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隔著屏幕養蛙,他30年前就做起了「雁爸爸」,帶著一群大雁從加拿大飛往美國

你隔著屏幕養蛙,他30年前就做起了「雁爸爸」,帶著一群大雁從加拿大飛往美國

作者:報十二娘



在一段網上很火的視頻中


一群大雁傍著一駕簡易飛機


邊飛邊和飛機中的人互動


畫面萌翻了,


能讓人忘掉世間一切煩惱


而早在30年前,

就有位熱愛飛行的人,


開著簡易飛機充當「雁爸爸」


帶著一群大雁,


從加拿大飛到了美國


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


用單純、美好的愛和溫暖,


讓全世界為之落淚……





人與雁飛行:萌翻了的視頻 







1


在豆瓣,


一位網友這樣評價《伴你高飛》:


有一些電影無數次讓我嚎啕大哭。這是其中之一

。」


這是一部簡單、純粹的影片,


也是充滿了愛和溫暖的影片。





一位名叫艾米的13歲的小女孩,


從小父母離異,


和她一起生活在紐西蘭的媽媽車禍離世後,


她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父親,


並和他一起回到加拿大生活。





痛失母親,


頗有隔閡的父女關係,


讓小艾米倍感寂寞和失落,


直到有一天,


她在附近那片正在被開發的沼澤地里,


發現了一窩鳥蛋:


那是被轟隆隆的機器趕走的加拿大野雁留下的蛋。


她把它們帶回了家,


她的內心開始被溫暖,並有所牽掛。






在艾米的精心照顧下,


16隻蛋孵出了16隻野雁。


為了讓女兒開心,


父親支持、幫助艾米把這群野雁養在家中。





2


可是,


秋季很快就會來到,


這些小雁還不會飛翔,


即使會飛了,


缺少有經驗的大雁的帶領,


它們也很難準確、安全地飛到遙遠的南方——美國東南部去過冬。





當然,


也可以讓野雁在溫暖的屋子裡過冬,


但那樣它們就會失去自然的能力和野性。






父親決定引領小雁飛起來,


他造出雁型超輕型飛機,


並幫「雁媽媽」艾米學會駕駛這種飛機,


然後找朋友幫忙去美國研究遷徙路線、考察野雁棲息地。






最後,


由他伴著艾米,艾米帶著雁群,


他們用超輕型飛機引領雁群飛到了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棲息地。





他們有過很多困難,


但是,


當雁群和艾米迎著金色的陽光,


一起翱翔在藍天白雲之下時,


父親、艾米和野雁,


他們都擁有了最美好的愛和時光。





而這個故事更美好的結局是,


第二年春天,


16隻野雁全都飛回了加拿大,


回到了艾米的院子里。


 


3


你是否也曾夢想,


像鳥兒一樣展翅高飛,


和它們一起飛翔在空中,


看看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艾米和野雁的故事告訴我們,


你可以飛起來,和鳥兒一起飛。


艾米的故事並非虛構,


在加拿大,


雖然沒有真實的「雁媽媽」艾米,


卻有一位世界著名的「雁爸爸」比爾·利什曼(Bill Lishiman)。





比爾是一位藝術家、發明家、博物學家,


他也創造了歷史,


是世界上第一個和鳥一起飛翔的人。





小時候,


比爾和大多數的孩子一樣,


會仰頭看著飛過的鳥兒,


幻想自己能和它們一起飛翔,


成為天空的一部分。


 


但因為是色盲,


比爾失去了成為空軍飛行員的機會,


走向了藝術道路,


但那個翱翔天空的夢想一直都在。





1970年代,


比爾開始玩起了滑翔機,


飛起來的夢想,


一步步地實現了。


 


有一次,


當他駕駛著一架超輕型飛機俯衝過一片農田時,


無意中驚動了一群野鴨,


瞬間,


數不清的野禽環繞在了比爾身邊,


在他的前面、上面,左邊、右邊,


它們和他有著同樣的速度和高度,


而且完全忽視了那架小飛機的存在。 





這短暫而刺激的一段飛行,


對比爾來說「興奮得無法形容!」


當他在1985年了解到了鳥類的「印記行為」後,


比爾更是有了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


 


4


在一部電影中,


比爾看到了自然主義者、電影製片人威廉·卡里克,


呈現出的前所未有的加拿大野雁,這種野生水鳥的特寫鏡頭,


經了解,原來,


威廉和那條拍攝船是被那群野雁「印記」的事物。





「印記行為」,


就是新孵出的雛鳥,


通常會把它們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物體當做「父母」,


然後會在情感上依附這個「爸爸」、「媽媽」,


並跟隨之學習生活習慣、生存技能,


這是自然界的一項基本現象,


它對動物的成長、行為有著明顯的作用,


所以,


我們看到的幼小家禽、鳥類,


總是一排排地出現在成年父母身後,


像模像樣地學著找食物等。


而這後天的「父母」,


也可以是人。





既然野雁可以跟隨威廉和船隻,


那一定也可以在空中跟隨他和超輕型飛機!


比爾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雁爸爸」,


帶著野雁去飛翔!


 


1986年,


比爾從威廉那裡帶回了一窩雁蛋,


開始了他的「雁爸爸」生活。


接下來的三年,


他花了數百個小時訓練野雁,


希望它們能跟著他飛起來,


但卻失敗了。





第一年,


野雁「印記」了比爾,


但卻不能適應轟隆隆的發動機聲。


第二年,


從野雁孵出來就給它們播放發動機的聲音,


但比爾在駕駛新買的二手超輕型飛機時摔壞了腳。


 


第四年,1989年春天,


比爾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


開始孵化、教導新一批的12隻野雁:


和它們建立親密的「印記」關係,


讓它們熟悉飛機的模樣和發動機的聲音,


用簡易飛機骨架帶領它們在草地上散步、奔跑,直到飛起來。





當野雁越長越大,飛得越高越久之時,


是時候用飛機帶它們飛翔了!


經過一番充足的準備,


比爾駕駛他的超輕型飛機起飛了,


經過一開始那些緊張的時刻,


比爾迎來了他夢想多年的場面:


野雁編隊跟隨他飛起來了,


他們成功地一起飛翔在天空中了!


比爾創造了歷史,


成為第一個和鳥兒一起飛翔的人!





5


之後幾年,


比爾作為「雁爸爸」,


帶著更多的野雁飛啊飛。


在一個冬天的夜晚,


比爾半夜醒來,


突然搖醒了家人們:


他有了一個更加瘋狂的想法!


他要帶著野雁從加拿大飛到美國南部去,


做一個人工引導的遷徙試驗。


如果遷移試驗成功,


此方法可用於教導那些失去遷徙路線的鳥類。


 


由於經濟開發等各種原因,


很多鳥類都失去了曾經的棲息地,


而且一些珍稀瀕危幼鳥,


在沒有頭鳥帶領的遷徙中,


除了遭遇捕獵、撞電線等致命事件,


還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棲息地。





如果人類可以引導那些失去遷徙路線的鳥類,


建立新的遷徙路線,


幫那些人工圈養的珍稀鳥類,


喚起它們的自然本能,


這絕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但比爾的家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就再瘋狂一次吧!


比爾和朋友喬·達夫,


一起成立了一個名為「Operation Migration」的非營利組織,


以推動人工引導鳥類遷徙,


幫助那些失去遷徙能力(無頭鳥帶領、棲息地遭到破壞或其他原因)的珍稀鳥類重新飛上天空,


引入合適的棲息地,


回歸正常的自然生活。




喬·達夫在帶領美洲鶴遷徙




1993年10月,


當比爾為「遷徙計劃」做了多項研究和準備工作後,


「雁爸爸」要駕駛超輕型飛機,


帶領18隻野雁遷徙到美國弗吉尼亞州去過冬了!





飛機起飛,


野雁跟隨,


數百英里的路程,


經過幾個日夜的間斷飛行,


比爾成功地帶領雁群完成了人工引導遷徙!


他又一次創造了歷史,


成為第一個用超輕型飛機教授鳥類遷徙的人。


對此,


美國廣播公司資深主播芭芭拉·沃爾特斯在感恩節播出的節目上,


激動地評論道:

「這是我們20年來最美好的故事

」。





更讓人驚喜的是,


第二年春天,


有13隻野雁循著原路成功飛回了比爾身邊,


 


6


在用野雁進行一些研究、試驗後,


他們逐漸完善了人工遷徙技術。


現在,


Operation Migration已經成為一個頗受關注的,


與美國、加拿大政府取得合作的公益組織,


並成功幫助了一些鳥類。



美洲鶴




比如美洲鶴,


這個神秘而古老的物種,


也是全球瀕危最嚴重的鶴類,


依靠自然的繁殖,


已無法保證種群的延續,


一些科學家就「偷」來美洲鶴的鶴蛋(美洲鶴只有在蛋丟失的情況下,才會繼續下蛋)孵出小鶴,


然後扮成成年美洲鶴的樣子來盡「父母」的職責:


在未孵化出來時就給它們播放父母育雛和超輕型飛機的聲音,


然後教它們覓食,


坐在了超輕型飛機里,


引領雛鳥飛行,


每天進行飛行訓練,


為它們在佛羅里達等地找到安全、合適的棲息地,


並在秋季帶領它們遷徙。


在眾多科學家和志願者的參與、幫助下,


野生美洲鶴的數量已由原來的十幾隻,


繁衍到現在的超過500隻。 





人類留給大自然的創傷,


帶給其它生物的危害,


最終也只能由人類來彌補或承受



「雁爸爸」和女兒




從一個小小的飛翔夢想,


到與鳥類建立親密關係


用愛去尊重、呵護每一個生命,


人類不僅改變了很多種群孤單而無奈的命運,


也改變了人與動物之間的連接,


甚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就像艾米伴著野雁高飛的同時,


父親也在伴她高飛,


父女關係也因此更加親密、融洽,


正如「雁爸爸」比爾所言:


「許多人認為我們為珍稀鳥類付出了很多,


其實我們也受益匪淺

。」





本文文字為好報原創,圖片來自網路。轉發至朋友圈和微信群無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報 的精彩文章:

知名攝影師放棄大好前途,跑到森林邊蓋了間小屋,追逐夢想中的畫面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