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上星期,一紙公示引發了熱議。

韓寒的新片《飛馳人生》。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這個中國車技最好的導演,和最會拍電影的賽車手,拾起了他熟悉的故事:


生性不羈並極具統治力的六屆冠軍車手遭遇變故跌落神壇。被禁賽五年後,年近四十的他帶著六歲兒子復出,在職業生涯的尾聲挑戰年輕一代的天才們,發誓奪回榮譽,然而世界已經變化,他們不得不面對眾多啼笑皆非的境遇。

久違了。

Sir說的不是韓寒,而是華語電影中一個近乎絕跡的類型——

賽車電影。

你還有印象的上一部華語賽車電影是什麼?

相信這個問題,十個有九個會回答——

《頭文字D》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這部電影在我們的心中,一直未完待續。

這樣的消息,一傳再傳。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但結果《頭文字D 2》在哪呢?

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頭字還沒一點……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彼時的阿樂和冠希都是顏值巔峰。

杰倫剛剛觸電大銀幕,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13年一晃過去。

阿樂結了婚,冠希當了爸,杰倫都二胎了,《一路向北》都成了懷舊老歌……

然而像樣的華語賽車電影,你再沒看到一部。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賽車傳奇》《極速天使》《車手》《狂野飛車》

為什麼?

看看《頭文字D》當年一時無兩的風光——

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後再聯手,1200萬美元大投資,全明星陣容。

但它的厲害,不是在於明星有多少,而是讓本來離我們很遙遠的賽車文化,徹底火了。

就算你連車都不會開,也一定知道什麼是漂移


一彎,拉拉手掣,架車bell一bell。(一轉彎,拉拉手剎車,車屁股就過去了。)

咁又點啊?型啰。(那又怎樣,帥啊)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就算你沒在路上飄過,也一定忍不住過把手癮。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這樣的風潮,絕不是今天再砸幾個億,請一堆流量明星就能夠複製的。

當然,如果和諸如《速度與激情》的大片比飆車,那《頭文字D》的場面真的是小兒科了。

但我們回看過去,依然會感動於電影背後那種百分百的執著

《頭文字D》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

一開始,導演麥兆輝都以為漂移技術是假的,只存在於漫畫中,直到他眼見為實。

我起初也以為是(假的)

原來《頭文字D》的駕駛技術,還有車,都是真的。原來車真的可以飄!

於是劇組找來了日本頂尖的車手,將漫畫里的那些緊張刺激的漂移畫面,以實拍的形式呈現到你眼前。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看著刺激,而坐在車上的陳冠希,快要嚇尿了:

別說他「漂移」,他一起步,我已經嚇的半死

一入彎,車子好像就要「打滑」一樣

我以為會360度飛出去……

然後我就「拜拜」了(掛了)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在航拍沒有像現在這麼普及的當年,技術也不到位,只能拍個大遠景。過癮了嗎?

當然不夠。

沒有臨場感,沒有風馳電掣貼身而過的感覺。

為了拍出真實的飆車鏡頭,於是把鏡頭放到20尺高(6.7米)來拍,再以多種鏡頭組合達到挑起觀眾腎上腺素的效果。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就是因為把這種驚心動魄的真實,原封不動地帶到觀眾面前,才讓看似難以置信的《頭文字D》如此鮮活。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不是賽車題材消失了,是這種較真的勁頭再難找到。

與《頭文字D》最為接近的例子是《車手》。

同樣選擇為了真實性,能實拍就實拍。

電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個8000轉,2邁車,在90度的直角窄巷裡轉彎的「死亡彎角」。

由動作指導錢嘉樂和導演鄭保瑞合作設計執行。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慨嘆之餘,Sir其實也懷疑過。

事實上,為了讓觀眾感受到那種身臨其境的真實,這個「死亡彎角」的確存在。

導演鄭保瑞甚至保證,沒有一個飛車鏡頭的時速是低於80公里的。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但更多的電影,只能說是不懂開車

2011年的《極速天使》。

同樣是拍飆車戲,飾演女車手的湯唯,事後透露看到賽車時的心情:

我當時一看到那個賽車

就覺得 哇 那麼大的一個玩具 至於嗎?

這不就是個道具嗎?

還做得那麼像真的,能開嗎?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到了電影中,如果Sir不說,你可能會看成《汽車總動員》。

因為除了幾個臉部和踩油門的特寫鏡頭,飆車場面幾乎全是CG。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還有的瞎開車

同樣是2011年的《賽車傳奇》。

由號稱「香港最出色的飛車指導」的羅禮賢和兒子合作拍攝。

儘管電影里那三場重要的賽車戲還是能感受到羅禮賢的功力,但電影的情節在東拉西扯。

愛情戲佔去大部分篇幅,不著重表現一個車手的日常,反而鍾情於這種邊高速飆車邊膩歪的戲碼。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一個翻車場面,就來個慢動作向後翻騰三周半,同一個地方足足用了四個不同的角度各放一次,把各種贊助logo特寫一遍。

還能再刻意一點嗎?反觀《頭文字D》,用來表現速度的不是鬧騰,而是靜。

比起一般賽車電影的火爆熱烈,它更多了一分以靜制動的禪機。

藤原拓海家是賣豆腐的。

隨他怎麼飆車,白嫩的豆腐完好無損。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為了訓練他這種奇穩無比的車技,父親在車裡放一杯水。

送豆腐的路上,一滴也不許濺出來。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這才是敏銳到纖毫處的速度感。

快,而且要方寸不亂。

誰先沉不住氣,誰就先出局。

比如在最後一場秋名山之戰中,須藤京一(陳小春 飾)選擇貿然超車,一個躲避不及,撞出護欄。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這個時候,電影出現了放空的5秒鐘

黑屏,空鏡頭,人物特寫。

唯獨須藤京一的那輛E3懸而未決。

下一秒,拓海和高橋涼介(陳冠希 飾)極速駛過,身後是須藤京一猛然砸到地上——

原來在E3墜落的短短時間內,另外兩個車手已經抵達下一個彎道。

多少年了,還是沒有電影帥得過它

我們往往只看到賽車風馳電掣閃過的一秒。

但《頭文字D》則解析出了,速度的背後,是高超的操控和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r電影 的精彩文章:

恐怕它又要流行了
「一刀未剪」,這些年我們還沒受夠這騙局?

TAG:Sir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