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海龍王三太子小白龍,和新化琅塘這個地方有這麼大的淵源,竟然把自己的一塊龍鱗封在這龍潭橋底

西海龍王三太子小白龍,和新化琅塘這個地方有這麼大的淵源,竟然把自己的一塊龍鱗封在這龍潭橋底

在湖南省新化縣琅塘鎮團結山村, 有一條非常古老的風雨橋 叫龍潭橋,此橋復修於乾隆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傳說西海龍王三太子小白龍曾經把自己的一塊龍鱗封在這龍潭橋底。

話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 西海龍王敖閏生有三子一女,大太子敖摩昂,二太子敖榮,三太子玉龍,一女為西海龍女敖珠。 玉龍就是小白龍,原名叫敖玉,小白龍的母親死的比較早,龍王后來又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人魚做王后。這個人魚王后,很不待見小白龍,經常給小白龍使拌。小白龍為了躲她,於是搬到他的姑父涇河龍王家,涇河龍王是西海龍王的妹夫,涇河龍王為人忠厚,極其護短,對小白龍特別照顧,而且自身實力較強,生有九子,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佔了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鍾;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宮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大家兄(東海敖廣)處砥據太岳,第九子鼉龍由妻兄西海龍王撫養,後因為叛逆,被逐出到黑水河,成了九九八十一難中的一難。

小白龍,在涇河龍王家住了好幾年,把涇河流域沿途風景都看了好幾遍,覺得沒什麼看頭,就想去南方走走。 於是, 他向姑父請辭去南方。

涇河龍王對小白龍講:「吾本龍族,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為萬物之靈,受世人敬重,你去人間行走, 一定要多行善積德,造福蒼生,不過人間也有妖魔為害,難免碰到,我送你青龍劍一把,除魔衛道。

第二天,小白龍拜別涇河龍王就上路了。

小白龍化成一個遊方道人,一路南行,經黃河,過長江,下洞庭,臨資水,經梅山。走到琅塘的時候,發現這裡有一虎妖危害人間,殘害生靈,便想替天行道,準備滅了這虎妖。

虎妖本是山間一隻猛虎,偶然吃得一株仙草,(傳說琅塘是天上瑤池勝境里的一把仙土所化,能夠孕育出芝靈仙草,這個故事下次詳講)便生靈志,脫胎換骨,化成人形,在此修行千年。本是天賜仙機,可修無量功德,可這虎妖野性難馴,喜好吃人,千年來不知殘害了多少無辜的生靈。

虎妖法力高強,小白龍也不敢直接跟他相拼,於是化生一朵流雲,趁機尋找他的弱點,慢慢發現,虎妖每日寅時( 03時至05時)便會在山頂打坐一個時候,吐出妖丹用來吸收純陽紫氣(純陽紫氣,指清晨第一縷陽光),妖丹離體再次吸入體內需要半個時辰,而這半個時候內的虎妖法力會下降六成。

第二天小白龍提前埋伏在石頭旁,用神通掩蓋住自己的氣息,龍為萬物之王,比虎高了幾級,雖然近在咫尺,妖虎卻查覺不了小白龍的氣息,趁虎妖吐出妖丹吸收日華之際,小白龍趁機出劍,劈向虎妖,虎妖來不及防備,只得用手擋劍,小白龍一劍就把虎妖左手砍斷,妖丹也掉落在地。

虎妖大怒問道∶「汝是何人,我和你從未見面,為何要害我性命。」

小白龍說∶「你本有仙緣,卻殘害生靈,今天我要替天行道。」

虎妖單手難撐,漸漸不敵於是化成原形,化成為一隻數十丈大的吊晴猛虎,小白龍於是也形出原形,化成一條數十丈的白龍,龍虎相鬥在一起,虎妖雖傷,但戰鬥經驗豐富,小白龍驚險層層,龍血撒落了一地,最後小白龍靈機一動使出天龍吟,龍吼震住了虎妖的元神,才把虎妖消滅掉,自己卻受了重傷。

小白龍看到這山因為龍虎相鬥,弄的滿目瘡痍,山中走畜,也被誤傷無數。心中很是愧疚,可想想又說,這也是這個地方的造化呀!我本是西海玉龍,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童採去長壽,今天卻在這流了這麼多的血,不知會對這裡帶來多大的變化,看到像小山一樣的虎妖,小白龍又說,虎妖在這裡為患千年,死後得為這個地方做些好事,便使用法力把虎妖的屍體化入山中,把妖丹和龍血,澆灌在山上,滋潤這裡的山脈,這個山就有了龍氣和虎氣的滋養,成了一個是非常好的風水寶地,這山就是團結山小學旁邊的虎山。

小白龍受了重傷,暫時無法恢復人形,就在虎山河邊,打了一個洞,閉關修養。 數十年後,沒有虎妖的危害,周圍的人 越來越多了,小白龍的身體也恢復, 於是又化成道人,在虎山草廬而居 ,為人解患治病,深受百姓的歡迎。

有一天小白龍正在給村民治病,突然從虎山河邊走出來了一隻蝦兵, 旁邊耕種的村民們見這蝦兵,驚恐萬全,紛紛而跑,蝦兵也不追這些村民,直奔小白龍的草蘆,一見到小白龍,急忙說小白龍說:「三太子,出大事了,你姑父涇河龍王因為沒有按玉帝聖旨降雨,再過三天就要被出斬了,龜丞相命我趕快把你接回去,讓你去求你父親西海龍王,聯合四海龍王向玉帝求恩。」 小白龍說:「好,我們馬上就走,我先和這裡的村民講幾句話。」鄉親們,不要怕, 我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數十年前因滅虎妖而受傷,在河邊洞中養傷,這些年來多逢眾鄉親的關照,現因家中有急事 ,馬上要走,天高地遠, 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回來,鄉親們有需要我幫忙的嗎?有個膽大的村民就講,這些年來多蒙三太子為我們治病 解患,我們大家感激不盡,小人今有一事相求,我們虎山河那座橋,每年都會被大水所沖,勞民傷財,不知三太子可有良法。小白龍講,這是小事,說完小白龍化成龍形,從身上扯下一片龍鱗,把龍鱗封在橋底,然後說有我龍鱗在這,可保此橋千年不毀。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有緣再見,說完就和蝦兵騰雲而去。人們為了紀念小白龍,就把此橋稱為「龍潭橋」,把小白龍曾經住過的山洞 稱為「龍潭洞」,小白龍游泳的深潭稱為「戲龍塘」。(本故事是走遍琅塘王修宇原創作品,轉發,引用請寫明本故事源於走遍琅塘王修宇)

滄桑的橋

王修宇

走上滄桑的橋,

只因工匠的良。

即使人性的涼,

不倒心中的梁。

青石的紋

王修宇

每塊青石的紋,

都是歲月的痕。

時光積累的塵,

化做滿天星辰。

龍潭橋是以前團結山通往芭蕉,白雲,的必經之路,

來來回回,去去走走,不知道有多少個人曾經在這裡 坐過,停留過。

龍潭橋全長近十米,石拱橋復修於清乾隆年間,是目前我們在琅塘發現的現存年紀最大的一條石拱橋,橋上的風雨亭,是近代復修的。

橋邊樹木蔥蔥,橋下流水孱孱,是夏日乘涼的最佳之處

龍潭橋邊就是團結山小學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藍天白雲 ,綠色校園,友愛和諧 ,誠信守紀

龍潭橋上還雕刻有一隻神鳥

昂首挺胸,直面藍天

這是通往希望的龍潭橋

旁邊就是一個學校

雖然位置比較郊

卻修的非常巧

那時的我們還很小

橋上充滿了我們的歡笑

橋邊還種了些樹苗

那時看起來好渺小

現在經常有鳥在上面笑

聲音聽起來多麼美妙

給我們家打個小廣告,七梅批發部專業訂做各種桌布,桌罩,衣服。太平鋪漁具 琅塘最齊全的漁具專賣店之一,價格實惠,品質優良。

咱們家老闆娘正在做桌布

作者:王修宇

攝影:王修宇

一直在走遍琅塘的道路上,尋找我們琅塘的歷史。想要追尋那些過去的時光,開啟那些塵封的記憶。想要尋找那些失落的文明,探索那些遺失的往事。走遍琅塘歡迎您的關注!我是王修宇。

走遍琅塘 面向大家徵稿,前提必須是原創的文章。

關於稿費:因為走遍琅塘是公益的公眾號,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純粹靠微信網友讚賞,每一篇文章由微信網友讚賞的80%作為稿費,20%作為公眾號的運營費用,如果沒有讚賞就沒有稿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遍琅塘 的精彩文章:

實在是太美了,走遍琅塘攝影師歷時半月,把新化縣琅塘鎮最美的桃花李花都放在這裡,你看到了嗎?
張三丰真人的師叔,新化縣第ー位有記載的女仙飛升之地,竟然在這座山中

TAG:走遍琅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