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海軍「約翰·肯尼迪」號航母完成70%主體結構建造工作

美海軍「約翰·肯尼迪」號航母完成70%主體結構建造工作

美海軍「約翰·肯尼迪」號航母完成70%主體結構建造工作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HII)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在2月22日發布的公告中稱,該造船部門已經完成「約翰·肯尼迪」號(CVN 79)核動力航母70%主體結構的建造工作。

圖1 「約翰·肯尼迪」號航母的建造現狀

「約翰·肯尼迪」號是第二艘「福特」級航母,於2011年2月在紐波特紐斯船廠舉行「首塊鋼板切割」儀式,2015年8月鋪設龍骨,計劃於2020年下水。與首艦 「傑拉爾德·福特」號(CVN 78)航母一樣,「約翰·肯尼迪」號採用模塊化建造技術,小分段被焊接成稱為「superlifts」的超級分段,這些分段經過預舾裝後由起重能力為1050噸龍門吊吊運到12號干船塢中。該艦計劃共建造447個分段,早在2017年6月份,「肯尼迪」號航母便已完成50%船體的建造工作,其標誌是移動吊裝了艦船尾部下層重達1027噸的超級分段,該分段包括方向舵、油艙、舵機室和配電室。目前為止,「肯尼迪」號航母已經建造完成了317個分段,主體結構建造工作完成70%,最近一段重達806噸的超級分段由17個獨立單元構成,長約171英尺,寬約92英尺。該分段由住艙、電氣設備艙和工作艙室組成,位於艦首和艦中部之間,建造歷時18個月。

圖2 「約翰·肯尼迪」號航母想像圖

CNV 79項目總監麥克·巴特勒表示,模塊化建造技術是航母建造戰略轉變的一部分,他對「約翰·肯尼迪」號的建造進度感到滿意,隨著建造接近尾聲,他期待看到另一個里程碑的到來。

2008年「尼米茲」級的「布希」號航母完工後,美海軍正式推出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福特」級計劃,有意在2058年以前建造10艘該型新航母,逐步取代「尼米茲」級。該級航母是美國最先進的航母,長332.8米,寬78米,水線寬40.8米,吃水12.4米,飛行甲板長335.8米,排水量101605噸,採用核動力推進裝置,航速30節,將配備2600名船員,比「尼米茲」號航母少600人。首艦「傑拉爾德·福特」號已於2017年7月22日正式服役,3號艦「企業」號(CVN 80)於2017年8月24日進行了鋼板切割儀式,目前正在建造中。

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圓滿完成旋翼機隊起降測試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R 08)航母於2月27日返回朴次茅斯港,結束了其在大西洋開展的首次旋翼機起降系列試驗。試驗中,2架「灰背隼」Mk2型直升機和2架「支奴干」Mk5型直升機在不同的海況和天氣條件下分別進行了450次和540次著艦試驗,兩種機型平均每天都要進行10小時的飛行,以確定直升機在海上的作業極限條件(SHOL),試驗獲得圓滿成功。由英國國防部博斯坎普城基地航空測試與評估中心(ATEC)56名分析師和工程師組成的測試團隊,對這些直升機的起降進行了測試和數據收集。

圖3 測試中的直升機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之所以駛往大西洋開展大部分飛行試驗,是因為那裡的天氣條件更多樣、更惡劣。試驗分析人員需研究航母甲板運動、關注艦上與飛機上的風速監測計,並分析飛機達到的極限點。英國海軍試飛員、直升機試驗隊隊長、試驗指揮官馬特·格林登表示,當飛機達到極限工況時可能十分危險,他們一直在學習了解甲板風的運動模式,甲板風會對艦載機飛行造成重要影響,這是在試驗中需要特別關注的。甲板風出現紊流十分正常,此時艦載機需要大推力來維持飛行,也需要飛行員更有洞察力和判斷力。未來數月,分析人員將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確定各型直升機未來可以從「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上起飛的條件,其中包括「灰背隼」Mk2/3/4、「支奴干」、「阿帕奇」和「野貓」等主要艦載直升機型號。由於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最廣泛的SHOL數據,因此測試並不局限於航母的操縱能力限制。

在航母駛入朴次茅斯港時,艦長傑瑞·基德表示,圓滿完成旋翼機隊起降測試是航母形成戰鬥力的重要里程碑。今年夏季,「伊麗莎白女王」號將遠赴美國,首次開展F-35B聯合戰鬥機的起降測試。這對於該艦朝著真正航母邁進並最終形成戰鬥力,將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圖4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返回朴次茅斯港

圖5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裝備示意圖

「伊麗莎白女王」號(R 08)於2017年12月7日正式服役,2號艦「威爾士親王」號(R 09)已完成結構建造工作,預計2020年服役。建成服役後,這兩艘航母將在全球各地開展行動,包括人道主義救援、救災、打擊恐怖主義以及高端作戰任務。該級航母滿載排水量65000噸,長282.9米,寬38.8米,吃水11米,飛行甲板長277米,寬73米,航速26節,續航力7000海里/12節,艦員733人,航空聯隊853人,另有旗艦參謀人員95人。最多能搭載40架戰機,其中以F-35B「閃電II」艦載機為主。不過,在2021年前該艦上不會有F-35B機型正式部署,最初幾年將只搭載直升機,直到固定翼飛機及其駕駛員完成部署準備。

美海軍「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號近海戰鬥艦鋪設龍骨

美海軍第11艘「自由」級近海戰鬥艦「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號(LCS 21)在威斯康星州芬坎蒂尼造船廠開始鋪設龍骨。該艦計劃於2022年服役。

圖6 焊工在「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號近海戰鬥艦龍骨上焊上贊助商Jodi J. Greene的首字母

該艦滿載排水量3462噸,長118.1米,寬17.5米,吃水4.1米,航速40節,續航力3500海里/14節。採用模塊化設計方法進行建造,可根據戰鬥需求快速變換任務包組合。該艦的任務包可以拆分用於部署常規的有人和無人系統以及聲吶,以支持大範圍的反水雷、水下和水面任務。除垂直起降戰術無人機(VTUAVs)外,該艦最多還可搭載兩架MH-60R/S直升機。

美海軍迄今已授出「自由」級和「獨立」級兩型近海戰鬥艦共29艘的合同:11艘已交付美海軍,其中奧斯塔公司交付了6艘「獨立」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交付了5艘「自由」級;14艘處於不同的建造階段,4艘則處於準備生產階段。

圖7 「自由」級(左)和「獨立」級(右)近海戰鬥艦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獲得「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14億美元合同

2月16日,美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授予了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HII)價值為14.3億美元的固定價格激勵修定合同,合同中約定由其承擔「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LPD-29的詳細設計以及建造工作。據悉,該工作將主要由HII公司位於帕斯卡古拉的造船廠進行,預計將於2023年7月完成,並於同年交付海軍。

圖8 最新交付的「聖安東尼奧」級「波特蘭」號(LPD-27)

迄今為止,HII公司已經建造並交付了11艘「聖安東尼奧」級艦(LPD-17~27),其中11號艦「波特蘭」號(LPD-27)將於2018年4月21日服役,美海軍1月表示,「波特蘭」號計劃於今年秋季測試新的激光武器演示器,並將在今年環太平洋RIMPAC演習中擔任旗艦; 12號艦「羅德代爾堡」號(LPD-28)正在建造,預計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下水。LPD-29是第13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該級艦是21世紀上半葉美海軍新銳主力之一,整合了坦克登陸艦(LST)、貨物運輸艦(LKA)、船塢登陸艦(LSD)和船塢運輸艦(LPDS)的功能,可滿足未來美海軍快速應付區域衝突、將兩棲陸戰隊運送上岸的任務。該級艦長208.5米,寬31.9米,滿載排水量24 900噸,航速22節,可用於支援海軍陸戰隊特遣部隊執行一系列作戰任務,如奪取遠征作戰的制海權、兵力投射、人道主義救援與救災任務等。HII公司表示,LPD-29的初步工作已經開始,並計劃在2018年晚些時候開工建造。

圖9 「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結構圖

美國會和海軍將LPD-28和LPD-29添加到HII公司的生產線,是為了在「聖安東尼奧」級LPD和LX(R)替代艦之間起到銜接作用。LX(R)替代艦(也稱LPD-30)是美海軍正在研發的下一代兩棲攻擊艦,以彌補「美國」級大型兩棲攻擊艦運載量不足的問題。

美國會研究部於2014年5月12日首次就美海軍下一代兩棲艦LX(R)項目發布首版研究報告——《海軍LX(R)兩棲艦項目:國會應關注的背景和問題》,報告聲稱LX(R)項目將為美海軍建立由11艘下一代兩棲艦組成的新艦隊。海軍預計在2020財年採購第一艘該型艦,2022年開始每年採購一艘該型艦。

LX(R)的首要功能是將美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輸送到遠海任務區,並保證美海軍陸戰隊能在該地區實施海上快速部署。兩棲艦既用於支持海軍登陸打擊敵對勢力,也可用於自由區域的相關作業。

HII公司於2016年9月14日宣布其下屬的英戈爾斯造船廠獲得一份價值1910萬美元的更改協議,用以加快設計新型美海軍兩棲作戰艦——LX(R)兩棲攻擊艦,其中英戈爾斯船廠負責LX(R)的主要設計工作。該艦以「聖安東尼奧」級的「反導版」(LPD Flight IIA)為藍本,通過簡化不必要的設計且依照需求調整設計,以取代現役的「惠特貝島」級和「哈珀斯費里」級船塢登陸艦,同時LX(R)也具備比「惠特貝島」級和「哈珀斯費里」級更強的能力,比如能一次載運6艘登陸艇和支援旋翼機行動,同時也增加了舊艦所缺乏的現代化指揮管制能力。

圖10 LX(R)兩棲攻擊艦想像圖

圖11 LX(R)與LPD的不同設計之處

圖12 LX(R)與LPD Flight IIA的不同設計之處

以下為【國外動態】的相關研究成果鏈接,如有需要,請留言小編哦

來源:《艦船動態周報》2018年第8期


BMT

A收錄期刊

CSCD

收錄期刊

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艦船研究

編輯部微信號:zgjcyjbjb

編輯部QQ群:348047225

投稿、閱讀網址:www.ship-research.com

本微信號已開通評論功能,歡迎在文章評論處留言

核心期刊《中國艦船研究》學術論文免費檢索、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艦船研究 的精彩文章:

印度海軍第二艘「殲敵者」級戰略核潛艇下水
俄羅斯第5艘12700型掃雷艦鋪設龍骨

TAG:中國艦船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