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研·晚安好夢】尋找理性的光輝

【小研·晚安好夢】尋找理性的光輝

尋找理性的光輝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哲學,是對人類行為的再反思,對人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這門科學似乎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既包含著人類對於未知領域事物的思考,又像是科學一樣訴諸於人們自身的理性,而非權威。

在《西方哲學史》中,作者從人類的第一個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著筆,向讀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紀以來,直到近代哲學的發展輪廓;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幾乎任何一個重要的哲學觀點我們都可以在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評述。在書中,作者對這些哲學觀點的評述清晰而明智,表現了一個學術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嘆服。如評述柏拉圖關於閑暇產生智慧的表示質疑,對此,作者作了詳細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圖的這種思想與近代思想作比較,推出柏拉圖該種思想存在的明顯問題;然後作了一系列的假設,假設柏拉圖的思想或者說假想成立,經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後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來,把政府交託給他們,這仍然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擁護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尼采說;「上帝已死,英雄已死。」目的就是告訴世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理性才是人們最高的智慧所在。

有人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死,二者皆可拋。」而真正的自由絕非僅僅是身體上的自由,而是思想之自由。在如今的法制社會,人人都關注「人權」的這樣一個時代,思想自由無非是對人權最大的保障。正如「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然而這種自由又是一種「有限自由」,借用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來說,公民之間以「契約」的方式維持著社會的秩序,而這一「契約」便是法律。我們每天學著各種道德規範,各種行為準則,各式的條文條例。然而,這些都不是我們形成自身道德觀的直接力量,真正約束我們行為的力量是來自我們內心的信仰。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道德底線一再的下滑。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國民普遍缺乏信仰。沒有信仰,敬畏之心便無從談起,又何來的道德觀。換句話說,「理」從心來,你所信仰的,就是你所堅持的,這種信仰源於理性,卻又並不抽象,在現實生活中頻頻得以表現。無論你是宗教信仰還是政治信仰,只要有信仰,人生的路終究不會走偏。而往往沒有信仰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他們沒有內心深處的敬畏,往往做事隨心所欲,唯利是圖。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西方哲學思想的產生於發展。西方的哲學思想始終圍繞著的是「自由」與「理性」。對比中國古代老子的哲學觀——中庸思想,就有很大的不同之處,西方的哲學以解放思想為中心,強調一個人作為存在對世界的重要意義,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實現的這一途徑也是通過自我反思,自我經歷而得到,這有些像中國的「陸王心學」,而到近代,又有轉向「理學」的趨勢。而中國的傳統哲學,則更多地是自我領悟,《道德經》中說;「道可道,非常道。」意為可以名狀的哲學道理都非真正的至理。老子的哲學觀,更多的是「道法自然」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與規律的相契合。

認真閱讀此書,收穫的不僅是對西方哲學史的了解,更多地是對羅素縝密的邏輯和極強的推理能力的學習和哲學思想的再認識,這也對今後的生活有所裨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會 的精彩文章:

TAG: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