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沒有被斬而是死於獄中

揭秘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沒有被斬而是死於獄中

刀叔導讀:在《三國演義》的第九十五回中,馬謖立下軍令狀,率兵二萬五千人出守街亭。但他拒絕諸葛亮「當道紮營」的吩咐於前,又置王平「魏軍斷我水源」的警告於後,最終抵不住魏國名將張郃的猛攻,導致街亭失守,蜀軍大敗,隨後馬謖亦被諸葛亮斬首,這就是所謂的「揮淚斬馬謖」,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我們都被《三國演義》給騙了,正史上從來就沒有什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在領兵鎮守街亭之後,諸葛丞相根本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何來的「揮淚斬馬謖」?歷史上真實的馬謖也沒有那麼有骨氣,他在失掉街亭之後,並沒有把自己綁起來,去諸葛丞相的中軍大帳請罪,這貨而是直接就跑路了。不光如此,馬謖這一跑,還連累了他的好朋友向朗(蜀國名臣向寵的叔父),因為在馬謖潛逃時,向朗知情不報而被諸葛亮革職,而諸葛亮自己也因馬謖而自降其職。因此,稱馬謖為史上第一損友最為恰當不過。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馬謖少時素有才名,是侍中馬良之弟 ,與他的四位兄長們並稱為「馬氏五常」。馬氏五常中的老大馬玄、老二馬康、老三馬津在史書中沒有太多的記載,反倒是「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侍中馬良最為出名,但他在隨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中身亡。「馬氏五常」碩果僅存的就剩老五馬謖了,馬謖才氣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深為器重,任用他為參軍,每遇軍國大事,諸葛亮經常與他從白天討論至黑夜。

馬謖和馬良曾同為荊州從事,後隨劉備大軍同行入川。馬謖曾歷任綿竹令、成都令、越雋太守,由於他的才華橫溢而得到諸葛亮的賞識,雖然 劉備曾告誡過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應該說馬謖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而且馬謖與諸葛丞相的關係也非比尋常,在諸葛亮主政蜀國的那些年中,馬謖一直盡心儘力的為諸葛亮出謀劃策,否則諸葛丞相也不會如此的信任他。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一場龐大的北伐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然而此戰的結果世人皆知,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馬謖在鎮守街亭後慘敗而歸,直接導致了此次出擊祁山的蜀軍損兵折將,剛剛攻取的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諸葛亮在無奈之下只得退回了漢中。此時馬謖深知自己失去街亭的嚴重後果,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而知情不報,事泄後被免職在家賦閑長達二十年之久。馬謖最終被王平緝拿下獄,並被諸葛亮處以了極刑,然而在還未及行刑時,馬謖便於獄中病故了,這便是史書中記載的馬謖之死。

然而在野史和民間之中,還有一種關於馬謖的傳聞:

說馬謖在街亭慘敗給魏國名將張郃之後,諸葛亮被迫退軍漢中,馬謖因為出兵前曾立下軍令狀,所以在兵敗後入獄。但因諸葛亮憐其才能,不忍軍法處置,便將此事交與姜維處理,姜維揣摩到了諸葛亮的意圖,最後將馬謖貶為庶民,並對外稱馬謖已病死於獄中。

馬謖從此對姜維是感恩戴德,自此後改名為寧隨,一直輔佐姜維至死。

從以上的正史和野史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馬謖的確不是一個有骨氣、有才氣之人,雖然他不被劉備看好,但卻被諸葛丞相信任。被劉備賞識的大將魏延,卻沒有得到諸葛丞相的重用,諸葛丞相雖被譽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但在識人用人上,仍是稍遜劉備這位有著知人之明的一代雄主,這在失去街亭之後,諸葛丞相自己也曾親口承認,而我們的馬謖馬參軍,只不過是個損隊友。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MCN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要不是北匈奴犯二,陳湯怎可能雖遠必誅
為何有太多人對黃藥師評價不高?或許他太迷茫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