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為什麼日本對美軍如此強悍對蘇軍卻不堪一擊?
李三萬
摘要:很多人會奇怪,二戰中的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對美軍作戰極為強悍,為什麼在東北戰場上對蘇軍作戰卻是不堪一擊來了個大潰敗?
圖1:日軍真的對蘇軍作戰是不堪一擊嗎?
首先,這個說法並不確切,誰說日軍對蘇軍作戰就是不堪一擊的大潰敗??蘇軍在戰爭的最後時刻出兵東北,百萬大軍攻擊東寧、虎頭山要塞,都打得很苦。日軍在東寧的守軍才900多人,最後還是根據投降命令才放下了武器,投降時還有800多人;而虎頭要塞是1500日軍則是全部戰死了。
那麼多少蘇軍去攻打一個日軍加強大隊900人守備的東寧要塞呢?幾萬人!居然還打不下來。最後日軍司令部通知東寧要塞,日本戰敗了,這才投降。蘇軍在東寧一地光戰死就有1500人,這還不算受傷的。如果算上受傷,蘇軍傷亡總數要超過五千人!這叫日軍對蘇軍潰敗?其實東寧要塞只是師團級的預設陣地,日軍僅僅只留下了一個加強大隊擔負守備而已,日軍主力都在吉林,準備在吉林和蘇軍決戰。結果,直到日本投降,蘇軍都還在黑龍江邊境轉悠呢。幾萬人打不動日軍一個大隊,而且裝備方面還是佔盡上風的,呵呵……
圖2:小編在虎頭要塞紀念館門口
還有,在張家口大平原,日軍幾個大隊阻擊蘇軍一個裝甲集群,一直堅持到接到投降命令。這支日軍就是阿部規秀曾當過指揮官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1945年8月在張家口阻擋了蘇聯機械化部隊整整一周,這算是這個部隊打的最硬的一場仗了,表現非常頑強,擋住蘇軍一個機械化集團,還是在平原地帶!最後成功保護了4萬僑民安全撤退。要知道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是屬於負責後方治安的二線部隊,還不是一等的野戰部隊。日軍原本計劃是要以飛機對蘇軍進行反擊,當時日本在關內的陸軍航空兵都集結到北京附近,還有本土調來的航空兵部隊,只是後來日本很快宣布投降,這個以空中突擊為主要手段的反擊才沒有實施。
圖3:虎頭要塞紀念館廣場
遠東戰役,日軍傷亡才26000人,而蘇軍傷亡高達36000人,此外還損失了700多輛坦克。到8月15日,蘇軍沒有攻克任何日軍聯隊級別部隊堅守的陣地,沒有殲滅過日軍一個師團以上的整建制部隊,沒有拿下任何中等以上城市。可以看看東北各大城市的解放時間,都是在1945年8月15日以後,沒有一個是在8月15日日軍投降之前!何況在之前的諾門坎,日軍也沒有敗得那麼慘,蘇軍完全是慘勝,損失遠遠高於日軍的,只是蘇聯各項資源雄厚,輸的起,耗的起!
之所以給人以日軍在蘇軍面前不堪一擊全線潰敗的印象,因為東北是陸地,戰場範圍廣闊,蘇軍機械化部隊的迂迴穿插又很厲害,就像當年德軍閃擊法國一樣,繞開了日軍在大興安嶺一線精心修建的築壘要塞群,推進速度比較快,加上日本很快宣布投降,就給人以蘇軍完全碾壓日軍的印象。而日軍在太平洋上和美軍對陣,基本上都是島嶼抗登陸作戰,在狹小的島嶼上沒有更大的戰場機動空間,美軍只能硬啃日軍精心構築的堅固工事,因此美軍進展慢傷亡大,要是換作在平原地帶,美軍強大的海空火力早已把日軍炸成了渣渣。
圖4:虎頭要塞紀念館室內展廳
再說,日軍在東北關東軍的精銳都調到了太平洋,留在東北的基本上都是1944年底到1945年上半年才組建和擴建的新部隊,其中主要的兵員是在1945年春夏才徵召入伍的25萬日本僑民,而且這些新部隊裝備匱乏,甚至連人手一支步槍都做不到。
所以這時的關東連日軍都自稱為「稻草人」的部隊,蘇軍和這樣的部隊都打成這樣,還好意思吹什麼?如果換上在太平洋的那些精銳部隊,不知蘇軍是不是還要慘?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