白馬而盟,與功臣、宗室、呂氏共約「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政治誓言,以最高的法理來強化劉姓皇權的道義基礎。從而由此奠定廣布上下人心的不墜之400年基業。與劉邦相比,曹操在這一問題上基本上缺乏考量,而這樣也是曹魏政權被輕易篡奪的原因,畢竟,這個政權從未確立自己的政治根基。當初英布造反時,劉邦病重,身體虛弱,厭煩見人,乃詔令守宮侍衛,不準大臣入見,群臣中不敢入內。十幾天後,樊噲終於忍不住,帶領群臣推門徑直闖進宮中。高祖這時正枕著一個宦官睡卧。樊噲見到高帝痛哭道:「陛下何憊也!今大臣震恐,陛下不與臣等計事,卻獨與一宦者絕乎?難道陛下忘記秦始皇死前被趙高矇騙的往事了?」劉邦聽完大笑,立刻起來與群臣議事。不久,劉邦聽說樊噲與呂后勾連,就命陳平誅殺樊噲。平定英布之後,劉邦對受封吳王的侄兒劉濞說,「漢建國後數十年後,東南或有叛亂,難道是你?天下同姓都是一家人,希望你千萬不要造反。」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歌》悲涼豪邁的詞句背後,是一個已經平定天下的帝王發自內心的危機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外的記得 的精彩文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蘇軍對德軍發起猛攻,僅僅六個星期後蘇軍四處逃竄
他不是德國三大將領,卻是元首心中最厲害的元帥

TAG:意外的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