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語聊《水形物語》文章

誰語聊《水形物語》文章

電影是世界的一面鏡子。

大家好,我是誰語。

歡迎來到《不要臉脫口秀》。

本期視頻咱們聊一下在奧斯卡金像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球獎等大大小小19個電影類獎項,共計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23個獎,以及51個提名的奇幻愛情片,《水形物語》。

上期一口氣誰語已經說過,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拍這部片子,致敬了1954年的經典科幻恐怖片《黑湖妖譚》。

同樣都是兩棲人,我們看《黑湖妖譚》里的造型,再看看《水形物語》里的造型。

大體相似,但風格卻很不相同。

《黑湖妖譚》里的兩棲人是用來製造恐怖,嚇唬人的。

雖然他看上去是對女一號充滿好奇和善意的,最後的死也挺有悲劇色彩。

但跟作為正面角色的人類一比,始終是影片里的反一號。

而《水形物語》里的兩棲人呢,水靈靈的大眼睛,近似人類的嘴唇,即便是怪獸,那也是怪獸里的美男子。

尤其他脖子兩邊的鰭,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貴族范。

這樣的形象設計,當然是為了讓女主角看著喜歡,也讓觀眾看著稍微舒服點。

假如還是用《黑湖妖譚》里的造型,別說讓觀眾看著舒服,就算是女主角再孤獨寂寞,恐怕也很難喜歡上一頭外形醜陋的怪獸,更不用說幻想自己跟對方翩翩起舞了。

導演得在劇情上下更多工夫,才能讓女主角對兩棲人的感情顯得相對合理些,才不至於讓觀眾感覺很生硬。

所以把《黑湖妖譚》和《水形物語》這兩部電影都看完,了解到導演在兩棲人的形象上所做的工作,就很難不產生一個令人深悟痛覺的想法。

哪怕是跨越種族的愛情,那也是要看臉的。

然而,即便是如今經過美化的造型,女主和兩棲人產生感情的過程,很多網友也依舊認為缺乏鋪墊,無法理解。

這就像無法理解陀螺導演看起來五大三粗的身體里卻藏著顆少女心一樣,「信服」,需要一定的基礎和足夠的積累。

舉個栗子,同樣是人與獸……

有的朋友可能要反駁了,影片里的種種細節表明,女主角也是兩棲人,所以她和兩棲人在一起不是人與獸,是獸與獸,或者兩棲人和兩棲人……

這個比較深度的解讀咱先不討論,就影片給大多數觀眾的第一感覺,其實說人與獸無可厚非。

那同樣是人與獸,彼得·傑克遜導演的《金剛》,裡面女主角和金剛的愛情,或者說是他們之間產生的某種感情,就讓人信服得多。

金剛

因為那有一個非常細膩的發展過程。

比如女主對金剛的恐懼,為保命給金剛跳舞,金剛一開始對女主的佔有,為這事兒跟超暴龍大打出手,到後來對女主的依賴等等……

一人一獸感情的進展相當完整。

再看《水形物語》,女主角和兩棲人的感情基礎,網友們提到最多的,就是那個頗具調侃意味的「雞蛋」。

回到剛才有網友說女主角也是兩棲人的討論。

影片里確實有一些細節符合這種邏輯,但這樣的邏輯也很容易被反駁。

比如兩棲人在乾燥環境中待時間長了就得泡水,不然身體機能就會下降。

女主並沒有表現出這種特徵。

假如不考慮這些細節,從某種程度上忽略掉邏輯,我們就強行讓自己相信女主也是兩棲人,所以他們天生就能互相吸引。

那這種脫離了人類共鳴的感情,就算是通過人類拍的電影讓人類看到了,人類又能理解多少呢?

畢竟人類自己的麻煩事兒就已經夠多了,還要去理解這理解那,人類真這麼偉大的話,應該早就世界和平,沒有犯罪沒有貧窮了吧?

所以影片的理解上,還是「人與獸」,也就是作為人類的女主角和作為兩棲人的男主角,他們之間跨越種族的愛情,更能站得住腳。

打破了這個種族觀念,黑人同事,同性戀室友,來自蘇聯的卧底科學家,這些被貼上受歧視標籤的人,對女主的幫助才顯得有意義。

因為身上的標籤,他們無法擺脫被歧視和殺害的命運,不過他們卻幫助一個同樣被歧視的人撕掉標籤,儘管脫離了人類世界,卻讓她成就了自己完整的生命。

關於「政治正確」,很多網友已經討論了太多次。

我也覺得這片政治意味很濃,但因為「政治正確」幾乎已經成了「種族歧視」那樣的標籤,我不喜歡也絕不會拿著它到處貼。

看管兩棲人的那個直男癌晚期患者既是大反派,也是影片里權利的象徵。

他脾氣暴躁,愛慕虛榮,兇殘冷酷。

雖然反擊得足夠狠辣,但最終還是死在了被貼標籤的受歧視者手上。

換句話說,受虐者弄死了施虐者,底層推翻了權威。

一直在說本片「政治正確」的網友,你認為政客們願意看到這樣的「政治正確」嗎?

從《潘神的迷宮》,我們就可以看出陀螺導演討厭強權,《水形物語》里,他依舊在表現著對強權的厭惡。

這種厭惡延伸到反一號的人設,有網友說太誇張,有網友說是諷刺。

我覺得,讓強權者看看這種誇張的諷刺未嘗不可。

沒代入進去,冒點冷汗也好,可以反思反思。

這都能帶入的話,就得琢磨琢磨自己的結局會不會比反一號更慘了。

再聊下網友們討論非常熱烈的,為什麼《水形物語》能拿奧斯卡最佳影片,明明《三塊廣告牌》更好啊。

既然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都被《銀翼殺手2049》拿走了,我覺得就不要對比《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的畫面了。

儘管《水形物語》的色調更有特點,但奧斯卡評委應該不會把畫面當作評選最佳影片的重點,否則拿最佳影片的就應該是《銀翼殺手2049》了。

那為什麼評委把最佳影片給了《水形物語》呢?

作為一個更喜歡《三塊廣告牌》的觀眾,我當然只能胡猜一下。

能當上奧斯卡評委,一般年紀都比較大了,懷舊嘛,這點以冷戰為背景的《水形物語》就佔了優勢吧?

而且它還致敬了1954年的《黑湖妖譚》,評委們肯定都看過這片啊,光從兩部片子時隔半個多世紀後怪獸設定的巨大改變,就能看出人類意識形態的發展和變化,若干年後人們把兩部片子拿出來,研究研究故事特效啥的,這在電影史上多有意義啊。

還有一個原因,可以參考第67屆奧斯卡。很多人都覺得《肖申克的救贖》好,但最佳影片給了《阿甘正傳》。

這應該就是奧斯卡評委的口味吧。

《三塊廣告牌》雖然看得很過癮,但好多好多地方,特別多的地方都在爆發負面情緒。太過消極。

《水形物語》的女主角雖然有點傻,但她嚮往愛情,並且在小夥伴們的協助下拯救了愛人。是積極的。

對比之下,當然是積極的影片更喜聞樂見啊。

而且,奧斯卡很在乎影片藝術和商業的平衡,奇幻題材的《水形物語》票房肯定比《三塊廣告牌》高。

評委們在乎的當然不只是一兩部電影的票房,而是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對未來電影行業的示範作用。

如果真是這樣的套路,好看的電影,當然就不一定能拿最佳影片了。

好了,本期視頻就聊到這,感謝大家支持,歡迎訂閱,點贊、評論、轉發,咱們下期再見。

兩棲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語Whospeak 的精彩文章:

TAG:誰語Whosp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