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汽、東風、長安三大集團合併短期內「沒戲」 合作先從製造領域開始

一汽、東風、長安三大集團合併短期內「沒戲」 合作先從製造領域開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耿慧麗去年以來,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國企集團之間的合併傳聞不斷,今年,三大國企之間的合併是否會由傳聞變事實?從2018兩會期間長安與東風集團高管們的表態可以看出,短期內不太可能。

對於外界一直揣測的長安、一汽和東風重組的消息,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重組,這是國資委層面的事情,我做不了主。就目前來看,我們沒有收到任何重組訊息,我個人判斷短期不會有變化,因為它已經很大了。」

另據彭博社報道,東風集團董事長稱與一汽、長安汽車仍在制定合作方案。

不管是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坦率明確的回應,還是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簡約含糊的回應,都能看出,三大集團合併這事還沒影,不在企業的議事日程之內。雖然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未對三大合併傳聞發表看法,但從其兩會期間大談紅旗,再次表態:「一汽要把紅旗培養成為中國第一、世界著名的品牌」的言論來看,振興紅旗,推動一汽改革依然是一汽今年的核心工作。

雖然合併一事還沒影,但是三大集團之間的合作卻有了實質性的落錘。3月9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領域合作項目推進會暨項目批准啟動簽字儀式在東風公司總部舉行,正式啟動製造領域第一階段6個合作項目,標誌著三大車企「國家隊」的合作開始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次啟動的6個合作項目分別是:鋼鋁混合車身製造技術及工藝研究,轎車發動機熱噴塗技術研究,面向汽車製造全流程的工業大數據服務創新與應用,新能源乘用車工廠規劃設計和建設規範,高強鋼熱成型技術應用研究,構建FDC自主品牌卓越生產方式。

2017年12月1日,三大集團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隨後,三方戰略合作分成13個大組分別開展工作,其中,製造領域的合作率先啟動、走在前列。2017年12月19日,三方召開了製造領域合作工作對接研討會;2018年1月15日,中國一汽發展製造部,東風公司科技工程部,長安汽車製造物流部、工藝技術部簽訂了《製造領域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製造領域合作框架協議》指導意見,三方成立了製造領域合作推進機構,經過共同研討,提出了第一階段6個項目課題,並組建了項目團隊。

從三大集團官網披露的合作進程來看,三方在製造領域的合作探討進行得非常順利,在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簽署後三個多月便敲定6個具體項目,進入實際落實階段。在合作涉及三方,而且都是國企的情況下,三方合作能在短期內順利開局,確實不錯。但憑心而論,業界更期待看到的是,三方在新能源、智能網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領域的合作進展。

去年2月,一汽與東風汽車宣布共同創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啟動技術層面的戰略合作;10個月後,三大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並將合作範圍擴大到四大領域,其中也包括前瞻共性技術創新的合作。如果近期三大簽署合作協議的是有關前瞻共性技術創新的具體合作項目,相信受到的關注度會遠比現在高。

在外界看來,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技術既是前瞻技術,也是眼下市場和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技術,已經由概念炒作到了實際應用裝車的階段。而三大集團在這一領域的表現,已經落後於上汽、廣汽、北汽等國企,更落後於造車新勢力們。

某種程度上,外界評判一汽、東風、長安三大之間的合作是否成功的主要標準,不會是在聯合採購節省多大成本,製造工藝上有多大提升,而是在面向未來的關鍵技術上有多大突破。

如果三大集團還在「前瞻技術中心」的名義下不緊不慢,甚至虛與委蛇,三方的合作也很難結出令人耀眼的果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敬志在必得的雄心,和通向成功的努力——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
沒有莎士比亞的「百年戰爭」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