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厲害了,寫人死,把人寫活!
如何才能把人物「寫活」呢?不妨學學司馬遷,用「寫死」的方式把人物「寫活」。
雖然司馬遷的《史記》不是小說,但文學作品的創作,有很多相通的操作可以相互借鑒。搞創作,講道理不如講故事,堆形容詞不如還原場景。
人生除死無大事,要寫就寫大事,就把死亡的情景寫上一回,用「寫死」來把人物「寫活」。
作為最優秀的歷史大家、散文大家,司馬遷「寫死」著實一流,《史記》一百三十篇,大量涉及死亡,但司馬遷寫歷史人物的死,卻是各具特色,以歷史人物的「死」來表現歷史人物的性格,讓歷史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孔子之死。
《史記》中最讓我動容的死,是孔子的死。
孔子死之前,正害大病,子貢來探望孔子,孔子拄著棍子,立於門外,對自貢說:「賜啊!你怎麼來得這般遲啊?」
孔子說完,嘆息了一聲,唱到:「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唱著唱著,便流下了眼淚,這淚水中飽含著夢想未曾照進現實的不甘,孔子自知時日不多了,對自貢說:「天下無道久矣,但卻不任用我的主張。夏朝人死後被停放在東廂的台階上,周朝人被停放在西廂的台階上,殷商人被停放在堂屋的兩柱之間,昨晚,我夢到自己在兩柱之間被人祭奠,我的先祖就是殷商人啊!」
這一段話說得人撕心裂肺,孔子當是不怕死的,但孔子怕自己的主張始終不會被採納,孔子多麼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主張發光發熱啊。
但孔子看不到了,孔子夢到了自己死亡後的場景,孔子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去見周公了。
七天以後,孔子去世了。
李斯之死。
每每讀到李斯之死,讀到李斯死前與兒子說的話,我的心都一剜一剜地疼。
李斯曾為上蔡小吏,上廁所時看到廁所中老鼠四顧張皇抱頭鼠竄,突然想到倉庫中的老鼠,倉庫中的老鼠吃得又大又肥,見到人來,也是不以為意,旁若無人,而廁所中的老鼠,不但膽小,而且瘦小。
見此情景,李斯不禁感慨,人跟老鼠本沒什麼兩樣,人有什麼樣的表現,關鍵在於人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於是,上一回廁所便大徹大悟的李斯,背上行囊,去尋荀子,求學去了。
十幾年後,李斯位極人臣,無罪被誅,引頸待戮之時,李斯想到了年輕時在上蔡的生活,這一回,他想到的不是那一群老鼠,而是帶著孩子外出打獵的場景,他問他的兒子: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我想跟你再一次牽著家中的小黃狗,一起從上蔡的東門出城,到郊外去打野兔,還能做到嗎?」
你奮鬥了一生,只想逃出故鄉,到大都市去,待到你臨死的那一刻,你再一次想到故鄉,但故鄉,再也回不去了。
實際上,太史公在《史記》上寫過很多人的死,寫得生動的,比比皆是,太史公用這些人物的死,再一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讓人物立了起來。
如寫韓信之死,以韓信的一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表現了韓信的高傲和對呂后的不屑一顧;
如寫劉邦之死,以一句「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表現了劉邦的洒脫和仁義;
如寫項羽之死,以項羽的一句「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表現了英雄項羽的立地成佛;
如寫扶蘇之死,以一句「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表現了扶蘇的懦弱與不稱職,同時襯託了蒙恬的稱職,更以扶蘇的一句「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把扶蘇非常不合格的政治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歷史上有名的虞姬,真的死了嗎,是自殺還是他殺呢?
※有網友考證出,懦弱的劉盈並非劉邦的親生兒子,所以劉邦才會把他推下車,這是真的嗎?
TAG:遙望燕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