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名人是這樣教孩子的,趕緊學學吧

國內名人是這樣教孩子的,趕緊學學吧

我們前天在微信平台上做了一個實驗調查,郭靖和楊康如果到了21世紀,你覺得誰的成就會更高?結果男主角郭靖,居然被男配角楊康給秒殺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邪惡戰勝了正義,但至少這個調查結果反映了咱們當今社會的一個非常沉痛的教育現實,那就是:我們在書里學到的,往往和我們在生活中親眼看到的,有非常大的距離。

菲利普·津巴多曾經說過:我們的道德,取決於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看法。當我們覺得世界美好時,我們自然會變得高尚,而當我們覺得世界醜惡時,我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走向邪惡。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他的世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如何看待家庭,決定了孩子會選擇一個怎樣的人生。

李嘉誠教子

李嘉誠對兩個兒子的培養教育抓得很早。他要求兒子生活上克勤克儉,不求奢華;事業上注重名譽,信守諾言。他特別教導兒子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佔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

當李澤鉅和李澤楷到八、九歲時,李嘉誠召開董事會,就讓兒子坐在專門設置的小椅子上列席會議。開始兄弟倆覺得新奇好玩,瞪大眼睛,認真聽父親和各位董事討論工作,有時大家爭得面紅耳赤,吹鬍子瞪眼睛,兄弟倆嚇得哇哇直哭,李嘉誠說:「孩子別怕,我們爭吵是為了工作,正常現象,木不鑽不透,理不辯不明嘛!」

有一次李嘉誠主持董事會討論公司應拿多少股份的問題,他說:「我們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我主張只拿9%的股份。」

董事們有的贊成,有的反對,爭論不休。這時李澤鉅站在椅子上說:「爸爸,我反對您的意見,我認為應拿11%的股份,能多賺錢啊」弟弟李澤楷也急忙說:「對只有傻瓜才拿9%的股份呢!」

「哈哈,」父親和同事們忍俊不禁。他說:「孩子,這經商之道學問深著呢,不是1+1那末簡單,你想拿11%發大財反而發不了,你只拿9%,財源才能滾滾而來。」

實踐李嘉誠的決策是英明的。公司雖然只拿了9%的股份,但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後來李澤鉅和李澤楷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想在父親的公司施展才華,干一番事業。李嘉誠沉思了片刻說:「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兄弟倆都楞住了,說:「爸爸,別開玩笑了,您那麼多公司不能安排我們工作?」李嘉誠說:「別說我只有兩個兒子,就是有20個兒子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想還是你們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合格到我公司來任職。」

兄弟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把他們推向社會,去經風雨,見世面,鍛煉成材。

兄弟倆到了加拿大,李澤鉅開設了地產開發公司,李澤楷成了多倫多投資銀行最年輕的合伙人。李嘉誠在香港常常打電話問兄弟倆有什麼困難他可以幫助解決。兄弟倆總是說:「謝謝爸爸的關心。困難是有的,我們自己可以解決。」

其實李嘉誠不過是隨便問問,並不真的想幫助他們解決什麼困難。當然兄弟倆對父親的為人最清楚了,你真的求他幫助解決困難,他也不肯幫助。父親的「冷酷」得似乎不近人情,但兄弟倆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兄弟倆在加拿大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把公司和銀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

兩年後,李嘉誠把兄弟倆召回香港,滿面春風地說:「你們幹得很好,可以到我公司任職了。」並面授他們一些經驗說:「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會有助於你們的事業。」

李嘉誠欣慰地看到兩個兒子的迅速成長和出色業績,終於可以心安理得地宣布退休了。每當人們稱讚兄弟倆時,李澤鉅說:「感謝父親從小對我們的培養教育,它是最好的商業教師,尤其在教授「不賺錢」這點上。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最主要的是怎樣做一個正直的商人。」

曾國藩教子有方

曾國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僅學識淵博、見識闊宏、文武兼備;而且當時的朝庭信賴他,滿朝文武官員欽佩、尊敬他;死後被謚為「文正」、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的一生,謙虛誠實教子有方。他的兒子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自修英文,成為清末著名外交家;紀鴻研究古算學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孫輩也出了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昭掄,曾約農這樣的學者和教育家。

(曾國藩畫像)

曾國藩在教子方面有三個方面給人啟迪:

----教育子孫讀書的目的在於明白事理。他致力於培養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注意觀察他們的天賦、潛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培養、雕塑。他認為一個人只要身體好,能吟詩作文,能夠明白、通曉事理,就能有所作為,就不悉沒有飯吃,就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認為當官是一陣子的事,作人是一輩子的事;官銜的大小不取決於自己,而學問的多寡則主要取決於自己。

----教育子孫要艱苦樸素。曾國藩在京城時見到不少高於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胸無點墨,且目中無人。因此,他不讓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長沙等繁華的城市,要他們住在老家。並告誡他(她)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準掛「相府」、「侯府」的匾;出門要輕車簡從;考試前後不能拜訪考官,不能給考官寫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為自己的父親是曾國藩反而更擔心自己的言行不夠檢點、學識不夠淵博而損害自己的父親的聲譽。所以他們磨礪自己,迎難而上、奮發圖強。

----身教重於言教。曾國藩很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對自己的孩子的影響,凡要求小孩於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儉樸,兩袖清風。傳說他在吃飯遇到飯里有谷時,從來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齒把谷剝開,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穀殼吐掉。他要求紀澤、紀鴻也這樣。他日理萬機,但是一有時間,就給小孩子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還常常與他們交換學習、修身養性的心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曾國藩既是父親又是朋友;既是經師又是人師。他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孩子們都非常欽佩、崇拜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人生偶象和座標。

如今,有些父母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有些自己遊山玩水、揮霍亂費、嫖賭逍遙,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有些家長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自己的小孩子學有所成;有些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卻不關心孩子的操行;等等。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子女反其道而行之,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注重言教,而不注重身教;或者只注重他們的學習,而忽視他們的德行。

陳景潤: 民主對待孩子

陳景潤不僅是數學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

兒子名叫陳由偉。陳景潤對獨生兒子的培養方法是:民主對待兒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長,使他的思維方法更具有個性。陳景潤認為孩子有個性才能成才,文藝家、政治家、科學家都靠個性的發展才獲得成功。

(陳景潤一家)

陳景潤希望兒子將來也當科學家。陳由偉天生聰明,每當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開看個明白。一個玩具幾十元,當母親的便拉下臉來嚴肅批評兒子。這時,陳景潤總是樂呵呵地站在兒子一邊說:"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開玩具證明他有求知慾望,能研究問題。當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對。"

兒子上小學後,常常向陳景潤談自己的事,學習、勞動或與同學的往來。陳景潤認真聽著,然後為孩子當參謀,或表揚或批評糾正。很快,他就獲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兒子成了朋友。

陳景潤認為,教育培養孩子,要因人而異,不同環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這正是這位舉世聞名的數學家的過人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世覺 的精彩文章:

世界電影片段

TAG:影像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