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談李敖,我們在談什麼?

當我們談李敖,我們在談什麼?

李敖,字敖之,以筆為生,以罵為名。文如其人,說的就是李敖。

在敵人眼裡,他是沒人敢惹的瘋子;在朋友眼裡,他是笑傲江湖的大哥;在女兒眼裡,他不太適合做先生和父親;在世人眼裡,他是獨一無二的狂人。

有文稱:他一生做戰士,樹敵無數;一生勤勉筆耕,著作等身,才情兼備。他是一個傳奇,也是一本大書。

1

李敖的標籤:罵

李敖的身上有很多標籤:頑童、戰士、狂人、善霸、文化基督山、社會羅賓漢、俠骨柔情大作家、大坐牢家、坦白的思想家、挖黑的歷史家、黑白分明的文章大家。這裡面有別人給他設定的,有他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

而這所有的標籤都來源於李敖的「罵」!一代名人魯迅曾經罵人罵得很厲害,但也知道用「孔乙己」和「祥林嫂」的名字來諷刺,對於人物一般不指名道姓。但要論罵人直接、逮誰罵誰,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非李敖莫屬。據統計,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餘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大概無人能望其項背。

早在26歲的時候,李敖就在文章《老年人和棒子》中批評了他的母校台灣大學,一口氣「罵」了李濟、沈剛伯等多位大師。

政壇人物他也不怕。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當政期間,他問候蔣介石祖宗三代,還因發表抨擊當政者言論而在1970年入獄五年八個月。後來馬英九上台,李敖在記者會上又公開罵馬英九是「漢奸」。

余光中,這個曾經說出「酒入愁腸,七分化作月光,餘下三分呼為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大詩人,在李敖眼裡,就是個「悲哀的馬屁詩人」。

李敖評價金庸的小說「不入流」、「臭雞蛋」,說金庸「偽善」,說金庸小說的讀者「沒品位」,除此之外還把當紅的80後作家韓寒,批評的一文不值。

就連娛樂圈的小S,也被李敖大罵「無知無腦」、「妖嬈有餘,程度不足」。

李敖不但敢罵,還敢告!台灣《新新聞》刊登過一篇文章。題目是《打開李敖官司史,總統、院長無一倖免!》文中列舉了李敖打官司的赫赫戰果:

除了告過總統、五院院長、故宮博物院長、檯面上久負盛名的政治人物、媒體負責人,甚至連政府機關,只要被李敖鎖定,幾乎很難逃過被李敖告的命運。

2

李敖的底色:悲

儘管李敖表面上笑看滄海,指點江山,但在內心深處,也有著自己的無奈。再加上時代強加給人的戲劇性,讓李敖的底色終究顯得有些悲涼。

而究其原因,自媒體人和菜頭用「錯位」一詞來概括,著實準確。

李敖以戲劇性的人格度過了戲劇性的一生,此刻觀眾們的讚譽或者毀謗都無法改變這是一出悲劇的事實。所有悲劇的根源,在於李敖尷尬和錯位的一生。他出生在關外,但是卻在北京度過童年時代;他認定自己是一名大陸型知識分子,但是卻終生困守一島;他自認為是自由主義者,是胡適、殷海光的衣缽傳人,但最終卻不為自由主義陣營所容;他自詡學貫中西,但一生之中未曾履及海外,全靠報紙、雜誌、數據和分析報告研究認識西方世界。

他批駁過大量學者和文人,但他在學術上並無太多建樹,他自己的小說最多也只是二流水平;他一輩子在書房裡孜孜不倦地讀書,做剪貼,但最終的產出是煌煌千萬字的《李敖大全集》,裡面全都是一篇篇雜文;他也寫過專書,為了痛罵國民黨和蔣家父子,但是遠不如他的雜文受歡迎;他和國民黨爭鬥了一生,那個不可戰勝的龐然大物突然間轉型消散,而昔日的戰友卻變成了對手,在住了幾近一生的台灣,他只是客居。

他不容於任何一邊,又不得不呆在人群里。

李敖說過:我們每一個公眾人物所面對的一個痛苦的局面,就是那些你看到對你很好的人,讚美你的人,常常就是殺你的兇手。我常常講了一個比喻,就是看你走出來為你鼓掌的人,當你上斷頭台的時候,這些人也在鼓掌······事實上這些人是很殘忍的。所以一般人以為,你們這些人擁護我,愛護我,投票給我,為我鼓掌,事實上,這批人同樣要看你出洋相。

看來,對於自身的影響力,除了自詡「中國白話文第一人」這樣的自戀式誇獎外,他還有著內心深處極為清醒的認識。

3

李敖的聰明:選

李敖是聰明的。他的聰明就在於,從一開始拒絕做一個「完人」,因此可以把自己放到設定好的各種缺陷里,肆無忌憚地開罵他人的混蛋。而自己不用絲毫擔心自己的正面形象受損,或者受到負面的評價。

比如,李敖就毫不顧及自己的愛錢。他從未想過做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因為這不是他要的生活方式。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李敖也一定明白,自己是個耐不住寂寞的人。這一點,似乎就註定了李敖無法像傳統的學者一樣,始終固守著學術研究,終有一天步入某一領域的大師之列。

相反,李敖開始塑造自己的與眾不同,比如他常掛口邊的「歷史學養」身份,難免被外界懷疑為一場場明星似的作秀。他甚至一直穿著那件紅色的夾克,就是李敖的媒體形象。而且在楊瀾的第三次專訪里,他對韓寒的批判,也凸顯了這一點。

專訪中,李敖對於韓寒的作品表現得嗤之以鼻,他認為韓寒除了滿腹的情緒和附和媒體的雞賊,作品沒有絲毫的涵養,還不如17歲兒子李戡的作品,旁徵博引,有翻閱的資料為證。

而事實上,對於李敖這樣的人,某種程度上他的生存動力本來自於對體制、群體、歷史事件的批判。而隨著批判對象的消失,李敖面前無非兩條路,一是融入體制,二是繼續尋找新的批判目標。而自己已過耄耋之年,也該為長大的兒女鋪一鋪路。

俗話說,選錯了行當,耽誤十年;選錯了敵人,耽誤一生。

兒子李戡大學畢業選擇了北京大學而不是台灣大學,李敖自己也在70歲的時候回到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所頂尖高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似乎還真的多少有些嵇康託孤的意思。

顯然,兩條路里,李敖選擇了前者。

4

李敖的底氣:正

儘管李敖一生罵過無數人,告過無數人,但是除去早期台灣獨裁時期的五年多牢獄之災,一生也算得上平安,83歲壽終正寢。

為什麼自己得罪很多人,依然可以受到很多人的擁戴?李敖在最後一次國內媒體的深度訪談里給出了答案。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這一生,爭的是道理是與非,不是世俗權與利。」

李敖判斷被告的標準只有一個:以是非為最大的準繩,其他外在的一切可以忽略不計:仇家不分生死,不辨大小,不論首從,從國民黨的老蔣,到民進黨的小政客、小癟三,都聚而殲之,不亦快哉!

這也是李敖「罵」的底氣。

李敖說過:「英國人說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對我李敖來說,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正義。」

腹有詩書氣自華。除了性格使然,飽讀詩書的涵養也給了李敖旁徵博引、出口成章的原始積累。

80歲的李敖,每天按時6點起床,不煙不酒不電視,以書籍聊以慰藉。他看書,寫書,早餐簡單,午後不食,晚上如果餓了就熱一杯羊奶。玩命工作,每天工作16個小時,累了就趴會,休息會兒就接著工作。

他筆耕不輟,寫過一百多本書,雖然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也是人類有史以來,寫禁書之多,被查禁量最大的人,但也同時印證了他的工作量,據統計他的作品累計超過2150萬字。在金蘭大廈的房子里,藏書將近十萬冊,已經不亞於一個小型圖書館。

2017年年初,李敖透露罹患腦瘤,醫生說他只剩3年時間可活。他因此給這三年定了最後一個目標——3年內出齊《李敖大全集》85冊。「我的人生要收尾了,得加緊進行,否則再過幾年,體力會更壞。」

爭的是道理是與非,不是世俗權與利。有硬實力,才敢懟天懟地!

5

李敖的極端:混

大丈夫往往無愧於天地,卻常常有負於身邊人。

自古以來,凡是才子,多半都會與女人糾纏。李敖的一生,更是不例外。據李敖在他自傳中的坦白,他愛過的女人有十數人之多。李敖所說的「雙龍抱」,一抱不平,二抱女人。

他第一次把性問題、性字眼帶到文章里。在他眼裡,性是一種最原始、最有趣、最偉大的動力,是快樂可以到達的極致,「宣淫有理,我為卿狂」。

羅姓女子、張敏英、尚琴、君若、小蕾、劉會雲、胡茵夢、海蒂、王小屯······「在我一生中,張敏英是最令我作夢的女人、君若是最慧敏多才的女人、吳海蒂是最美麗的女人,第十三個的至愛,Martha是最好的女人。」

李敖和小他31歲的王小屯最終走到了最後,兩人共有一兒一女。可在媒體眼裡,總會問李敖:「你最愛的還是胡茵夢吧?」儘管這段當時震驚台灣的「才子佳人」故事,僅僅歷經三個月,就分道揚鑣。

胡茵夢在回憶里說:「往後的三四天里我隨時都得補妝,以免露出那一小圈已經『紅得發紫』的吻痕。」

而李敖說出分手的原因,是看到廁所里胡茵夢因為便秘滿臉通紅的樣子時,他對她所有的美感全無。多麼匪夷所思的理由!

用胡茵夢的話來說,就是李敖只是享受把女人壓在身下的征服感。

關於這段感情,李敖、胡茵夢結婚與離婚的雙重證人孟祥柯,可能說得最好:「在李敖的天地中,胡茵夢找不到真善美。李敖的天地中不是沒有真善美,但那是董狐、司馬遷、文天祥那一類血淚染成的真善美,是慷慨過鬧市,從容做楚囚式的真善美,是悲壯而深沉的真善美,而不是胡茵夢心目中的真善美。所以,不是大家不喜歡李敖,可能是大家都太喜歡胡茵夢罷了。

李敖有一個長女叫李文,是她和王尚琴的女兒。李文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對父親李敖的印象,她曾這樣描述:

「我們像朋友,不像父女。我們都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不太適合做先生和父親。畢竟我成熟了,可以理解他了。」

像李敖這樣的多情才子,一般是很難在感情上交出什麼滿意答卷的。但至少李敖在每一段感情中都認真對待每一個愛的女人。就好比他也曾為了初戀女友服藥三次自殺,離婚給了胡茵夢200多萬的經濟補償。而且,相比他的雜文,反倒是他的情詩更受人喜歡,「別人的愛像海深,我的愛情淺······」

用一句流行語來說就是:情種不妨事,總比渣男好

6

當我們談李敖,我們在談什麼

世界上能活得瀟洒之人,無非兩種:瘋子和作家。誰不喜歡想罵就罵,誰不喜歡過不平凡的生活,誰又不喜歡打破世俗,誰又不喜歡活出自我?只是大多數的我們能力不足,碌碌無為,只能被世俗所吞沒。你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就只能被這個世界改變。

好在有個李敖,他做了那麼多我們不敢做的事兒,說了那麼多我們不敢說的話。他無所顧忌,完全隨性而發,一句「人生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總是能給浸泡在世俗之中的人一劑短暫的興奮。

李敖註定是個有爭議的人。人們孜孜不倦的談論李敖,然而對於他的實質成就卻討論得並不多。更多的都集中在了他的發言、脾氣、感情和爭議本身。

因此當我們在談李敖時,也許更多的是在談一種時代稀缺的人格特質,一種我們沒有大多數人被局限的人生活法。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李敖,一種是大多數人。他的言論不一定客觀,他的書籍不一定暢銷,他的貢獻不一定被銘記,但他這個人,一定會時不時地被人懷念。就因為他敢。就像李敖自己所說: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

李敖在遺囑上寫明死後要一切從簡,不留屍骨。因此對於這樣活明白的人,大可不必傷感,更不必因為懷念就無比曖昧,就像李銀河的一句成名之言說的那樣: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跪著看他······

突然想到一條「敖迷」的留言,這樣問道:

是否人人來到世界上走一遭,都在尋尋覓覓尋找自己的歸屬,離去又想念,覺得何處都不是歸途?

我想李敖如果可以回復,他大致會說:世界沒看過多少,找雞毛歸途啊?死的是80多歲的我,不是20多歲的你。

最後,奉上《李敖傳》自序:

我自感身處亂世,卻一生倨傲不遜、卓爾不群、六親不認、豪放不羈、當仁不讓、守正不阿、和而不同、抗志不屈,百折不撓、勇者不懼、玩世不恭、說一不二、無人不罵、無書不讀、金剛不壞、精神不死、其立德立言你,足以風世而為百世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下長青 的精彩文章:

真正有修養的人,都有以下五點共性!
情分是個易耗品,能不用就不用

TAG:筆下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