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原因 特約

英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原因 特約

吳非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暨南大學教授

俄裔前雙面間諜斯克里帕爾和女兒尤利婭在英國中毒昏迷事件後,英國於3月12日向俄方提出最後通牒要求解釋。俄方並沒有給出解釋,英首相特蕾莎·梅在國會報告之後馬上宣布將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要求其一周內離境,俄羅斯僅僅表示在通知英國之後,也會進行相同的報復。

英俄的爭鬥是在美朝問題開始走向談判道路之時,德法也逐漸控制住歐盟的經濟與移民的問題,英國在脫歐中進退失據。當初在美蘇冷戰之前,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就鼓動美國總統杜魯門開始對於蘇聯的冷戰,並且發表了著名的鐵幕降臨的演講,冷戰期間英美作為堅定的盟友而領導了整個冷戰與北約,可以說當英國陷入政治危機中時,俄羅斯總是最好的墊背。但可惜普京不是赫魯曉夫那樣莽撞的人。

最近美朝關係的緩和,使得美國在亞洲的戰略方向引起歐盟國家的關注,之前英國在脫歐的程序中並沒有獲得更多的好處,這樣使得英國在歐洲的發言權的比重大大降低,再加上俄羅斯六月就要舉辦足球世界盃,可以看出未來歐盟國家中的法國、德國與俄羅斯加強聯繫勢在必行,現在弱勢的特蕾莎·梅更讓英國面臨戰略危險期,英國相對於美國的戰略地位在下降,而在歐盟的地位也會變得可有可無。

英國專家稱,斯克里帕爾中毒所用的物質類似於蘇聯1980年代末研製的神經毒劑。如果英國僅僅憑藉這是蘇聯時期研製的神經毒氣,與俄羅斯有制裁叛變的間諜習慣,就開始質疑俄羅斯,是非常站不住腳的。

這與之前蘇聯在二戰勝利後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利用美國對於蘇聯的疑心而挑撥美蘇關係的大時空背景已經完全不同。當年美國主要是為了推銷其戰後昂貴的基礎設施設備,向歐洲大量的輸出美國在二戰期間剩餘的生產資料、人工、技術等給日漸凋零的歐洲國家,並且美國當時也深信歐洲國家經過發展之後,一定會還回當初的貸款,並且使得美國的技術在歐洲生根發芽;其次是利用蘇俄的意識形態的矛盾,在英國的挑撥下,美蘇最終走向冷戰,冷戰當初的高潮並不是在斯大林時期,而是赫魯曉夫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在古巴全面挑起了美國安全的神經線。

現在英國歷任的首相還是依然保持著這一思維,想延續丘吉爾與撒切爾的思維,但問題是美國現在不需要輸出自己的剩餘產品,美國的金融與技術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就可以實現全球流通,俄羅斯現在也沒有挑戰任何的美國在歐盟利益。

可以說獨聯體國家中反對俄羅斯的組織或者政治人物,甚至包括一些寡頭都非常喜歡待在英國,主要是英國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主要站點,在對付俄羅斯方面,歐洲國家確實需要英國的幫助。現在英國的反應僅僅是希望保住其有能力收留俄羅斯反叛間諜、失勢寡頭天堂的聲譽,如果英國不再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前沿的話,英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在脫歐之後更加會降低。

其實還有一個常識,就是蘇聯研製的神經性毒氣其實在獨聯體國家範圍內都存在,並且這些化學毒氣在獨聯體的武器黑市上是存在購買的空間,並且毒害間諜的毒氣現在公開存在的國家是在獨聯體內,不是俄羅斯。

這樣如果英國沒有拿到真憑實據,就開始質疑俄羅斯為幕後的操縱者並且開始外交制裁是非常危險的示範,因為英國的這些做法基本上是殺雞用鍘刀,其政治目的在歐盟國家與美國看來也是沒有必要的,並且美國或者歐盟國家也只能答應跟隨英國制裁俄羅斯的幾個人而已,畢竟這個案子英國沒有完全的鐵證。

現在歐盟國家與美國輕易跟隨英國起舞,會妨礙歐盟經濟與俄羅斯的恢復,也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任何的好處,畢竟特朗普一直沒有徹底執行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特朗普的外交戰略現在還是在亞洲,不是在歐洲。英國僅憑在國會情緒性的發言就認定是俄羅斯,沒有闡明案件的複雜性,確實有失公允,英國有必要向世界展示更多的證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每次只要中巴合作,印度人就會害怕……他們簡直太虛偽了!
中國進入科技創新爆發期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