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薪人薪事」獲8560萬元B輪融資,強調數據價值

「薪人薪事」獲8560萬元B輪融資,強調數據價值

36氪獨家獲悉,HR SaaS服務商「薪人薪事」已於2017年完成B輪融資,共計8560萬。

「薪人薪事」是36氪持續報道的一家公司,用創始人兼CEO常興龍的話說,薪人薪事最早推出了很多「HR用的很爽」的工具,2015年的系統更多是工具集,包括4大類10行業薪酬結構、22種計算方式,並且有校準社保、公積金的計算模型。到2016年的X-One,則為整合系統版,主要改造了人力資源的三個子系統:許可權、流程、數據,並且在企業端的收費模式不按傳統賬號數,而是一次定價不限賬號,還能實現多終端互通。2017年發布的「Growth—Oriented」的3.0版本,則格外強調發展中企業,定位增長型人力資源系統。

而現階段,「薪人薪事」產品思路是朝著數據化、智能化發展。常興龍舉例,企業若知道哪個渠道招聘過來的人比較穩定靠譜,那麼HR在招聘時就會有所側重;再比如,HR SaaS系統中不止有工資數據,假如結合了報銷、財務數據後,企業就可以宏觀了解部門的投入產出比,對單個員工的成長、考核也可以更全面。

「也就是說,當數據在系統的整個模塊融合後,可以升級管理效率和決策質量。」常興龍強調。

以下是36氪跟常興龍的對話:

36氪:你認為,企業什麼時候上HR SaaS合適?

常興龍:上HR SaaS系統,建議越早越好,超過100人的團隊都建議認真考慮。

36氪:現在薪人薪事的客戶都在什麼規模?什麼行業類型?比之前有區別嗎?

常興龍:薪人薪事從小微客戶逐層做大,目前的簽約客戶主要分布在200~500人之間。人力資源主要是對規模敏感,對行業並不敏感,但由於薪人薪事的發展途徑是線上切入為主,目前大體可分為泛互聯網客戶(含互聯網、聯網+客戶)與非此類客戶。

36氪:集團型企業,是全員在用,還是分子公司分開採購?

常興龍:一般情況下,採購薪人薪事後,都是全員在使用,但對集團型企業來說,整體採購和分子公司採購的情況都有。

36氪:你們的客戶是之前從未用過HR系統,還是替換了原有的?

常興龍:一般到了200人~500人的規模,原來都多少嘗試過一些系統,大多數情況,需要替換或升級原來的系統。

36氪:獲客時有競標嗎?都遇到過誰?

常興龍:HR SaaS的專業領域還是比較新的,在競爭邊界劃分上,其覆蓋的功能與原來的一些系統有所交迭。所以對競標上看,可以分成以下幾類:1、People Soft 或 Oracle Fusion HCM等國外產品。2、老牌CoreHR或帶HCM的OA系統,如,北森、朗新等。3、互聯網創業競品。

36氪:企業客戶採購時,決策的關鍵點是什麼 ?他們的顧慮有哪些 ?

常興龍:企業客戶採購的關鍵點是系統化收益,即上系統前後對企業帶來的價值變化。目前的顧慮的有SaaS形態的HR系統的數據安全、服務可用度。

36氪:企業在HR SaaS方面的預算通常在多少?

常興龍:這個不一定,需要看企業本身對HR的重視程度及企業互聯網化的認可程度,一般重視發展的高增長公司都在10萬/年以上。

36氪:薪人薪事的客單價在?服務的企業數在?覆蓋的人數在? 續費率在?

常興龍:目前分成4個版本,分創業版、標準版、旗艦版和榮耀版等,最暢銷的旗艦版4.86萬/年。如果算上之前積累的免費客戶,共1.6萬+,覆蓋全國大多數城市,續費率85.7%。

36氪:往往工具屬性的產品市場分散,你覺得薪人薪事能給企業帶來的效果是什麼? 是節省人力?

常興龍:薪人薪事的主打的理念是用數據驅動的方式幫企業做成長。薪人薪事產品的最大特性就是數據與連接,場景覆蓋了從招聘管理、入職管理、轉正管理、體系化管理(薪酬、審核、考勤、考核)、離職管理等CoreHR全模塊功能,在企業使用薪人薪事一段時間後,會形成數據核心模型,這個模型與同樣階段的公司進行模向對比,並與使用系統之前的數據做縱向對比,找出業務缺陷點進行有效提升,方案落地後再過段時間再有沒有新的提升點,周而復始,直至最優。

所以,效果上省人是其中一部分,更大的價值在於打通的數據及之上的可迭代驅動模型。

舉個例子,如某企業從一個渠道招聘人員入職率是60%,可能單從招聘模塊來說,這個渠道很不錯了,使用3個月後數據模型顯示,使試用期通過率只有30%,使用6個月後顯示員工優良率僅為3%,那麼這個渠道真實的人才優良可用率就只有60% * 30 % * 3% = 0.54%,可以判斷這個渠道有問題,如果同比其它公司的渠道偏低,繼續分析中間的流失原因就可以分析出這個路徑上問題所在,進行提升,就非常有效,可能僅僅是崗位描述的JD出現了偏差,也可找尋的渠道根本就不對,這個只有建立完備模型才能看出來,單看招聘統計模塊是看不出來的。

當然,招聘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薪人薪事還有互動標籤體系、勳章體系、員工能力雷達圖等數據化體系。

36氪:實際上,很多大企業最終還是會定製,買產品其實是為了買時間,對此,你們的策略是?

常興龍:有原則的接受和放棄,我們4個版本中只有最高的版本即榮耀版,可以做定製需求,在我們主線上的,與我們理念一致的或有更先進水平的需求我們會接受,做充分調研和再加工,給用戶交付比它原來提出需求更多價值交付,對於一些明顯不合理、價值觀不正確需求,我們是不做的。比如說,有一家客戶願意出高價,要我們監探員工的行為軌跡,甚至包括非上班時間的,我們認為既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也不在我們的線上,於是此類需求一定會拒絕。

36氪:私有化部署呢?

常興龍:私有化部署目前策略是完全不做。我們認為,SaaS的中的第二個S,即Service遠比第一個S,Software更重要,而Service中的數據服務是最有價值的,它可以使公司了解市場行情,擁有更具質量、更高時效的決策依據,保持公司發展敏銳度。私有化部署會隔裂數據,退化到僅Software這一層,SaaS的技術優勢在這一層完全發揮不出來,我們認為這是歷史的倒退。只有充分利數據模型,才能感受到建立在數據基礎上驅動力對公司帶來的巨大成長。

36氪:你一直在強調低獲客成本,怎麼做到的?比行業低幾成?

常興龍:我們主要的獲客是通過百萬HR聯盟運營及其它線上獲取手段結合,成本是行業平均成本的1/6到1/8。

36氪:目前團隊構成怎樣?

常興龍:團隊主要是在產品和研發,佔比65%以上,其它是運營、銷售、客服等團隊,主體理念是重線索質量,重產品價值傳遞,輕銷售硬推廣。

36氪:現階段,你側重在產品還是銷售?

常興龍:不可分割,目前從公司成長階段進入了做銷售業績的階段,但這個銷售業績是建立在產品給客戶傳遞的價值之上的。新的客戶會有新的場景,會促使產品不斷進步,這是一個循環。

36氪:融資後的規劃是什麼?

常興龍:1、升級客戶獲取線。「運營」即「銷售」,繼續打造百萬HR聯盟的生態體系,增強銷售隊伍,將按客戶分布密集程度逐漸分城市落地銷售與服務團隊。

2、 升級服務保障線。即產品研發團隊和客服實施團隊要強化「三層服務模型」: 第一層是從入職到離職的人力資源模塊,全面解決效率問題,優化成本,第二層是增強團隊與個體的協同發展,數據化提升團隊交互與學習場景,打造有溫度進取型團隊,使組織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第三層是數據化對比,增強員工的自驅力,使得每位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

3、增強系統的OpenAPI與周邊系統協作性,加強與各業務友商的合作,拓展增值業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從宇宙大爆炸到21世紀,每次突破都是某種全新事物的誕生
巴西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曝漏洞;工信部籌建區塊鏈標委會 落地尚待時日;王小川談區塊鏈:買比特幣要有個准入機制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