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2018年04期《美文》看畫 | 言者無罪,中國早期的民意調查

2018年04期《美文》看畫 | 言者無罪,中國早期的民意調查

關注我,過一種與文學相伴的生活

言者無罪,中國早期的民意調查

文|穆濤

周代的采詩官,是中國最早的職業民調人員。

春天到了,農耕在望,百事待興,又一個輪迴的忙忙碌碌即將啟動,在這個節骨眼上,各諸侯國的采詩官們開始了他們的工作,這些人「衣官衣」,手持木鐸(鐸是古代政府發布號令的響器,分為兩種,「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宣布政令以木鐸,發布軍令以金鐸,「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孔子)為木鐸」),深入民間,沿途徵集抒寫民情民願的詩,之後由專門的音律官員整理,配上音樂,由詩而歌,晉京唱給周天子,中國人稱詩為「詩歌」由此開始。唱給周天子的詩有一個標準,「采詩,採取怨刺之詩也」,怨刺詩,即以民怨、民傷、刺政為主要內容。這樣的詩中,可能有過頭的話,卻是真實的內心之聲,周代的政治高層據此洞察民心動向。國家如沒有重大的政德和軍功事件發生,泛泛的歌功頌德作品被視為「下作」,不在徵集採擷之列。古代的中國人,判斷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首先考察「初心」,即做事情的動機。無端或沒來由的恭維奉承他人,被認為是動機不純。孔子編選《詩經》的時候,在藝術標準之外,還有一個道德人心標準,「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三百零五首詩,用一句話概括,寫作的初心都在人間正道上,不旁逸邪出,不走小道,也不抄近路。這是周代初年實行的「采詩制度」的基本內容。采詩,後人稱為「採風」,採集民風之意。

《漢書·食貨志》對採風制度的記載是,「孟春三月,群居者將散」,(周代的曆法,以冬至所在月份為一年的歲月正首,即今天的農曆十一月。孟春三月,是今天曆法的農曆正月)。冬閑的群聚生活即將結束,人們要各自忙碌去了。「行人(采詩官)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音律官員),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牑戶而知天下」,這個制度的核心是最後一句話,「故曰王者不窺牑戶而知天下」,周天子不用出宮廷而悉知天下事態。

采詩官由年長者擔任,中央及地方均有此職位,「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官衣,著政府官員制服。食之,享受官員待遇,但不是正式官員,用今天的話講,比照公務員待遇,相當於事業單位。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諸侯國),國以聞於天子」。采詩官由無子者擔任,是防範民調人員的挾私之心。古人重男輕女,有女兒也視為無子。

大時代是由大人物開創的,並由一系列不平凡的制度構成的。在國家制度上有突破,有建立,是大時代的標識。孔子終生念念不忘的「克己復禮」,禮就是指規矩和制度,旨在重返西周的制度時代。孟子在《離婁》中對采詩制度的興衰做了總結,並透徹的指出了孔子超凡超常的智慧所在。「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諸侯國(地方勢力)做大做強之後,周天子對國家局面失去控制(指東周之後),支流漫過主流,采詩制度就終結了,之後《春秋》問世。孔子在寫作《春秋》的同時,從三千多首采詩作品中,十中取一,精選出一部《詩經》,初名為《詩》,漢代之後稱《詩經》。思想家的孔子,做了一回編輯家,應該理解為是聖人對采詩制度的致敬和緬懷。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此也做了記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

《詩經》在秦始皇時期,經歷過「焚書」浩劫,《焚書令》規定:「天下敢有藏詩書(《詩經》《尚書》),百家語者(諸子百家著作),悉詣守尉雜燒之。敢有偶語(私下談論)詩書者,棄市(斬首示眾)。」到了漢代,《詩經》成為治世之書,位列「五經」之首,並且開創了一個官員選拔制度(察舉制),飽讀「五經」的人才可以做官。這個制度到後來完善為科舉制,這是漢代之所以成為大時代的一個重要根基所在。

白居易在唐代對采詩制度曾發出遙遠的感慨,「采詩官,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君不見厲王(周厲王)胡亥(秦二世)之末年,群臣有利君無利。君兮君兮願聽此,欲開壅蔽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

天下有道,這個道,與克己復禮的禮,在內涵上是一致的。

轉載自《美文》官方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