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是家長·TWO

誰是家長·TWO

等你點藍字關注都等出蜘蛛網了

GIF

T

W

O

誰是家長

教育專欄

AEkai

Fuzzy Blue Lights

 Of June

Owl City 

00:00/04:40

RETHINK ABOUT IT

●●●

最近有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家長和我探討了關於課外班的問題。小學三年級的家長糾結要不要堅持給兒子報課外興趣班;初中二年級的家長說班上所有同學都在校外補習,因而不補就意味著落後了。

我想把給她們的回復也分享給你。

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經過一、二年級的語言基礎學習,三年級應當是接觸無注音讀物的成熟時期,也是寫作能力形成鮮明分化的起點階段。回顧我的成長經歷,小學三到六年級是閱讀量增長最迅猛的一段時間——沒有過多的課業壓力,而大量閱讀給語文學習能力帶來的效益會延續到初中乃至高中。所以我認為這個年級的孩子如果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用來堅持閱讀,那麼額外的課外興趣班都應該靠後。

「我總希望他今後在大學裡能有一點特長,

這樣可以更好地融入社團活動什麼的吧!」

就我的觀察來看,大學生活確實會因為一些興趣特長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對於小學生來說,興趣班的作用主要是播種興趣的種子,和技能培訓是兩碼事(除非已經設定好未來要向某方向發展)。學就學自己真正喜歡的,但前提是剩餘的時間裡他能養成並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閱讀習慣為首。

對於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迫於升學考試壓力而投奔形形色色的課外補習機構似乎是必然的結果。但是在做選擇之前,學生和家長都應該仔細考慮兩個事情:

第一,從長遠角度來看,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技能,要求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形成屬於自己的學習自信和學習能力;第二,對中學階段的學習而言,校內的教學始終應該是大頭,課外補習的性質是補充,二者關係不能發生顛倒。

在千軍萬馬披上課外補習的盔甲的時候,單槍匹馬的我也曾有過焦慮。主觀而言,我確實擔心過周末在外瘋狂補課的同學能用更多的方法和技巧虐我幾條街;客觀來看,高中的課業和考試壓力確實重大到催人萌發報個補習班加加油的程度了。

思量過後,我確實在幾個特定的時間段報過幾個補習班,那都是在臨近學考、選考的時候。補習能在心理上給學生一點「我獲取了更多資源和信息」的滿足感,但最終效果還取決於你的自主學習時間和效率攝入更多的食物就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和功能更強大的消化系統,學習也是一樣。

我看到有太多的同學因為周末周折於各個補習班而到周日晚自習瘋狂補學校的周末作業,甚至拖到第二周。這還不是最誇張的,最令人唏噓的情形是由於過分信賴課外的老師,而對學校教學不屑一顧,和自己的老師之間產生信任危機。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情形:課外補習機構的很多老師都有中高名師的光環,但人家有自己學校里的學生,給你上課是因為你交的培訓費和與機構的合約,一個禮拜七天只給你上課兩個小時的老師不會指望你的高考成績能給他的業績增色,而真正了解和關心你的是剩下的時間裡和你朝夕相處的老師們。

我想清楚這個事情後,在高三第二學期停了最後一門數學補習班,留給自己充分的時間整理資料和錯題,有不懂的就問老師,在回顧知識的同時也更加了解了自己。最近我驚奇地發現,身邊的學霸級朋友大多沒有依賴課外補習的經歷,而高中班級里高考總分前五的同學裡,有四位幾乎沒有課外補習的經歷。

在農業社會,家長們成天在想著怎樣提高自家的糧食產量;而在知識就是力量的今天,家長們成天想著怎樣把孩子送進名校。不論是種菜還是養孩子,有些道理歸根結底是相通的——別人家的地產量比你家高,不一定只是他們家花了更多錢買肥料;而別人家的孩子成績比你家的好,極有可能是人家給孩子更多時間消化和探索知識,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同時可持續地提升了學習能力。如果你家孩子還在吹捧補習老師的同時對學校教育不屑一顧,那就有點糟糕了。

-THE END-

聲明

本公眾號所發表文章均為原創,

內含觀點無特殊指向性,不認同者還請見諒!

邀你看往期

北大數學系學霸的海佛拉斯高考回憶

HEFLSers"精心巨制印象英特|高考加油

本專欄首發誰是家長·ONE

投稿郵箱

eddiezhou99@outlook.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