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600多年裡,賈姓人口不但沒增長,反而下降得很厲害
賈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雖然曾有不少賈姓人遷往南方,但總體上來說,北方的賈姓人仍占多數。因此,在元末明初的戰亂中,北方的賈姓人受害很深。
明朝時的全國人口統計表明,賈姓人大約有25萬,排在全國姓氏人口的第88位。而宋朝時的賈姓人口是39萬,排在第40位。宋元明600多年裡,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賈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得很厲害。
相對魏晉隋唐宋元時期賈姓名人以家族式湧現的特點,明朝甚至清朝的賈姓名人,家族式出現的特點明顯減弱,但賈姓名人的地域分布更為廣泛,名人特徵也非常突出。
明朝時的賈姓名人,有曾入川作戰的軍事家賈諒、被譽為明初「天下賢良」的賈銓、以清廉著稱的賈俊、著名文學家賈三近、官宦世家賈應元家族、著名鼓詞作家賈應寵等。
兵部尚書賈諒,曾帶兵入川平息匪寇
賈諒,字子信,先祖是山東博平縣(1956年併入茌平縣)人,一說是山東武城縣人,明初定居在今山東棗莊市山亭區。祖父賈志剛和父親賈旺,都是農民,家境還算殷實。
永樂9年(1407),20歲的賈諒考中秀才後,又考中舉人,被推舉進入京城太學讀書。
賈諒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文采出眾,又被選去侍讀明成祖朱棣的皇太孫。因侍讀有功,被朱棣升任為刑部給事中。
明成祖朱棣。
宣德4年(1429),賈諒上疏,揭發侍郎金庠受賄,使金庠等10多人被罷官或貶職。
賈諒又揭發陽武侯薛祿結黨營私的行為,受到宣德帝器重,升任都察院右都副御史。任上,賈諒不畏權貴,敢於直言,剛正不阿,後升任兵部尚書。
宣德8年(1433),江淮一帶盜賊四起,宣德帝派賈諒領兵征剿。
賈諒到達徐州,運籌帷幄,設計捕獲強盜頭子,江淮匪患一一被清除。
四川又出現匪寇,逼近成都,賈諒受命帶兵入川,打了大小几百次戰役,終於平息了匪寇。
正準備回朝時,正統元年(1436),湖南湘潭亂了起來。明英宗急令賈諒轉戰湖南,揮戈東征。
在湖南,賈諒每次戰鬥都沖在前面,歷經一年多,「鋤強屏暴,楚人頌之。」
第二年,江淮、河南爆發洪水,賈諒又前去賑濟災民。賑災剛完,安徽芒碭山一帶出現盜賊,賈諒又前往征剿。
賈諒在外出征多年,轉戰數千里,經歷大小戰役1000多次。
正統4年(1439),在外征戰7年的賈諒終於得以回京。在途經山東德州時,因積勞成疾,賈諒在客棧去世,享年52歲。
天下賢良第一,賈銓受到明英宗稱讚
賈銓,字秉鈞,今河北邯鄲市人,永樂22年(1424)考中進士,最初出任刑科給事中,宣德4年(1429)改任禮科給事中。
任上,賈銓多次上疏彈劾其他官員,毫無顧忌。
明英宗即位後,認為賈銓是個「刺頭」,把他調離京城,任命他為雲南大理府知府。
明英宗。
雲南麓川宣慰司宣慰使思任發、思機發父子發動叛亂,兵部尚書王驥率兵征討,賈銓奉命提供後勤保障,謀劃有方,工作幹得非常出色,讓王驥感到很滿意。
在王驥的舉薦下,賈銓升任雲南右參政,仍掌管大理府事務。不久,升任雲南左參政。
正統12年(1447),因賈銓在任上為官清廉,政績突出,深得民心,「軍民數萬人頌銓」,再加上參贊軍務侍郎侯琎等人也向朝廷上疏,賈銓升任為雲南左布政使。
當時雲南按規定應每年向朝廷上交歲貢的馬、銀、鹽、米等,但當地實在太窮,根本交不起,只得一年拖一年,積債太多。
賈銓上任後,上疏朝廷,將拖欠的歲貢全部免除,當地百姓拍手稱快。
景泰7年(1456),賈銓在地方上任職9年期滿,按慣例應入朝為官。雲南軍民苦苦哀求賈銓留任,朝廷順應民心,讓賈銓連任。
天順4年(1460),在全國的官員政績考核中,賈銓政績卓異,被明英宗稱為「天下賢良第一」。
當時戶部尚書空缺,時任吏部尚書的王翱推薦賈銓為候選人。明英宗徵詢內閣大臣李賢的意見,李賢說,只聽說過賈銓這個人的名字,沒見過他。
賈銓奉命入京,明英宗派李賢去找賈銓「談話」。李賢回來彙報說,賈銓這個人長相有點對不起觀眾,不大適合做戶部尚書。
因為李賢一句話,賈銓與戶部尚書的職位失之交臂,被任命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東巡撫,不久兼任河南巡撫。
在山東巡撫任上,賈銓重修了泰安東嶽廟。
泰安東嶽廟。
河南遭遇饑荒,賈銓請求朝廷停徵騾馬,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
成化初年,因都察院左都御史李秉到遼東督師,朝廷召賈銓回京代理都察院事務。
成化3年(1467),賈銓病逝,朝廷傳諭禮祭他,賜謚號「恭靖」。
賈俊清廉一生,舉人學歷做工部尚書
另一個以清廉著稱的官員是賈俊,字廷傑,河北保定府束鹿縣(今河北辛集市)東柳科人。
賈俊的父親曾任滎陽縣(今河南滎陽市)知縣,很有政績。賈俊從小聰明過人,考中舉人後,進入國子監學習。
從國子監畢業後,賈俊因成績優異,被提拔為山西道監察御史,代巡浙江、山西、陝西、河南、南畿5省,「獎廉黜貪,鋤梗植弱」,政績顯著。
成化13年(1477),賈俊出任寧夏巡撫。
在寧夏任上7年,賈俊主持構築了寧夏西南邊牆,又在今寧夏平羅縣東岸軔修建河東「十八墩邊牆」等,構築邊防防線。
成化20年(1484),賈俊回朝出任工部右侍郎。第二年奉旨到河南賑災,回朝轉任工部左侍郎,數月後升任工部尚書。
當時朝廷用人還是很注重「文憑」的,進士出身的往往能得到較快升遷、出任要職,作為舉人出身的賈俊能官至工部尚書,簡直就是奇蹟,創造了明朝官場的紀錄。
在工部尚書任上,賈俊「清慎儉約,凜不可犯」。大家都知道,做工程一事,裡面的名堂非常多,明朝時也不例外,匠工與官吏勾結,虛估造價、偷工減料,賈俊都給予了嚴厲處理。
對國家修建塋墓之類的勞民傷財工程,賈俊都是儘力勸諫,能停的就停。對修築城池、防止旱澇的閘壩等工程,賈俊卻很重視,從人力、物力上給予保證和支持。
弘治5年(1492),賈俊修成太廟後殿,被加封為太子少保。
故宮太廟。
此時的賈俊已經65歲了,患有足疾,行走不便,4次上疏請求退休。弘治帝再三挽留後,只得答應。
弘治帝下詔,准許賈俊乘坐公家車、住公家驛站回鄉,而且給予每年24石米的特殊津貼,4個轎夫的待遇。
弘治8年(1495),賈俊在老家去世,享年68歲。弘治帝特派官員辦理喪事,由當朝高官撰寫碑文。
賈俊在工部尚書職位幹了8年,「望孚朝野。」一輩子沒有個人財富,清廉一生。
賈應元家族跨越明清兩朝苦盡甘來
賈應元,字仁甫,今河北遵化市人,嘉靖41年(1562)考中進士,最初出任工部營繕司主事,後在濟南、揚州任職,辦事幹練果斷,克已奉公,手下人都不敢假公濟私。
賈應元後升任山西副史,主持軍隊後勤工作。他管理的軍餉收支、稅貢賬目,都盡心核實、毫釐不差,大小官員都很敬服他。
賈應元後又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雲中時,曾上疏建議八大事情:增民堡、添墩台、備器械、固邊城、丈屯田、蠲捕賊(免除逃亡人的稅賦)、選正官、歸土兵。
此後,他又進京出任兵部右侍郎,後轉為左協理戎政。雖然任上盡心儘力做事,但因他人讒言中傷,被以違背朝廷聖命遭到彈劾和逮捕訊問,最終免罪回歸故里,仍為民解憂排難。
77歲那年,賈應元去世,被追贈為兵部尚書。
賈應元的兒子賈維鑰,字智明,萬曆10年(1582)考中舉人,7年後考中進士。
崇禎2年(1629),清軍進攻遵化城,賈維鑰等帶領城中父老投誠。清軍撤走,明軍回來,賈維鑰全家83口被殺。
賈維鑰的小兒子賈光前,在僕人的幫助下,逃到河南。
順治元年(1644),清廷找到賈光前,恩賜四品服俸,還其田宅,編入鑲紅旗漢軍,世襲佐領職務。
賈光前急公好義,對鄉里的窮人慷慨相助。
賈光前的兒子賈紹聞,字子達,監生出身,歷任巴州(今巴中市)知州、鎮江府同知(副知府)。任上,他削減徭役,規範法制,深受百姓愛戴。
乾隆初年,賈紹聞回到故里,大力開展慈善活動,修學校、開山路、設家塾讓村童讀書等。
賈紹聞的兒子賈連城,因曾祖賈維鑰的緣故,蒙恩襲職騎尉而進入仕途。
賈應元的另一個兒子賈維鉉,賈維鑰的弟弟,明末兵亂時,棄家遠走五台山。
賈光前受到清廷的恩恤後,在五台山找到賈維鉉。賈維鉉見到賈光前,高興地說,哥哥還有後人,自己已是閑雲野鶴了,沒有什麼遺憾了。
後來,賈維鉉又返回五台山,不知所終。
鼓詞作家賈應寵改變民間藝術流派
賈應寵,字思退,又字晉蕃,號鳧西,又號澹圃,別號木散客、木皮散人、木皮子,民間慣稱賈鳧西,山東曲阜人,明末清初著名的鼓詞作家。
賈應寵出生在書香家庭,祖父賈信是貢生。賈應寵直到崇禎12年(1639)近50歲才考中貢生,出任直隸州固安縣(今北京固安縣)縣令,後升任部曹、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
崇禎末年,因見朝政腐敗,賈應寵辭官回到家鄉。
順治8年(1651),賈應寵受到曲阜縣縣尉的脅迫,不得已,只得入京任職,被派往福建巡視。
途經曲阜時,賈應寵把脅迫他的曲阜縣縣尉罷免。
不久,賈應寵被免官,開始浪跡江湖,進入文學創作的高峰時期。
賈應寵創作的長篇鼓詞《歷代史略鼓詞》,介於上層與民間、雅與俚、史與論之間,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深遠,改變了民間藝術演唱流派多傳承、少創作的傾向。
賈應寵不僅對歷史進行駁辯,還把歷代尊為經典的《論語》《孟子》予以演義,進行說唱。
他唐突聖賢,又「父字雅俚,庄諧不論」,被千古名劇《桃花扇》作者孔尚任視為「狂狷」之徒。
賈應寵到了晚年,「悲憤愈深,伴狂愈甚」,家鄉的人都難以容下他,他遷到兗州府滋陽縣(今山東兗州市),在窮困潦倒中死去,葬在今兗州市龍橋街道牛王村。
賈應寵著有《詩綱》、3卷《澹圃恆言》、1卷《澹圃詩抄》《太史摯適齊》等。
賈應寵與孔尚任的父親孔貞璠交往密切,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塑造的說書人柳敬亭,就是以賈應寵為原型。
(作者:黃勇)
※宰相賈昌朝撰寫「居家孝,事君忠,與人謙,和臨下,慈愛眾」15字家訓
※賈黯、賈安宅:宋朝賈姓人出的兩個文狀元
TAG:四川百家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