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西江月·井岡山》「黃洋界上炮聲隆」,講的原是這發炮彈
1928年7月,為打破敵人「會剿」,在敵前鋒逼近永新時,毛澤東率31團在永新附近將敵圍困在永新縣城30里內達25天之久,而朱德、陳毅則率領紅軍主力28、29團向敵占區茶陵、酃縣進攻,迫使來犯之敵慌忙回援茶陵,因而擊破了敵人的首次「會剿」。
但正當此時,28、29團向湘南冒進,結果在郴州先勝後敗,剩餘部隊同28團一起向桂東轉移。毛澤東得知消息後,親自率31團前往桂東迎接紅軍主力。
8月下旬,湘、贛兩省敵人探得紅軍大部隊遠在湘南未回,井岡山根據地空虛,遂糾合4個團兵力,分兩路「會剿」。守衛井岡山的只有32團和31團團部,勢單力薄。駐永新的31團一營除留下1個連在原地牽制敵人外,其餘部隊連夜從永新趕回井岡山。時任永新縣赤衛大隊大隊長的賀敏學(毛澤東第三任妻子賀子珍的哥哥),率永新部分地方武裝也隨同上山參戰。
朱雲卿
敵強我弱,眼看戰事極為不利,31團團長朱雲卿感嘆道:要是我們也有炮就好了。在他身旁的賀敏學突然記起:龍源口戰鬥時,32團曾繳獲過一門迫擊炮,壞了一個地方,送到茨坪軍械所修理,不知修好了沒有。朱雲卿喜出望外,準備派人到茨坪去取。賀敏學考慮自己熟門熟路,又是戰鬥間隙,便和連長譚希林、班長劉榮輝同往。他們來回4個小時,到下午4點左右,終於把迫擊炮以及僅有的三發炮彈抬上了黃洋界。
黃洋界,距當年紅軍總部機關的茨坪約25華里,是寧崗、永新、酃縣進入井岡山腹地的必經通道。當年紅軍在井岡山設有五大哨口,分別控制井岡山的五條道路,其中黃洋界哨口最關鍵。
此時,戰鬥進行得正激烈。敵人的攻勢雖沒有當初猛烈,但紅軍和赤衛隊的抵抗卻越來越弱,不僅子彈所剩無幾,人也乏了。這門姍姍來遲的迫擊炮,在連發兩發啞彈後,最後一發終於吼響了。敵軍見紅軍有炮,以為主力回撤,倉皇逃跑。黃洋界保衛戰勝利了,井岡山根據地保住了。敵我力量雖如此懸殊,但井岡山軍民憑險抵抗,最終以少勝多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9月5日前後在遂川大汾,當朱雲卿把黃洋界保衛戰的情況向毛澤東彙報後,毛澤東深有感觸,欣然命筆,寫下了《西江山·井岡山》的華彩篇章: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其中,「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一句,就是對這關鍵一炮頗具浪漫色彩的描繪。可以說,這一炮對保衛黃洋界乃至井岡山根據地都起到了非同尋常的作用。賀敏學在關鍵時刻,自告奮勇和戰友抬炮上山,功不可沒。有關此事,他從未對外界講過,所以人們只知道黃洋界保衛戰中那一炮起了特殊作用,而不知抬炮攜彈者何人。
劉榮輝
幾十年過去後,已是解放軍中將的譚希林和總後勤部秘書長的劉榮輝才道出此事。賀敏學的永新老鄉,曾任貴州省委書記、全國政協常委的李立,在晚年回憶井岡山鬥爭諸事時,也留下了一行簡短文字:「(黃洋界)保衛戰的時候,他(指賀敏學)在小井一個倉庫里找到了三發炮彈,搬到哨口上,在俘虜里找到了一個炮手,結果三發炮彈,只打響一發。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中,『黃洋界上炮聲隆』,講的就是這發炮彈。」
※他是毛主席的鐵杆粉絲,夢想成為幾內亞毛澤東,最終成功圓夢
※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卻因少年時的一件事,一生再也不吃醬油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