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廢后問大臣意見,此人僅回答了11個字,卻被後世詬病不已

皇帝廢后問大臣意見,此人僅回答了11個字,卻被後世詬病不已

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勛卓著,被朝廷倚為長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累封英國公。

然而就是這一與李靖齊名的千古名將,因一句話被後世詬病不已。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欲廢王皇后而改立武則天,召大臣朝儀,元老大臣李勣稱疾不入,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則極力反對,甚至以死相諫。

幾天後,李勣進宮朝見被留下單獨談話。高宗說:「我打算立武昭儀為皇后,可褚遂良是託孤重臣,他極力反對,這事兒真的就這麼算了?」李勣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就是因為這句話,堅定了高宗立武曌為後的決心。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李勣被後世詬病不已。

立後真的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嗎?看看同是身為宰相的狄仁傑、李泌是如何應答的。

唐德宗李適寵愛侄子舒王李誼,欲廢太子而立侄舒王。詢問宰相李泌意見。李泌說;「幸虧陛下和臣商量,要是奸臣得到您的旨意,恐怕早就跑到舒王那裡邀功請賞去了。」言下之意,太子不可廢。德宗說:「此朕家事,何預於卿而力爭如此?」李泌答道:「天子以四海為家,今臣獨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內,一物失所,責歸於臣,況坐視太子冤橫而不言,臣罪大矣。」正因李泌這番話,廢太子一事才得以放下。

武則天聖曆元年,關於武則天接班人的爭奪進入白熱化。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為太子,幾次派人遊說武則天: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言下之意,武旦原本姓李,他們比武旦更有繼承大統的資格。武則天猶豫未決,狄仁傑對武則天說:「陛下比較一下,姑姑與侄子,母親與兒子,哪一個更親?(武承嗣、武三思為武則天之侄,李顯、李旦則為武則天之子),陛下立兒子,那麼千秋萬歲後,會在太廟中作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麼從未聽說侄子當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廟。」武則天說:「這是朕的家事,你不用干預了。」狄仁傑說道;「君臨天下的王者四海為家,四海之內都是陛下的女僕與女婢,哪一個不是陛下的家事?陛下為元首,臣為肱骨,如同一體,何況臣位居宰相之位,難道不應該參與這些事情嗎?」狄仁傑據理力爭,對於傳子還是傳侄,武則天已心中有數。

於皇帝而言,家事何嘗不是國事?在皇帝家事這個問題上,李勣與狄仁傑、李泌高下立分。

李勣開了一個「不錯」的先河。唐玄宗開元年間,武惠妃譖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結黨營私,玄宗欲皆廢之。宰相張九齡據理力爭,拒不奉詔。唐玄宗召見李林甫和牛仙客商量,李林甫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臣等能跟著出謀劃策的。」最終導致已經當了二十三年太子的李瑛被廢立。

位列三公的三朝元老、被朝廷倚為長城的託孤重臣李勣,面對高宗廢立之議,因一己私利,便以「陛下家事」為由,放棄了作為託孤重臣所應負的責任。雖然當時受到高宗、武則天重用,卻成了一生的污點。不過後世撇開歷史背景討論歷史人物也是不合適的。一個久經官場洗禮的六十多歲老人,李勣應該看透了立後背後的深意,三朝元老也罷,託孤重臣也罷,自己只不過是皇帝手下的一條狗。

高宗李治不僅僅是單純的立後,他要讓武則天成為自己的幫手來牽制打壓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宰相集團。從太宗託孤至今,李治已經生活在舅舅長孫無忌陰影下十餘年,只要他在朝堂一天,李治就感覺有壓力,若有芒刺在背。年幼的皇帝一旦成長起來,必將收回屬於自己的皇權。前有西漢宣帝與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的霍光,後有明神宗與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例,對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重臣的清算,也是意料之中。

往事如煙,皆以飄散,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人面對時局,又該如何應對呢?

作者:曉風殘月穎川柳,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外國小男孩頭被欄杆卡住,家長處理方式讓國人大開眼界!
他是中國唯一一位「菩薩皇帝」,40年不近女,死因淪為千年笑柄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