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憑什麼覺得我不行?

你憑什麼覺得我不行?

最近我們部門在招聘。

招聘是一家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用《天下無賊》里黎叔的名句就是「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身處一家待遇還挺好的公司,所以打開了某招聘APP,就有不少同學來應聘。

(真不是自吹自擂,我們年度旅行去塞班和日本、公司氛圍好、上班不打卡全靠自覺、五險一金繳納絕不弄虛作假,這裡歡迎大家推薦人才)

結果我在今天第一個初步接觸的時候,遇到的一個震撼我的反問是:

「你憑什麼覺得我不行!」

經過這樣的質問,我第一時間慚愧了起來。所以翻了翻聊天紀錄,復盤了我的心路歷程,是不是真的太武斷了。

借這個機會,也願意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悟。

1、陌生的簡歷

我工作十來年了,自己以前也不怎麼會寫簡歷,大學畢業去面試,別人很厚的一本簡歷,用文件袋裝好,一個簡歷的成本高達5元錢。

那時候,我的簡歷只有一張A4紙。

(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一張紙有時候效率其實更高,這裡是說自己確實以前不怎麼善於寫簡歷)

但最近反而感覺自己對簡歷的「經驗值」突飛猛進,我想這要歸功於「換位思考」——因為我現在知道組織想要什麼樣的同學了。

介紹一下,我們是一家新媒體公司,我們的部門對員工的要求總結起來也很簡單:會玩!

如果做不到會玩,某種意義上「愛玩」「貪玩」也行,畢竟年輕人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好好培養就有希望。

我一般都是先跟潛在的同學們要一輪簡歷,看看他的工作經歷。

這是第一步。

但是,這個過程里,我就發現很多人真的把工作經歷,當成了「經歷」。只是告訴別人,我在什麼公司干過,而缺乏最重要的內容——幹了什麼,取得了什麼結果,學習到了什麼。

這很重要啊!

如今,作為一個面試者而非被面試者,我才知道,在哪兒做過,重要。但是做了什麼,更重要。

在BAT工作過,重要。但是這些大公司里,也不是沒有能力水平一般的人。

打個比較差的比喻,畢竟每一個公司,想要招聘的都不會是一個夸夸其談「老子曾經在城裡下館子都不要錢,今天來你們破廟吃個西瓜還要錢」的人。

簡歷,就是你和潛在公司進行溝通、互相了解的工具;而工作經歷一欄,最重要的是對你實際能力的「證明」。

對立,是證明你在項目里能力的內容,而不是證明BAT有多麼偉大的內容。後者無需你用簡歷證明。

可惜,大多數時候,都看不到。

2、管理好情緒了嗎

再說一下,為什麼有面試的人會問我:「憑什麼覺得我不行」

就像我前面說過的,我們是一家新媒體公司,我們部門同事的平均年齡是90後,現在已經有不少95、96年的新同學了。

說說今天在招聘APP上交流的這位姑娘,自我介紹父母都是公務員,從小家庭管教很嚴格。

簡歷給我看後,發現都是一些比較沒有新媒體感覺的文章,都是企事業單位的那種歌功頌德的寫法。

於是我繼續問,自己平常有沒有嘗試一些內容,比如抖音、興趣部落、公眾號、知乎,甚至自己熟悉二次元,喜歡玩音樂都行,說說看。

她說,「我喜歡看公眾號,可讀性比較強的東西」。

然後我問,自己有嘗試寫過嗎,可以給我看看。

然而,得到的回答是「否」。

嘗試了這些後,於是我拒絕了:我們可能不大合適。

沒想到,這位個性強的妹子就開始質問我,「憑什麼覺得我不行,你都不了解我就武斷說我不行。」「我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跟你多說」。

事實上,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了。也不是很震驚。

同樣的是,每次遇到這樣的接觸過程,都讓我感覺,我說的不大合適,是對他們的詆毀。

「如果你有,你倒是給我看啊,證明我是錯的。」給我看,我是真心想看的!否則為什麼還要聊呢?

我已經努力跟你要了,然而我還是看不到。

其實我挺了解現在的90後的,我老婆就是典型的90後,我挺喜歡研究她的行為和心理的。

感覺很多年輕人很反感被人定性,「你是什麼樣的人」。

但是我真心覺得,世俗的世界,就真的是被人評價的世界,否則怎麼又會有「口碑」「人品」這樣的詞呢。有人的地方,就有評價、定性。

有很多東西,不關注不提他們,這個世界依然存在。

我也覺得,很多年輕人不承認的,不喜歡和害怕的,其實也只是拒絕或失敗而已。

一個成熟的人,不是成功,而是失敗帶來的經驗教訓一刀一刀割出來的。

(下次再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理人 的精彩文章:

冬奧會第一天,中國代表團合影「中國館」,竟遇到馬雲!

TAG:中國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