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冰雪酷蚊的漫漫征途

冰雪酷蚊的漫漫征途

炎炎夏季,蚊蠅滋生,汗流浹背的我們不但要忍受酷暑,還要忍受蚊蠅騷擾,真是不舒服,如果能一步踏上喜馬拉雅山頂的冰天雪地,就可盡享冰爽世界了。但如果你真的能夠在夏季來到喜馬拉雅山的積雪帶上,看到金色陽光照在白茫茫的積雪上,想用身體去擁抱的時候,會注意到:積雪上竟然有許多蚊子在爬動!你第一反應是:真是怪,我來這裡避暑,蚊子也跟著來這裡,想繼續叮咬我嗎?接著又覺得不可能,蚊子不可能飛行那麼遙遠的距離,應該是山下的蚊子飛上來的吧,它們為何要飛到這麼冷的地方?不怕冷嗎,看它們在雪地上爬動,應該是凍得飛不起來了吧?但如果繼續觀察下去,卻會發現這些蚊子很有精神,爬動得很帶勁,根本沒有要凍僵的跡象。你很是納悶,其實不僅你會納悶,很多來到這裡的人都會納悶,納悶這兒的蚊子也要避暑,而且非常抗凍。

冰雪酷蚊抗凍也抗餓

喜馬拉雅山的蚊子確實不一般,但它們可不是山下飛上來的,它們直接就是雪裡生,冰里長的,最喜歡的溫度是零下7攝氏度到攝氏度,如果把它們握在手心裡,手的溫度就會把它們熱暈了,因此它們被有的人稱作「冰雪酷蚊」。確實夠酷,零下15攝氏度的低溫都不會把它們凍僵。它們屬於搖蚊的一種,但卻雙翅退化,已經不能飛行,只能在雪地上漫步,遠看上去,像是撒落的芝麻一般。它們喜歡陽光,若遇陰沉天氣或降雪,馬上就會從冰雪表面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麼它們消失到哪裡去了?鑽到冰雪縫隙之中了,原來,這些蚊子都是從冰雪縫隙下鑽出來的。它們幼時就生長在冰雪之下的暗溝、溪流或冰河中,以水底富含藍綠藻、細菌的稀泥為食。化為成蟲後,棲息在冰雪縫隙中。

要知道它們並不是恆溫動物,也沒有相應的取暖機制。那麼它們為什麼不會凍僵?原來它們的細胞內含有很多類似甘油的藻糖可以保護細胞在攝氏度以下不結冰。由於細胞內的酶已經適應了低溫環境,如果讓它們處於25攝氏度的室溫下,酶也會不工作,冰雪酷蚊也會熱暈。

關於冰雪酷蚊,另一個比較酷的一點是,它們可不像普通蚊子那麼討厭,它們絕不會叮咬人類,不僅如此,它們連吃都不吃,所有的成蟲,不論是雌還是雄,都是喝西北風活著的。雄蚊非常瘦,與飢餓的普通蚊子差不多,雌蚊則胖得多,像是吃飽了的普通蚊子。雄蚊大約一個星期死亡,在這一星期的時間裡,它要與雌蚊完成交配的任務。雌蚊則能夠堅持至少35天,在這35天里,它要完成一項非常繁重的任務……詳見下文。

冰雪酷蚊去往何方

關於冰雪酷蚊,最酷的一點,也是讓人最難以理解的一點是,所有的雌蚊都會在冰雪表面爬行,不是為尋找食物,也不像是逍遙自在,它們為什麼要這樣?

仔細觀察在冰雪表面的雌蚊,它們行走的方向好像是固定的,如果把它們移動到別處,它們也會按原來的方向行走。如果把它們放在雪板上,然後轉動雪板,讓它的腦袋朝向另外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它竟然會重新調整方向,最後還是按照雪板轉動前的方向前進。

仔細考察雌蚊前進的方向,原來它們都是向當地雪下河流的上遊行進,是那樣的義無反顧。經認真研究,科學家才找到原因,原來它們的卵和幼蟲會隨著河流而向下遊方向流動,如果成蟲不向上遊行走的話,幾代之後,蚊子的子孫幼兒們就會流出河流之外,到達沒有河流的荒山野嶺,就無法生存了。因此,蚊子們為了子孫後代考慮,都把卵盡量產在河流的上游處,蚊子們考慮的真是夠深遠啊!

在雌蚊子一個多月的生涯中,靠這種爬動的速度,可以到達2千米之外的上游處,雖然這不算多遠,但對於不會飛的3毫米長的小生靈來說,可以說是漫漫征途了。這就是雌蚊一生的重大任務。

至於它們是如何找准方向,在茫茫雪原上不迷路的,研究者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只是發現,它們好像在以太陽為參照:如果把太陽光遮擋住,而是在反方向上放一面反射陽光的鏡子,雌蚊就會向它原本行走方向的反方向行走。但是太陽在天空中一直在變化,雌蚊是如何把太陽的方位與自己的目的地方位聯繫起來的,還不是很清楚。

其實不只喜馬拉雅山上的冰天雪地里有蚊子這樣的生物,其它高山上也有,冰雪世界因最初生產者藍綠藻的存在而出現了生機,有了簡單而又不平凡的生態系統。有趣的是,有的生態系統根本不在表面表現出來,例如珠穆朗瑪峰附近的冰雪表面根本看不到任何生物,但在冰雪之下的冰穴或冰河深處,有許多生物棲息呢,那裡是個神秘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死鯊魚嚇跑活鯊魚
神秘的加州死亡谷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