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下考古:打撈沉沒的歷史

水下考古:打撈沉沒的歷史

原標題:水下考古:打撈沉沒的歷史


日前評出的「2017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中,「廟島群島海域水下資源普查」榜上有名,主持這項考古工作的是2015年成立的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這也是該中心首次參加全省考古新發現評比。在許多人眼裡,水下「探寶」既新鮮又神秘,事實上,這項工作充滿了不易與艱辛。


一樁海洋盜寶案引出水下考古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發生在南海的一樁海洋盜寶案轟動了世界:英國人邁克·哈徹是個「海洋盜寶賊」,當時他在南海發現並盜撈了「哥德瓦爾森」號沉船的文物。這艘船是1752年從中國廣州駛離,開往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上面滿載著外銷的中國精品瓷器。


1986年,哈徹委託佳士得拍賣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公開拍賣了這批盜撈的中國文物,包括15萬件瓷器、125塊金錠,其中有2000多件是景德鎮的青花瓷,這批文物最終拍出了3700萬荷蘭盾(約2000萬美元)的高價。

此事件引發了中國有識之士的強烈不滿,社會各界關注水下文物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是海陸兼備的大國,輝煌的「黃土文明」之外,我們的先祖也曾創造出燦爛的藍色文明。但是,此前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1987年3月,國家文物局牽頭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隨後又組建起中國首家從事水下考古學研究的機構——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室。


有了研究機構,還得有專業人才。水下考古不同於田野考古,除了通曉考古知識以外,專業潛水技術和水下考古作業技能也是隊員的「標配」。


由於沒有經驗,最初,只能選派人才到荷蘭、日本、美國等培訓學習。此後,中國歷史博物館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合作,舉辦了第一屆水下考古專業人員中澳培訓班,開始中外聯合培訓。如今,中國已具備獨立培訓的能力。


山東是海洋大省,水下考古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早在1979年,青島市博物館就曾組織潛水員在琅琊台鴨島海域考古,打撈出明代青花瓷30餘件。1989年至今,國家文物局舉辦的6期水下考古培訓班,有3期在山東舉辦或實習。



「中國考古01」號考古船的母港是青島港


更值得驕傲的是,「中國考古01」號考古船的母港選在青島港。「中國考古01」號考古船是中國第一次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的水下考古專用船。以前考古需租用漁船,航程有限,設備低端,有時沒完成作業就得返航。有了這「神器」,中國水下考古可延伸至500海里外的近海海域,並能停泊在海上持續開展約30天的考古作業。2014年9月首航以來,它為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東海域百餘處水下遺產 日照威海是重點


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於2015年,亦是全國首家省級水下考古專業研究機構。

山東北臨渤海,南接黃海,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優良港灣。因此,從商周到明清,山東的海上運輸一直綿延不絕,海洋文明燦爛輝煌。除了海洋,山東還有微山湖、東平湖,以及黃河、京杭大運河、膠萊運河等豐富的內水資源。


在山東遼闊的海域和內水水域,保存著大量的沉船遺址、水工設施、文物遺存。據文物部門統計,到目前為止,山東海域已確認有百餘處水下文化遺產存在。


近年來,在文物流通領域,來自海洋的寶貝價格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海洋盜寶賊」瞄準了藍色領土,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早已危機四伏。2015年,省文物局曾聯合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中國海監山東省總隊,在煙台養馬島附近海域,專門針對海上文物盜撈和走私行為進行聯合執法演練。


除了盜撈外,海洋開發過程中帶來的破壞也很嚴重。這些年,非法圍填海、濫采海砂、隨意傾倒廢棄物,以及在水下文物埋藏區周邊非法建設、生產經營等行為時有發生,使得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形勢日益嚴峻。


為方便開展工作,文物部門在山東沿海部分城市陸續設立了水下考古工作站。2016年底,山東省首家市級水下考古工作站在日照成立。日照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城市,海域水下文化遺產資源豐富,這處工作站的重點工作是開展嵐山海域水下考古。


2017年,水下考古威海工作站也投入運行。威海是北洋水師的發源地和中日甲午戰爭的主戰場,擁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線。早在1986年和1988年,中國國家旅遊局就曾專門組織打撈北洋海軍「濟遠」艦,並將300多件出水文物全部撥交給威海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收藏,這些珍貴文物已成為研究中日甲午戰爭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



考古人員在即墨田橫海域調查


考古工作者根據前期的一些調查判斷,劉公島周邊海域應該還存在部分甲午戰爭沉船,威海工作站的主要工作目標正在於此。相信隨著當地水下考古的深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重要發現浮出水面。


懂考古還得會潛水 水下作業挺驚險

在民眾眼中,水下探寶充滿了神秘和樂趣,但對水下考古專業人員來說,這項工作充滿了艱辛,每次下水都是生與死的挑戰。


下水考古,離不開過硬的本領。想成為一名水下考古專業人員,首先應當是考古、文博及相關專業畢業,並且知識儲備過硬。這是因為培訓初期曾算過一筆賬:潛水員學考古要花4年時間,而考古人員去學潛水只要花半年時間。


此外,人員身體素質得過關,通常要求身體健康,游泳連續游進距離在200米以上,年齡不超過35歲。符合條件的人員,經過專門的培訓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後,才算大功告成。水下作業,並非水性好就足矣,更需要一流的團隊合作精神,大家協同作戰才能完成任務。由於條件嚴苛,全國目前持證的水下考古專業人員總共不到200人。


水下考古需要絕佳的耐心,陸地上一天幹完的工作,在水下可能至少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完成。最極端的例子當數著名的「南海一號」沉船了,因為工作量巨大,它早在1987年就被首次發現,直到2007年才被整體打撈上來,中間的水下考古工作花了整整30年的時間,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陌生的水下環境往往隱藏著風險和變數,有時甚至是致命的,水下考古危險係數遠比田野考古高得多。沉船適合海洋生物「安家」,船體表面多有海蠣子、貝殼等,這些生物會鉤掛漁民撒下的漁網,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水下考古人員很有可能被纏住無法脫身,造成生命危險。


洋流也是水下考古作業的一大潛在危險因素。面對水流的衝擊,即使是小馬力的船隻也支撐不住,更何況是人的身體了。因此,水下作業需要根據潮汐時間安排工作,必須在平流期水流穩定的情況下才能下潛,有時是中午,有時是半夜三四點,測算並等待「窗口期」給作業增加了難度。


許多時候,水下考古得請科學儀器出馬,多波束聲吶、側掃聲吶、淺地層剖面儀、海洋磁力儀都是常用設備。下沉到水底卻沒發現被泥沙等掩埋的東西,此時多波束聲吶可以將它們清晰地掃描出來;側掃聲吶能探測海底表面物質的屬性、亮暗等;海洋磁力儀可對磁場進行探索,尋找海底、湖下類似於人工加工的瓷器等帶有磁性的物體。


總體來說,水下考古是個「燒錢」、費時、危險的活兒,人力、物力、技術等加起來一天花費得有幾萬元。另外,考古後續的研究工作更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在短期內,水下考古項目很難有系統的成果呈現給世人。


水下考古是「持久戰」 發現傳奇「清水石橋」


水下考古是「持久戰」,目前山東水下考古還處在開展文化遺產資源調查、摸清家底的階段。儘管如此,收穫已是不小。


考古人員對一水下遺址進行發掘前調查(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資料片)


東平湖水下考古項目2015年正式開始,涉及東平縣老湖鎮埠子島以及周邊大面積水域,被稱作「中國內陸水下考古第一站」。這片區域早在周朝時就有須昌城,曾經人口稠密,直到宋朝時仍有不少居民。公元1000年左右黃河決口,這片區域被河水淹沒,城邑沉入了水底。


水下考古人員下潛後發現,東平湖裡一千多年的淤泥堆積厚達二十米,考古作業難度很大。儘管如此,水下考古人員還是在水中發現了隋代的「清水石橋」。這座橋在世界橋樑史上赫赫有名,比現存最古老的趙州石橋還早五年,而且長度更長。它曾經是學術著作里的「傳說」,這次考古證明它確實存在,並依舊保存完好。


被評為「2017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的「廟島群島海域水下資源普查」項目是由來自北京、浙江、海南及山東省內的水下考古隊員聯合組隊開展的。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陸地調查、物理探測掃描與潛水探摸、水下機器人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掌握的水下文化遺存線索開展調查。普查項目自2017年8月10日開始,至10月19日結束,歷時兩個多月。其中,物探掃測發現重要線索14處,潛水探摸排查3處,機器人探查確認沉船1處。通過調查走訪,新獲取水下疑點線索236處,為東北亞海上交通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積累了潛水探摸工作經驗。

(原文標題:水下考古:水裡探寶,打撈沉沒的歷史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江西吉州窯茅庵嶺窯址考古收穫豐碩
葛承雍:天馬與駱駝——漢代絲綢之路標識符號的新釋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