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五次北征的真相可沒那麼牛哄哄
永樂朱棣的五次北征,被很有氣勢地形容為「五齣漠北,三犁虜庭」,像犁地一樣把蒙古人的地盤連根翻了個底朝天。單看這些形容詞,我們會以為朱棣給予敵人以何其具有毀滅性的打擊。
歷史上,對朱棣的遠征蒙古評價很高,但是 1449年,距離朱棣最後一次遠征蒙古剛剛25年,就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朱棣的太孫皇帝朱祁鎮成為階下囚。
因為這個,有人認為朱棣的五次遠征蒙古,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笑話。
我們只要細看隨駕親征的官員所做記錄,就能發現出很多問題。
翰林檢討金幼孜,跟隨朱棣參加了永樂八年、十二年兩次北征,其間,逐日記錄經過,後成書《北征錄》(亦稱《北征前錄》)、《北征後錄》,是這方面最直接的第一手資料。
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師出北京,一路遊山玩水、狩獵賞景,所獲者野馬、狡兔、黃羊耳,金幼孜能夠記錄下來的朱棣談話,也無非「汝等觀此,方知塞外風景」。「汝等觀此,四望空闊,又與每日所見者異」一類品鑒風光之語。在路上行了整整三個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報第一次軍情:某胡騎都指揮使「獲虜一人至」。第二天,五月九日,再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之後,敵又無蹤影。直到六月九日,總算見到一小股比較整齊的敵人「列陣以待」,「上麾宿衛即催敗之,虜勢披靡,追奔不十餘里」。這「十餘里」的追逐,竟然就是朱棣驚天動地第一次北征之最大戰役。後面,僅偶遇「游虜」而已。六月十四在一河邊發現「游虜」,「虜愴惶渡河,我騎乘之,生擒數人,余皆死。虜由是遂絕」。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軍回到北京,第一次北徵結束。
「獲虜一人」、「追奔不十餘里」、「生擒數人」……這就是永樂大帝從二月十日到七月十七日,歷時長達五月有餘、用兵五十萬,如此波瀾壯闊的北征,所取得的「自古所無有也」的輝煌戰果嗎?而且最奇的是,「虜由是遂絕」———只抓了幾個俘虜,怎麼會「絕」呢,又怎麼「絕」得了呢?
-
跟第一次比,永樂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戰果堪稱「巨大」,但也不過「斃賊數百人」,且是以「五十萬之眾」對「可三萬餘人」極懸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以後三次,就近於搞笑了。
永樂二十年的北征,三十萬大軍未至,韃靼首領阿魯台率部望風而逃,朱棣完全撲空。即便一貫極盡粉飾之能事的《太宗實錄》,在添油加醋編造 「殺首賊數十人,斬馘其餘黨無算」之餘,也還是閃爍其詞地透露了實情:「醜虜阿魯台聞風震懾,棄其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既稱「遠遁」,當然連影子都見不著了,何來「首賊」可殺,且至「數十人」?彼此矛盾,其說不攻自破。真實情況如何呢?此次北征系因阿魯台的韃靼部寇興和(今屬內蒙)殺明朝守將王煥而起,可是阿魯台聽說朱棣親統大軍來伐,就溜之大吉,朱棣根本沒有跟他所欲「懲罰」的韃靼人交上手。沒找著韃靼人,他就拿另一部落即東部蒙古的兀良哈人出氣,所殺數百人亦屬該部落,而且多為老弱平民。時任禮部郎中的孫原貞隨軍參戰,他描述說,蒙古人在明軍將至之前,「各先遠避,保其種類,是以天兵如入無人之境。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並獲其馬牛羊以歸」。如入無人之境,殺俘老弱平民,這也算「蓋世奇功」?
第四次即永樂二十一年的北征,如出一轍,阿魯台又使用「敵進我退」這一手,朱棣則再次撲空,再次「如入無人之境」。他正懊喪之際—— 《明史》的說法是「帝方恥無功」———另一蒙古部落首領前來歸附,朱棣總算可以搪塞一把,就像前一次殺俘兀良哈部老弱以充戰果那樣。
永樂二十二年最後一次北征,索性空手而回,連可以冒充的「戰果」也沒有。整個過程從頭到尾,「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輒(應為「轍」 字之誤,抄者所錯)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人(應為「久」字之誤)」。「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無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師」,行至榆木川(今內蒙多倫)一命西歸。
如雷貫耳的「五齣漠北,三犁虜庭」,實情原來如此。
每次北征,均出動二三十萬至五十萬不等的人馬,聲勢這麼浩大,但遭遇的敵人往往僅千百,最多一次「可三萬餘人」。這就好比動用每秒運算十億次的超級計算機,解一道最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明顯多餘,明顯不上算。朱棣不會不知道,但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我替他分析,可能有四個原因。
第一,是老話題了———作為非法的篡位者,他亟須以種種「不世」之偉業,來為自己正名,樹立威信。我們看,即位以來他就不斷折騰,而且全是極大的動靜,幾乎沒有一天停歇過,最後連死都死在實施「壯舉」的過程中,可見其心理壓力之大。說實話,這也真夠難為他的了。
第二,他是個很虛榮、又很在乎表面文章的人,一心想干驚天動地的大事,以廁身於歷史上的偉大君主行列;或者說,他所理解的偉大君主,應當是轟轟烈烈的,氣吞山河的,建立豐功偉績的。這一點,跟他父親頗不相同。朱元璋將蒙古人趕回沙漠,是史上光復中華的第一人,原本很有理由自視甚高,然而他反倒相當謹慎,一生很少追求大而無當的虛榮,治國的基本思路是務實———國家一旦統一,立即集中精力於國內建設和民生問題;國防思想注重構建牢靠的防禦體系,對外政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除了修建南京,沒搞過什麼太興師動眾、勞民傷財的事。朱棣則是另一極端。試看從燕王時代到駕崩榆木川這二十來年時間裡,他先後發動一場全面的國內戰爭(「靖難之役」)、六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一次對安南,五次對蒙古諸部落),決定並實施遷都和對北京的營造,六次派**艦隊遠航,此外還有完整地重新疏通大運河、修建大報恩寺等一系列巨型工程……洪武時代的三十年,好不容易從戰亂中恢復並重建的經濟,就被他如此沒完沒了的好大喜功揮霍掉。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很在乎自己能不能成為「偉人」。他的大臣們都懂他這心思,所以在每次明明華而不實的北征之後,紛紛獻上如此的讚歌:「威德所加,不遠過漢高(劉邦)哉?」「乘輿所至,蓋漢武(劉徹)唐宗(李世民)所不到者。」「聖德神功,巍然煥然,直與天地准。」「萬世不拔之功業」,「自古所無有也」,「神功烈烈,聖德巍巍,與天齊兮!」別人歌功頌德不算,朱棣自己在北征途中,所到之處,也迫不及待地留名,樹碑立傳,制銘刻石,大書「一掃胡塵,永清沙漠」、「於鑠六師,用殲醜虜」之類的豪言壯語。
第三,或許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疑心朱棣五次興緻勃勃的北征,除展現其「雄偉抱負」外,也兼帶有遊山玩水之打算。其實,這樣揣想朱棣並不見得過分,喜歡遊山玩水,向來是帝王們的傳統,那些性情不安分、愛折騰或自以為胸懷寬廣的帝王,尤其在皇宮和京城待不住。秦始皇是個例子,隋煬帝是個例子,朱棣的六世孫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個例子,以後的康熙、乾隆也是個例子。這幾個人性情都比較「恢弘」,不能做到安安靜靜,故而喜歡飽覽祖國大好河山。也有相反的例子,單說明朝皇帝,就是安靜的居多。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很少離開;弘治、嘉靖、萬曆、天啟、崇禎這幾個皇帝,也都缺乏旅行的興緻,其中嘉靖皇帝最奇絕,過於安靜,以致躲到西苑裡不出來,鑽研他的道教,許多大臣多年欲見其一面而不能。朱棣跟他們不一樣,當燕王時他就帶著兵到處跑,做了皇帝更閑不住,讓他憋在京城和宮裡,估計八成會得病。你看他在位二十多年,不論在南京或後來的北京,正經待在那裡的時間極有限。從他北征途中見著塞外風光而發的感慨,分明可以感到,除了是「御駕親征」的天子,他也很有一番旅遊者的意識,到處勒石留言,跟今天每每在景點歪歪斜斜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遊客似乎沒有多大分別;此外,對朱棣來說,塞外也算故地重遊了,年輕時作為燕王他曾統軍來到此地,所以不能排除他現在以當了皇帝的心情,到此舊夢重溫,別樣地體驗往昔的榮光———人都是懷舊而自戀的,朱棣恐怕尤如此,他在給金幼孜等指點塞外風光時,言談話語間很有「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炫示感。
第四,朱棣的北征,是他縝密謀劃的某個龐大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涉及遷都北京、削藩這兩件對鞏固其到手的權力至關重要的大事;換言之,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他必須走出北征這招棋。思考不妨從這裡開始:御駕親征究竟有何必要?實際上看不出有任何必要性。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也搞過一次北征,但是他沒有也不必親自出馬,而由燕王朱棣和晉王朱*9?擔任統帥。歷史上,皇帝向來不可輕動,如想表示重視,派親王或至多太子以皇帝名義出征,規格就足夠了。征安南的時候,作為軍事行動,其規模尚在北征之上,朱棣更有理由重視,但他卻未自己挂帥。他何以單單對北征如此熱衷,每次皆躬親其事?還有,從前面所述可知,五次北征的隆重上演,實際上是小題大做,甚至所謂敵情也純屬子虛烏有,這不能不令人疑其另有文章。我們可以留意,在時間上,北征恰恰是隨著營建北京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展開,以及工程開工日近而發生的。我們當還記得,永樂五年徐皇后病故,朱棣藉機把皇家陵寢遷至北京,派官員和命理家擇「吉壤」,永樂七年結果出來了,朱棣去北京驗收,竟就此留下不走,而第二年,他便發動第一次北征。這絕非時間上的巧合,明顯是緊湊弈出的有連貫性的兩手———陵址安置在昌平,顯示了他遷都北京的決心;而以北京為基地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則意在增加北京的政治軍事分量,同時使他得以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以北京為中心,來削弱南京的意義。又如我前面講過的,遷都北京還不是他的底牌,遷都隱含了他另一個處心積慮的目的,即改變洪武時代以幾大「塞王」負責北部邊防的布局,將後者遷往內地,然後自己來填補塞王內遷所造成的邊防空虛,此系旨在釋塞王兵權、消除權力隱患的苦心經營的一手。而為了顯示塞王內遷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損傷,他必須大張旗鼓地一次又一次搞「御駕親征」,宣傳其「戰果」,以證明其決策的正確。朱棣「五齣漠北,三犁虜庭」,從其過程看,明顯不必要,並帶有刻意而為的痕迹;換成今天的話來講,基本屬於為遷都北京和削藩這兩大目的而服務的政治「作秀」。
他這一作秀不要緊,銀子可就花得如流水一般。茲以永樂二十年第三次北征為例,我在《太宗實錄》里找到他所動用的人力物力的一項統計數字:
共用驢三十四萬頭,車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三輛,挽車民丁二十三萬五千一百四十六人,運糧凡三十七萬石從之。
這遠非整個此次北征使用的人力物力,甚至也非全部後勤使用的人力物力,而僅僅是後勤中運糧這一項所使用的人力物力,卻已到令人咂舌的地步。想像一下,三十多萬頭驢、十多萬輛車、二十多萬民夫、三十多萬石糧食的付出,末了只換來數百名戰俘(多半還是老弱平民),這樁買賣是否太虧了?朱棣當然不會心疼,因為花的是百姓的錢,受苦受難的也是百姓,而他卻收穫了「萬世不拔」的稱頌,何樂而不為?
一次北征即如此,他竟然總共搞了五次!還要加上征安南、造北京、下西洋……國無寧日。
難怪在他死後,那個叫黃澤的湖廣官員,不避斧鉞,公然抨擊永樂時代「丁男疲於力役,婦女困於耕耘;富者怨征斂之繁,貧者罹凍餒之苦」。
可幾百年後,頗有人既不研究歷史,也不把屁股坐在人民一邊,只是看見朱棣「尚武」、「勇於拓疆」,就慷慨地送他一頂「有作為君主」的高帽子。
來源鐵血網
※洋畫家筆下清末民初的中國,美呆了!
※京城最正宗的50家百年老字號招牌菜,咱從頭兒吃起!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