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幾個歷史小故事, 現代人卻不太理解

幾個歷史小故事, 現代人卻不太理解

伍子胥與漁夫

伍子胥在被楚國士兵通緝的時候,在一個渡口,被一個漁夫所救。漁夫將他安全的送到對岸之後,漁父看他臉有飢餓的面色,於是對他說:「你在樹下等我,我為你取飯。」說罷,漁夫就走了,留伍子胥一人在岸邊等他。等了好久的伍子胥心中感到不安,他開始懷疑漁夫是不是去向官府告發,帶領著官兵來抓自己。因為在他看來,漁夫既然是靠打魚為生,住的地方必然是距離江邊很近,取點飯食不會要這麼長的時間的。想到這裡,伍子胥感到非常的惶恐,他就躲到江邊的蘆葦叢中。沒一會兒,漁夫回來了,手上提了很多的食物和水。來到岸邊的漁夫沒有看到伍子胥,就想到了他可能為了躲避官兵,藏在了蘆葦叢中,於是漁夫呼喚伍子胥在船上告訴自己的名字,漁夫喊了好久,確定沒危險的伍子胥才從蘆葦叢中出來。看到從蘆葦叢中出來的伍子胥,漁夫說:「我只是回去為你準備飯食,你為什麼要懷疑我」,伍子胥回答道:「我的命都是你救的,怎麼敢懷疑老人家你呢?」。伍子胥吃飽喝足之後,將身上的佩劍解下來送給老漁夫說:「這是我的祖傳之物,價值百金,今天送給您了」。漁夫聽後回答道:「楚王出了高額的賞金來捉拿你,我都不動心,何況是把區區百金的寶劍,我救你只是因為同情伍家的遭遇」。聽完這番話,伍子胥只好收起自己的寶劍,想老漁夫深深的鞠躬道謝。道完謝的伍子胥再三叮囑漁夫,讓他不要將自己的行蹤泄露出去,漁夫說:「如果你這樣的不信任我,我只好以死明志了」,說完,撐著自己的漁船,自沉江底,以死明志。現代人看完,問漁夫何以自殺,其所謂重諾輕生,捨生取義也。

幾個歷史小故事, 現代人卻不太理解

伍子胥與漁夫

情同朱張

漢朝朱暉早年就成了孤兒,但他很有氣節,所以成年後,在太學裡有個叫張堪的人見到他,就非常信任地握著他的手說:「他日我若死了,希望把我的妻與子託付與你,請您多多照顧他們。『』朱暉覺得這事重大,不敢輕易承諾,也就沒說什麼。不久,張堪果然死了,張堪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貧困。朱暉這時果真親自去到張家問候,周濟張堪的妻子和孩子,十分細心周到。朱暉的兒子問自己父親道:「你和張堪以前也不是什麼朋友,為何忽然對張家這麼好呢?」朱暉說道:「以前張堪曾對我說過知己話,要我在他死後照顧他的妻與子,我在心裡已承諾了他,怎麼好失信於張堪呢?」古人重信,就是一面之交,一言之託,也終身不忘承諾。他們這麼做,不為別的,只因重視心裡的信義,而輕視身外的錢物,如此而已。其所謂一諾千金也。

幾個歷史小故事, 現代人卻不太理解

朱張會講

劉平期賊

更始年間 ,天下大亂,劉平的弟弟劉仲被賊人殺害。後來賊人又突然到來,劉平攙扶侍候著母親,奔走逃難。劉仲的遺腹女兒才一歲,劉平抱著劉仲的女兒而放棄了自己的兒子。劉平的母親想回去抱劉平的孩子,劉平不願意,說:「憑我們現有的力量不能同時使兩孩子活下來,劉仲不能因為這樣而沒有後代。」於是離開而不再顧惜自己的孩子,和母親一塊躲藏在野地中。劉平早晨出去尋找食物,遇到了飢餓的賊人,賊人將要烹殺他。劉平叩頭說:「今天早晨替老母親找點野菜充饑,老母親還在野地里等我的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讓母親吃完飯,回來再受死。」於是流淚哭泣。賊人見他極為真誠,同情他就放走了他。劉平回去,等到讓母親吃完飯後,就告訴母親說:「我剛才已經跟賊人約定好了,根據道義不能欺騙他們。」於是就回去找到賊人。賊人都大驚,對他說:「經常聽說忠勇正直之人,今天才見到,你走吧,我們不忍心吃掉你。」於是,劉平得以保全性命。

幾個歷史小故事, 現代人卻不太理解

劉平期賊

常感懷於古人之義,又惜嘆今日崩頹殆盡的道德與人心,無論何時何地重諾重義的中華傳統道德都不能丟失。許多有識之士,會發自內心的願意回歸古代,即使粗茶淡飯,即使騎馬步行,即使勤勞耕作,即使沒有現在所謂的種種進步與科技。可那是人與人坦誠相待的好時光,那是人心不設防的好日子,是對天地感恩,對神佛敬仰,對周遭的一切都能推心置腹、信任不疑的光輝史跡呀!何日再尋?啥時可待?您能不焦急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