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苦難重重的Facebook與佛系小扎,能擋得住「紙牌屋」危機嗎?

苦難重重的Facebook與佛系小扎,能擋得住「紙牌屋」危機嗎?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1月20日報道 (文/grace33)

上周末,有外媒曝出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政治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為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Facebook上打了不少廣告。

被捲入政治醜聞的Facebook股市應聲大跌6.77%,創2月8日以來收盤新低。不僅如此,事件的持續發酵還拖累納指跳水,其他幾家巨頭的表現也不容樂觀,蘋果收跌1.53%,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3.03%,亞馬遜收跌1.7%,微軟收跌1.81%。Facebook市值一天就蒸發了364億美元,CEO扎克伯格的身價更是縮水超60億,可以說是慘絕人寰了。

如果要仔細追溯起因,其實Facebook也是受害者。因為幫助特朗普當選總統的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是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獲取了約5千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從而達到精準投放政治廣告的目的。

那麼數據又是從哪兒得到的呢?這也是讓Facebook處於尷尬位置,難以完全脫身的重要部分。最初劍橋大學教授亞歷山大·科肯(Aleksandr Kogan)通過創建一項由27萬人參與的調查訪問了5000多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Facebook也向科肯反饋了調查對象以及他們朋友的用戶數據。在一份聲明中,Facebook同樣認可了教授的行為,表示:「科肯通過合法途徑獲得了這些信息,並通過適當的渠道來管理Facebook上的所有開發者。」

之後科肯違反了一條規則——將用戶數據分享給了第三方,即包括由特朗普前助手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和保守派捐款人羅伯特·莫瑟(Robert Mercer)創辦的政治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

但是Facebook的消息人士也承認,一旦數據掌握在開發者和廣告商手中,就不可能完全監控他們如何處理數據。這就像賣香煙給別人,但告訴他們不要和朋友分著抽一樣。

所以說這次Facebook對科肯違規行為的回應突顯了其對數據使用規定能力的不足。Facebook表示,企業在2015年得知了科肯的違規行為,隨後向各方保證,數據已被銷毀。但打臉的是,他們幾天前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被刪除了。


Cambridge Analytica這家數據分析公司真的不一般,因為牽連Facebook事件被卧底記者接連捅出政治醜聞,CEO甚至被秘密拍攝到以金錢與性工作者賄賂政客。作為Channel 4 News調查的一部分,這段重磅視頻於本周一被播出。

卧底記者在2017年11月到今年1月期間,與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Nix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四次會面。記者喬裝成一位富有客戶的代理人,而這位客戶希望自己手裡的斯里蘭卡候選人能夠被選上。在一月的一次交流中,該CEO表示公司可以派遣一名假的「富有開發商」到斯里蘭卡,為現任政客提供「大筆資金」,用於好得不能再好的交易,比如購買一塊土地。

在倫敦五星級酒店進行的一次會議上,Nix又表示,公司可以「送一些女孩到候選人的家中,我們做過很多類似的事情。」他補充說:「這只是一個想法,我們可以帶一些烏克蘭女孩和我們一起度假,你懂得。」

根據Channel 4 News的報道,這些高管吹噓,CA及其母公司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已經參與了全世界200多次選舉,包括奈及利亞、肯亞、捷克共和國、印度和阿根廷。

外媒在Channel 4 News調查播出前兩小時聯繫了CA。一位發言人說,「很難對我們沒有看到的東西進行回復。」但其實Channel 4 News早在一周前就向CA發送了一份長達20頁的文件,詳細描述了指控和卧底拍攝的內容。

CA發言人回應:「我們完全否認公司及其任何分支機構會出於任何目的提供賄賂等不法服務。」他補充說:「CA不會出於任何目的使用不真實的材料。」


事件剛爆發時,Facebook並不願承認錯誤,官方否認出現違規操作,並且回應已經暫停了Cambridge Analytica在其社交平台購買廣告和管理頁面的許可權。首席安全官Alex Stamos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段很長的推文以此捍衛Facebook,其中還對事件的發生做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釋。不過後來他刪除了這條推文,並稱其應該「更好地完成工作」,即便如此,我們網友的手速可不是蓋的,早已截圖為證。

結果今日Stamos就因其激進的行為與公司產生摩擦,稱或將離開Facebook。據紐約時報的報道,Stamos在2017年12月就開始逐漸退出,但公司為了避免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勸其留職到今年8月。

除此之外,一位數據分析專家克里斯托弗·威利,在Facebook上曝光了這一平台讓他所就職的劍橋分析公司得以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收集數千萬用戶的數據。沒想到3月16日Facebook就宣布暫停了威利的賬號,這是在《紐約時報》和《觀察家報》刊登數據濫用的詳細驚人報道之前,而Facebook對情況的處理手段還是一貫的延緩、平淡又私密。

Facebook如此息事寧人的公關態度令人費解,甚至身價蒸發了60.6億美元的扎克伯格也是至今為止一言不發。這種躲避的方式引起投資者和政界的擔憂與憤怒,周末等不來回應的美國和歐洲的政府官員甚至進一步要求扎克伯格向議會議員作證。

GIF

其實這不是扎克伯格第一次用沉默來應對危機了,之前有人指責俄羅斯特工利用Facebook平台影響了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小扎最初回應:「這種想法太瘋狂」。在將近一年後,他才開始正式面對這個問題。除了對這種指責反應遲緩之外,他偏向於派出高管面對大眾的做法也證明了這家價值逾5000億美元的公司在領導方式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這種態度當然會對立法者產生影響。美國國會保守黨成員、負責領導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的達米安-科林斯(Damian Collins)稱,他將會「給扎克伯格寫信,要求他或者Facebook其他高管到委員會提供相關證據。」

明尼蘇達州的民主黨議員阿米-科羅布查爾(Amy Klobuchar)在微博網站Twitter上發帖稱,顯而易見,社交媒體平台「無法管束自己」。科羅布查爾還呼籲Facebook CEO親自到國會山與立法者見面。

不管這件事最後如何發展,扎克伯格無法或不願接受他的公司或整個社交媒體行業遭受名譽損失的事實,都會讓投資者們感到擔心。


扎克伯格的創業光環在近些年逐漸削弱,Facebook的發展後勁也越來越不足,該平台在美國的日活躍用戶數量——高達1.84億——在上個季度首次出現下降。根據市場調查公司eMarketer提供的數據,Facebook 25歲以下的用戶數量在去年下降了280萬,今年預計還將再減少200萬。

看似佛系的小扎不是沒在努力,年初宣布個人2018計劃時,他就信誓旦旦的表示:「全世界都感到憤怒和分裂,而Facebook要做的很多——無論是保護我們的社區,不被濫用,排除仇恨,防止國家之間的干預,確保用戶花在Facebook的時間是值得的。」扎克伯格寫道。「我2018年的個人挑戰是,專註解決這些重要問題。我們無法防止所有的錯誤和濫用,但我們現在在政策執行和使用防濫用工具方面有很多錯誤。如果我們今年能夠成功,那麼2018年結束時,公司的發展軌道將更通暢。」字字血淚都是圍繞工作,不像前些年還會說要學普通話之類的私人計劃。

但經歷種族歧視、假新聞、政治干預等多重打擊的Facebook,在小扎的佛系領導下都沒能很好翻身。現下眼見公司陷入危機卻依舊不發一言的小扎,還記得你當初的保證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博通高通收購戰難落幕!傳英特爾將插手競爭
市場研究AI平台Streetbees獲1200萬美元A輪融資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